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磊
(丹東市中心醫(yī)院泌尿外二科,遼寧 丹東 118000)
感染性腎結石一般呈鹿角狀,KUB可顯影,是由變形桿菌等致病菌導致的反復發(fā)作的尿路感染所致[1]。若不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腎功能進行性下降,嚴重時需要行腎臟切除術。該病可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為此,本次對經皮腎鏡氣壓彈道聯合超聲碎石術治療感染性腎結石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本院于2017年8月至2019年 8月收治的89例感染性腎結石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4例,其中男性為21例,女性為23例,年齡為28~82歲,平均年齡為(66.21±4.26)歲;病程為1~9年,平均病程為(4.23±1.47)年;結石類型:19例右腎,14例左腎,11例雙側。其中,鹿角形24例,多發(fā)性15例,單發(fā)5例。研究組45例,男性為27例,女性為18例,年齡為32~79歲,平均年齡為(64.76±2.23)歲;病程為2~11年,平均病程為(6.43±2.82)年;結石類型:21例右腎,14例左腎,10例雙側。其中,鹿角形22例,多發(fā)性16例,單發(fā)7例。
1.2 方法:2組患者均給予全身麻醉后,取截石位,膀胱鏡下在患側輸尿管內留置F5輸尿管導管,留置導尿后將輸尿管導管與導尿管妥善固定。改俯臥位,腹部墊高,輸尿管導管內持續(xù)注入生理鹽水。B超監(jiān)視下,選用18 G穿刺針,對目標腎盞穿刺后置入導絲,予筋膜擴張器順序擴張至F22,保留Peel-away鞘,置入F18.5WOLF12°腎鏡。
對照組患者采用鈥激光碎石,將功率設置為1.0~1.5 J/10~15 Hz。使用連續(xù)脈沖方法將視野內結石擊碎至小于0.2cm的碎石,將碎石沖出,較大結石則使用取石鉗取出。
研究組患者則選用氣壓彈道聯合超聲碎石清石系統進行治療,將結石擊碎并吸出。
1.3 療效標準: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殘余結石),并對兩組患者治療后體溫、血WBC、降鈣素原指標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將本次研究結果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符合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方法治療:①術后復查KUB,殘余結石>0.5 cm者,研究組0例,對照組3例。②術后體溫>38 ℃者,研究組2例,對照組5例。③術后血WBC>9.5×109/L,研究組11例,對照組18例。④術后降鈣素原升高者,研究組1例,對照組4例。
感染性腎結石是一種較為見的泌尿外科疾病,根據相關研究得知,其結石的形成是由于尿液中的尿素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氨,氨可以與水合成氫氧化銨,結合二氧化碳形成的碳酸根,尿液酸堿度升高形成堿性環(huán)境,二氧化碳與尿素結合形成碳酸磷灰石,因此形成了感染性結石[2]。該病癥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進行有效的治療。
目前,經皮腎鏡氣壓彈道聯合超聲碎石術已得到了廣泛開展,在治療感染性腎結石手術的過程中能有效提高結石清除率及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負壓吸引可對吸出量的控制來對腎盂內的壓力進行調節(jié),可較好的降低感染率,相比鈥激光碎石手術治療,其具有較高的清石率,從而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3-5]。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得知,研究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之間比較,其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感染性腎結石患者施行經皮腎鏡氣壓彈道聯合超聲碎石術治療,其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可有效提高清石效果,降低感染率,該治療方法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