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蓮 南寧廣播電視臺
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對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新聞專題報道造成了較大的沖擊,現階段廣播和短視頻公眾號等其他的媒介相比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因此需要做到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對廣播電視新聞專題報道進行深度優(yōu)化,對廣播電視新聞專題報道,的傳播形態(tài)進行創(chuàng)新,以便能夠提升廣播電視新聞專題報道的綜合競爭力。
長期以來,廣播的專題報道,給人們的印象都是篇幅比較長,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較為固定的,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各種新聞信息的接收,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有太多的耐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得人們對于各種信息的選擇以及瀏覽都不會停留太長的時間,在新聞報報道比較火的那個年代,人們可以持續(xù)長達十五分鐘來觀看單一的某個節(jié)目,然而現在人們花在特定某一條信息上面的關注時間大幅度縮小,很多時候都不超過五分鐘,因此,現階段受眾對各種新聞信息的觀看都是使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對于篇幅太長的,過去那種形式的新聞報道已經感覺到有些審美疲勞。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公眾號和短視頻成為現階段人們爭相追捧的,對象,由于短視頻制作和發(fā)送比較快也比較便捷,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傳遞給公眾最為有用的信息,最具吸引力的信息,這些信息通常都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吸引受眾的注意力,相比之下,廣播電視新聞專題報道所需要的制作時間比較長,也很難實現像短視頻那樣的定向投放,所以受到短視頻以及公眾號的沖擊,廣播電視新聞專題報道面臨了更多的挑戰(zhàn)。
在當前很多的新聞專題報道中,受節(jié)目邀請而來的眾多嘉賓,很多時候他們并沒有一些較為獨到的觀點,并且他們所討論的話題很多時候都是對各種資料的拼湊,擁有較大的重復率,這樣的討論內容很容易讓觀眾感覺到疲倦,而可以值得欣慰的一點是,廣播電視的新聞報道在一定程度上它的專業(yè)性以及權威性,還是獲得了較多受眾的信任和期待。
現階段很多的廣播電視新聞專題報道為了能夠實現嘩眾取寵,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它們在新聞報道標題上面經常會出現一些獵奇類型的標題,這些標題很多時候和專題內容存在出入,比如過去曾經有專題報道將盜墓小說家所寫的小說與考古等同起來,本來節(jié)目的主要目的是想要介紹作家的盜墓小說,然而,在標題設置上卻寫的是考古,考古和盜墓是存在明顯區(qū)別的,對于這種獵奇、不尊重事實的報道,很容易引發(fā)受眾的反感。
在當前階段,廣播電視報道中選題是非常關鍵的,這會影響新聞報道的導向性、時效性以及貼近性。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對新聞報道人員說過,對于國際傳播來說,最佳的方式無疑是講故事,專業(yè)的新聞工作者應該對身邊所發(fā)生的各種精彩故事,進行有效的選取、組織和提煉,并且將這些故事通過新媒體、廣播、報紙以及電視進行傳播,使新聞宣傳得到內容上更多的創(chuàng)新,向國內外觀眾傳遞中國好聲音,給國內外觀眾講好中國故事。在實際宣傳報道中,要做到服務大局,圍繞中心這些原則,對于某些內容可能不具備較大的選擇性,然而卻可以通過深度報道以及精品化制作,來提升新聞報道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因此,對于一些重大主題的報道,還有人物專訪以及熱點事件的追蹤,都需要做到有目的的采訪,提前選題并且做到提前的策劃,這樣才能夠在關鍵時候準確的抓到好的信息。
對于廣播電視新聞報道來說,選好題材非常關鍵,然而題材選好之后,如何對采訪進行安排這也是需要進行提前的策劃的,而對于一些突發(fā)事件的報道卻可以例外,記者必須要在采訪之前明確需要采訪的對象,怎樣引導采訪者還原事件真相,應該給受采訪者提出哪些采訪話題。在現階段,記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要創(chuàng)新理念、手段、內容、方法、題材以及形式,使自己的新聞報道具有時效性和較強的針對性,能夠適應當前差異化、分眾化的趨勢,因此,優(yōu)秀的新聞報道要求創(chuàng)作者能夠深入新聞事件最基層,與受訪者建立良好信任關系,能夠準確的捕捉有價值的素材。
絕大部分優(yōu)秀的新聞報道都是一項綜合了制作、采寫和演播為一體的工程,要想確保新聞報道質量,必須要注重播音的再加工、素材的有效剪接以及配樂的精心選擇,在制作過程中,要對素材進行精心的篩選、歸類和整理,選擇的音樂要能夠點明主題,做到自然貼切,發(fā)揮對節(jié)目,加氣氛的作用。在播音環(huán)節(jié),可以說是主持人對作品的二次創(chuàng)作,他的語音語調、語言表達、話語速度,一方面要有個性,另外一方面,要能夠契合報道主題。在新聞報道的傳播環(huán)節(jié),可以結合網站APP來進行新聞信息的推送,這樣非常符合受眾對碎片化時間的利用習慣。
廣播電視新聞專題報道,它在主題上更為突出、采制要求更為嚴格、結構更加完善、內容更為充實、形態(tài)也更加鮮活,然而,由于受到新媒體發(fā)展的沖擊,廣播電視新聞專題報道的不足越來越突出,需要從業(yè)者從主題的精心選擇、素材的精心挑選、節(jié)目的精心制作來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從而能夠獲取更多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