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輝
艾滋病是因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發(fā)的免疫缺陷型疾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具有較高的病死率[1]。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將出現損傷,CD4+T細胞數量呈進行性減少,最終導致患者免疫功能缺失,引發(fā)腫瘤或機會性感染,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威脅[2]。目前,對于艾滋病的治療采用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HAART),但療效不夠理想。中醫(yī)在治療艾滋病中,通過藥物抑制或拮抗HIV活性,達到調節(jié)及增強人體免疫機能的目的[3]。為此,本資料給予艾滋病患者扶正抑艾湯治療,探究其對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2~68(44.37±2.51)歲;病程1~4(2.03±0.76)年。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1~70(45.02±2.17)歲;病程1~5(2.19±0.84)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1)西醫(yī)符合《艾滋病診療指南》[4]中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存在不明原因免疫功能低下,持續(xù)低熱時間>1個月,不明原因全身淋巴結腫大,或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弓形體病、進展迅速的活動性肺結核等;實驗室檢查可見CD4+/CD8+比值<1,抗HIV抗體呈陽性;周圍血白細胞及紅細胞含量下降等;(2)中醫(yī)符合《中醫(yī)臨床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中瘀毒互結、氣虛痰濕證辯證標準,患者表現為咳嗽、咳痰、胸悶氣短、氣短喘促、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納呆便溏、舌質暗紫、舌苔白膩、脈弦滑;(3)依從性好,可耐受本次藥物治療;(4)均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非自愿參與本研究;(2)合并肺結核、弓形蟲腦炎等嚴重疾病;(3)對藥物敏感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HAART治療,口服拉米夫定片(安徽省先鋒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63),300毫克/片,1片/次,每日1次;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成都倍特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436),300毫克/片,1片/次,每日2次;依非韋倫片(浙江華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154),200毫克/片,成人3片/次,每日1次,于晚上服用;若患者體重<40 kg,則藥物服用劑量為2片/次,每日1次,于晚上口服。觀察組在HAART治療基礎上聯合扶正抑艾湯治療,組方如下:甘草6 g,山萸肉、熟地、黃岑、金銀花各12 g,白術、茯苓、杜仲、板藍根、懷牛膝、山藥各15 g,黨參、黃芪各30 g。將上述組方加水煎熬取汁100 mL,1劑/天,于早晚餐后服用。2組均連續(xù)治療9個月。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根據《艾滋病診療指南》中療效評估標準,同時根據CD4細胞計數對艾滋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CD4+水平明顯上升,且治療后CD4+水平升高30%~50%/mm3為有效;CD4+水平無明顯變化,治療后CD4+水平上升幅度>50%mm3為穩(wěn)定;治療后CD4+水平下降,下降幅度>30%~50%/mm3為無效??傆行?有效率+穩(wěn)定率。(2)免疫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3 mL,采用肝素抗凝,并使用紅細胞裂解液對外周血中單個核細胞進行分離,應用流式細胞儀檢測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例(%)]
2.2 2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 2組患者治療后免疫功能各指標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艾滋病病程進展的影響因素較多,在艾滋病治療中,通過抑制或抵抗HIV感染可延長患者生命,拉米夫定片,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依非韋倫片是臨床上常用藥物,但在服用期間易對患者造成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傷,導致患者服藥依從性差、療效不佳等現象[6]。
祖國醫(yī)學對于艾滋病無具體病名,根據其臨床癥狀特征及發(fā)病過程,可將其歸結為“疫病”、“伏氣溫病”等范疇。當人體感染HIV時,病毒在機體內持續(xù)復制并損傷人體正氣,該病的病機特點在于“虛、毒、濕”三氣結合、濕病纏綿、正虛毒損,若采用單純的抗病毒治療,則正氣難支;若給予單純的扶正治療,則毒氣難除;而單用化濕治療,則毒損難顧。因此,在治療艾滋病中堅持治病求本、標本兼治的理論,以扶正祛邪、平調陰陽、益氣補虛為治療原則,有助于調整機體免疫功能,促進臨床癥狀的改善。扶正抑艾湯中白術、茯苓、黃芪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HIV感染的作用;黃岑、金銀花、板藍根清熱解毒;山萸肉、熟地、懷牛膝、山藥、黨參可補肝益腎、益氣扶正;甘草則調和諸藥[7]。諸藥合用可奏扶正解毒之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較高,CD4+水平及CD4+/CD8+比值較高,CD8+水平較低,表明采用HAART聯合扶正抑艾湯治療可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發(fā)揮了藥物間的協(xié)同作用,有效提升患者細胞免疫功能。CD4細胞是HIV攻擊的主要對象,屬人體免疫細胞,HIV病毒通過直接或間接作用,直接損傷CD4+T細胞,致使其數量明顯減少,使得機體免疫功能受損;CD8+T通過特異性識別病毒感染的靶細胞后產生殺傷作用,可直接對HIV病毒起到殺傷作用;CD4+/CD8+則是預測艾滋病進程的最佳因子,CD4+/CD8+比值<1是免疫功能減退的標志[8]。因此,在HAART聯合扶正抑艾湯治療下,患者免疫功能各指標水平均得到明顯改善,利于調節(jié)及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延緩病情進展。
綜上所述,給予艾滋病患者扶正抑艾湯治療可有效提高細胞免疫能力,改善臨床癥狀,增強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