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軍 火箭軍士官學校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教學越來越普及。它以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大大增加了人們對抽象問題的理解和感受,將課堂教學引入了全新的境界。與傳統(tǒng)的黑板教學模式相比較,多媒體教學有何優(yōu)缺點,怎樣有效地揚長避短,是每個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大多數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效果。多媒體可以形象、直觀地顯示傳統(tǒng)教學手段難以表達的教學內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象,將抽象概念形象化,有利于學生在大腦中建立模型,加深對問題的理解,突破學習的重難點。
多媒體教學手段可實現文字、普通投影、實物投影、VCD、錄像、動畫等多種功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大大增加了課堂信息量,豐富和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為教師節(jié)省大量的板書時間,教師可以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講授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解決學時矛盾。
多媒體教學技術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應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并非所有的課程內容都有使用的必要。如某些公式的推導,用屏幕顯示推導過程會機械呆板,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將外購的多媒體課件不加修改地直接用于課堂教學也是一種盲目使用。課件內容與所用教材內容不一致,學生上課時忙于抄寫課件內容,無暇顧及教師所講,課后復習時課本上又找不到所講內容,影響學習效果。
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參差不齊,相當部分教師缺乏課件制作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限于PPT 的簡單制作與放映,只是讓“書本搬家”,把屏幕當成電子黑板,把傳統(tǒng)授課方式平移到多媒體上,多媒體課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網絡功能無以體現,課件所用文字過多,使課堂教學變成了朗讀幻燈片。多媒體的音像效果有時會喧賓奪主,學生易因其華麗的外在形式而轉移注意力,忽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學生則忙著閱讀和記錄屏幕上的內容,教師講什么、強調什么通通顧不得聽,教師和學生都被多媒體牽著鼻子走,造成“學生瞪眼看、教師圍著電腦轉”的現象。講授結束后,學生記不清具體講了哪些內容;“讀片”式教學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屏幕一閃而過,大部分學生反映不便于做筆記,對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等印象不深,不利于知識記憶,快節(jié)奏、大信息量的灌輸方式導致課堂思考時間少,部分學生的思維跟不上,知識灌輸從“人灌”演變成了“機灌”,學生成了觀光客。久而久之,學生會對這種教學方式產生厭惡感。
多媒體教學某一教學內容往往難以在一張幻燈片中完成,需要多張幻燈片。隨著幻燈片的翻頁,前一屏幕上的內容隨之而去,相關內容在學生的記憶里隨之模糊、淡忘,不利于學習結果的對照遷移,影響思維的深入和連續(xù)性,影響階段性學習結果的“融會貫通”。
雖然多媒體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相比有獨特的優(yōu)勢,但并不普遍優(yōu)于其他教學手段。教學過程是情感的交流和靈魂的對視,多媒體的定位只能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只有將其與其他教學手段有效結合才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注意糾正那種為了使用而使用、只有使用了多媒體才是現代化教學的錯誤觀念。應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選擇使用,確保內容的必要性和相關性,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
調查表明,對偏重理論的專業(yè)基礎課和理論性較強的專業(yè)課,更多的學生贊同多媒體與板書兩種模式并用,對技術性較強的專業(yè)課則贊同使用多媒體的人數更多。對一些定律、公式的推導,傳統(tǒng)的板書模式明顯優(yōu)于多媒體。隨著推導過程的逐步推進,推導思路會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雖然慢一些,但教學效果更好。對一些簡單的內容,沒必要使用多媒體的可直接采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防止簡單問題復雜化。用多媒體展示統(tǒng)計數據、列表、趨勢圖類、演示實驗等,則直觀形象,視覺沖擊力強,易于解釋、闡明和理解。
以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理解和記憶余地為判斷標準,調整好多媒體教學內容的量,控制好課堂信息輸出速度,注意傳輸知識的時間不能短于學生的感知時間,給學生留下思考和消化的時間。重視課堂筆記,掌握好課堂節(jié)奏,防止由于理解不深不透而導致學習興趣的喪失。
通過系統(tǒng)培訓或學習,全面熟悉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科學設計和熟練運用多媒體,將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思想貫徹到多媒體課件中,逐漸實現多媒體技術與教學的有機結合,這是提高多媒體教學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多媒體課件要重點突出。文字不宜過多,幻燈片上僅出現講授提綱、重點、難點及結論等,變閱讀為講解,具體內容由教師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避免不分主次地展示全部教學內容,變成累贅,干擾學生學習。
注重模板、編排、色彩、字體等細節(jié)。模板要考慮學科特點,其選擇最好與主題吻合,若無非常滿意的模板,可考慮單色模板,藍色、綠色為主的模板不易視疲勞,所配圖片和線條要簡單,其色彩和背景顏色較接近為好。根據所講內容的重要性和講解層次,遵循從左到右、自上而下的視覺習慣,遵循“對稱與平衡”原則,合理規(guī)劃畫面空間,合理安排主次內容的區(qū)域。
要講解的內容可運用閃爍、動畫等技術與其他信息區(qū)別開來,吸引學生迅速感知;通過動畫逐條逐段顯示,避免將幻燈片卜的內容一次性投到屏幕上,以防止學生被屏幕牽著鼻子走,忽略了聽講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動畫設計要服務于教學內容,不能為了動畫而動畫,實則離題萬里,讓人“越看越有趣,越看越迷惑”。
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應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應密切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及時調整講解內容,有針對性地講解,避免坐在計算機前進行“穩(wěn)坐釣魚臺式教學”。
多媒體屏幕應與黑板并列,而不是重疊,黑板可設計成左右、上下推拉式,否則屏幕占據相當部分黑板面積,使得板書的空間大大縮小,不利于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