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能秋 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
近年來,拉丁舞在國內的舞蹈界廣泛傳播,由于其體態(tài)優(yōu)美,風格獨特,使得許多年輕人為之喜歡。對于拉丁舞來說,在比賽或表演的過程中,必須維持腳法,動作快速且有極強的節(jié)奏性和感染力的特點。拉丁舞與其他種類的舞蹈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在拉丁舞的許多動作鐘要求舞者擁有快速的動作和高節(jié)奏性的要求。通常需要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多支舞蹈,且風格有著很大的不同,許多舞者為了提升自身的技藝水平,通常選擇加強自身靈敏素質的訓練。
所謂的靈敏素質,其實是一種舞者必須具備的特殊運動能力,他具體從舞者的平衡性,柔韌性,力量與速度等方面進行具體的動作展現(xiàn)。更為深入的說是指人在應對外部強烈刺激的情況下所做出來的本能反應能力。這種能力在拉丁舞的具體舞蹈動作中,主要表現(xiàn)出舞者在展示舞姿的同時,能夠做到靈活轉變,快速切換動作以及對自身身體位置的強大控制能力。對于拉丁舞舞者來說,這是對其自身的運動能力和舞蹈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當拉丁舞者能夠利用自身的靈敏素質,靈活的展現(xiàn)各種動作時,其自身便會進入到靈活轉變的狀態(tài)。
對于快速提升舞者的靈敏素質來說,加強主動性動力拉伸訓練,是提升其自身靈敏素質的重要途徑,其主要原理是通過外部力量加強自身的韌帶,肌肉等組織的活動范圍,增強其在極限狀態(tài)下的巡展范圍。在具體的訓練當中,舞蹈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踢腿練習,在此基礎上,酌情對學生進行負重或不負重的進階型拉伸訓練。與此同時,學生可以利用靜力拉練習法進行主動性拉伸訓練的拓展性練習,這對進一步提升舞者的柔韌性有著極大的幫助。在具體的訓練中,學生可以利用控腿訓練,在短時間內增強肌肉的靈活度和控制能力。
與主動性動力拉伸訓練方案不同,被動性拉伸訓練的主要原理是通過外力提高身體各個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以及靈活性。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學生需要借助老師的幫助進行身體肌肉和韌帶的拉伸訓練,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幫助學生進行先期的踢腿動作。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自身借助外力固定拉伸訓練的姿勢,達到規(guī)定時間后進行放松,循環(huán)往復,此步驟,也同樣可以達到加強自身關節(jié)靈活性的作用。與主動性動力拉伸訓練相比,雖然被動性拉伸訓練的短時間內的效果不明顯,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可以通過此方法提高其自身的柔韌性,側方面的為進一步提升身體的靈敏素質奠定了重要基礎。
與其他種類的舞蹈不同,拉丁舞對于舞者身體的各個關節(jié),靈活性的要求極高,因此,對于拉丁舞者來說,其自身的靈敏素質不僅僅體現(xiàn)在自身的某一個關節(jié),而體現(xiàn)在身體的各個位置的關節(jié)上。因此,在拉丁舞訓練過程中,不能夠單一的加強某一部分關節(jié)的靈活性訓練,而是應該全方位的對所有有關部委進行靈活性和拉伸性的拓展訓練,為進一步提升舞者的靈敏素質,提供相應的基礎。但在訓練過程中,舞者也應注意,要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訓練強度,對不熟悉的拉丁舞動作應進行先期的適應性訓練,防止受傷。
由于拉丁舞的許多訓練短時間內會對身體帶來傷害,因此,在進行一定時間的訓練后,應給予身體充分的恢復時間,防止因長期過度訓練增加受傷的風險。因此,舞者應根據(jù)自身身體狀況,在保證訓練效果的前提下,探索適合自己的靈敏素質,訓練強度以此保證身體健康的同時提高訓練效果。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部分舞者會感覺肌肉脹痛,但進一步堅持下去,會發(fā)生肌肉麻木的感覺,此時舞者應注意自身情況,選擇暫?;蚶^續(xù)訓練,同時在進行負重訓練時,應注意重量的選擇,不能一蹴而就的大幅增加重量,防止身體產(chǎn)生不適或受傷。
結合以上的論述,筆者認為拉丁舞對于舞者來說,對自身的靈敏素質要求極高,因此,教師在為學生指導訓練的同時,除了教授必要的技巧,還應該注重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同時,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擇合理的訓練方案和訓練時間,在保證不受傷的前提下,完成較高強度的訓練,提升自身的靈敏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