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磊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在我國的戲劇表演過程中,臺詞的節(jié)奏主要是指在一段特定的時間內(nèi),演員將劇中的臺詞按照一定的節(jié)奏使用唱或者說的方式將其有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出來,聲音以長或者短的方式將其展現(xiàn)出來,同時,臺詞的節(jié)奏也對劇中任務情感的表達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一定要將戲劇的表演節(jié)奏以及人物情感表達出來,才能夠?qū)⒁粋€人物演繹的更加靈活靈現(xiàn),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戲劇技能,才能夠?qū)蚯兴N含的情感充分的表達出來。
想要將戲劇表演中的臺詞以及情感表達能力很好的掌握,首先就需要對戲劇的基本特征以及表演特征有個基本的了解,我們大家都知道,戲劇表演主要面向的是臺下的觀眾,演員都與臺下的觀眾有直接的接觸,直接接觸的意思是:臺下的觀眾能夠直接觀察到臺上演員的表情,不論演員飾演什么樣的角色,開始怎么樣的表演,得到觀眾的一致認可是演員最成功的地方,將戲劇中的情感表達出來,同時在表演的過程中,表達出自自身的真實感受,渲染出劇本中的氛圍,或喜或悲的即視感,從而達到感動觀眾的目的[1],只有演員將真實感演繹出來,才能夠?qū)騽〉臍夥珍秩镜酶訌氐住?/p>
戲劇表演也被歸納到舞臺劇中,在舞臺上就要求演員有一定的演技以及動作,在表演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一定的面部表情與動作,對劇中的人物進行刻畫[2]。當然在一部戲劇中一定有一個故事,這也是戲劇的基本要求之一,在這個基礎上,將觀眾帶入到戲劇當中,讓觀眾感覺這些事件都是極其真實的。不能讓觀眾出現(xiàn)出戲的情況,演員以自身的表演將觀眾帶入到劇中,讓觀眾感覺到自己也成了戲劇中的一部分。
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將戲劇中的臺詞與表演的節(jié)奏進行相互融合,意思是將戲劇表演中出現(xiàn)的主體結構和輔助節(jié)奏實現(xiàn)相互契合,在敘述中無論是劇中的對白還是劇中臺詞的解讀。都是建立在對劇本有大概了解上的,通過對整個劇本從故事的解讀,進一步對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和事物進行概括。在劇本中的節(jié)奏直接決定了劇中人物的節(jié)奏速度,這就是主體節(jié)奏,除此之外,相對于主體節(jié)奏而言,還有一個輔助性的節(jié)奏使人物的刻畫更加完整[3]。比如在川劇《白蛇傳》中講到,小青原本是一個雙性人,本來是一個男兒身,但在撮合白素貞與許仙的婚事時,他又化身成為一個聰明的姑娘,在劇中講到青兒與法海的戰(zhàn)斗中,他又變回了男兒身,從中顯示出青兒的仗義氣質(zhì)在川劇《白蛇傳》中,以十分特殊的藝術處理手法和變化多姿的表演,從劇中凸顯出青兒的性格,通過表演者對劇本的深刻理解,將劇中的故事完整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在劇本中將臺詞節(jié)奏與情感表達相互融合,對于演員來講不僅僅需要從劇本中將人物的性格以及言行舉止進行詮釋,需要不同的情景和氛圍對人物進行完美烘托,逐漸將劇中人物的個性特征顯示出來,使得的人物變得更有活力,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劇中的人物變得更加真實。演員在表演時將臺詞與情感相互融合在一起,演員以劇中人物的視角去體驗劇本中的各種困難,在體驗劇中人物生活的同時融入該劇中,以達到更好的理解該人物,從而表達出其演員的真實情感。
在許多演員進行表演時,需要對劇中自己飾演的人物進行仔細揣摩,在剛開始時都很難將劇中人物的情感完整的表達出來,因為演員需要通過揣摩劇中人物的性格,將劇中的情景以及人物所要呈現(xiàn)出來的表情表現(xiàn)出來,或是懊悔或是開心[4]。然后從戲劇臺詞中一句一句進行推敲,確定是一部悲劇還是喜劇,然后根據(jù)劇本的臺詞來判斷劇中人物的整體狀態(tài),通常演員會將自己帶入劇本的故事當中,這樣才能將故事中的情節(jié)變得更加細致。
對于戲劇臺詞來講,與戲劇所描述的情境和渲染出的氛圍有關系,想要將一步戲劇作品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就需要在表演的過程中融入自身的感情,將節(jié)奏感與之相結合,讓戲劇渲染變得更有感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