岳柏 大連市口腔醫(yī)院 (遼寧 大連 116021)
內(nèi)容提要:目的:探討空心針穿刺技術在口腔頜面部腫瘤的應用。方法:回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診的口腔頜面部腫塊空心針穿刺60例,常規(guī)病理分析。結果:60例患者均在超聲下穿刺成功,獲取4~5條標本進行染色,病理診斷,空心針在超聲引導下,活檢成功率為100%。結論:空心針穿刺對于位置較深的腫瘤的診斷,有著重要的價值。
口腔頜面部腫瘤為口腔頜面外科最常見疾病之一,雖然隨著各種輔助檢查的技術不斷提高,對疾病的診斷的準確率有大幅提高,但組織學診斷仍為金標準。由于口腔頜面部腫瘤常較表淺,常規(guī)可以切取活檢,但對于位置較深的腫瘤,切取活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時也增加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以往采取細針穿刺活檢,但由于為細胞學檢查,難以獲得更多的組織,準確率不高。目前,空心針穿刺廣泛應用于乳腺疾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F(xiàn)將空心針穿刺技術在頜面部腫塊的應用報道如下。
回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診的口腔頜面部腫塊空心針穿刺60例,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18~85歲,平均50歲,腫塊位置,頸部15例,腮腺30例,顳下凹2例,咽旁6例,頜下區(qū)7例。
穿刺設備為美國BardMG彈射式自動活檢槍16G?;颊叱R?guī)采用仰臥位,術區(qū)進行消毒,對穿刺區(qū)域進行局部麻醉,超聲進行腫塊定位,判斷腫塊大小及位置深度,以確定穿刺的角度以及深度。通過超聲對穿刺進行實時跟蹤,同時不同切面多次穿刺,取出4~5條標本。組織放于固定液進行病理檢查。術后對穿刺部位進行按壓15min,以防止血腫。
60例患者均在超聲下穿刺成功,獲取4~5條標本進行染色,病理診斷,空心針在超聲引導下,活檢成功率為100%。
穿刺后獲得明確的病理診斷的為55例,肉瘤1例,黏液表皮樣癌10例,腺樣囊性癌17例,混合瘤2例,淋巴瘤8例,慢性炎癥1例,結核1例,轉移癌5例,低分化癌4例,混合瘤惡變1例,腺泡細胞癌3例,肌上皮癌2例。病理結果不能定性的5例。
穿刺后未發(fā)現(xiàn)損傷神經(jīng)血管,造成局部血腫以及神經(jīng)癥狀等,術后未發(fā)現(xiàn)有腫瘤種植患者。
口腔頜面部腫塊的明確診斷,對于治療方案的確定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口腔頜面部的腫塊,大多位置表淺,常規(guī)采用切取病理,對于位置較深的腫塊,超聲引導下的空心針穿刺有著快速,便捷,簡單,損傷小,費用低廉等優(yōu)點,雖然細針穿刺也是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2]。但由于細針太細,獲取的組織量太少,只能進行細胞學檢查,要求穿刺更加準確,同時對低年資的病理大夫診斷的難度加大,同時細胞學病理檢查,只對有細胞形態(tài)改變的疾病可以做出相應的診斷,對于一些以組織結構改變?yōu)橹鞯募膊【碗y以明確診斷??招尼槾┐袒顧z技術,可以獲得更多的組織量,以往由于空心針穿刺可能造成出血,神經(jīng)損傷等并發(fā)癥,同時空心針穿刺技術方法使用不當,導致無法取出足量的組織或者吸出物為正常組織,或者腫塊較硬無法吸出,在沒有超聲引導的情況下對于較小的腫塊,有時難以準確定位,導致穿刺失敗,以上原因導致這項技術在臨床應用并不是很廣泛,現(xiàn)在在B超引導下,可以避免以上的問題發(fā)生,同時可以更好地找到穿刺部位,反復多次取4~5個標本,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3,4]。空心針穿刺最大的問題是腫瘤的種植,據(jù)報道乳腺癌超聲引導下的空心針穿刺后的種植轉移率在2%~5%。前列腺用14號針頭進行穿刺,種植轉移率僅為1%。同時Diaz[5]認為雖然穿刺后針道內(nèi)可見瘤細胞,但針道內(nèi)的瘤細胞難以成活,最終形成腫瘤種植轉移的僅為個案[6]。
綜上,空心針穿刺對于口腔頜面部腫塊的診斷與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是一種安全,可靠,簡便的診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