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群(中國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 松原 138000)
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油田建設項目越來越多,為國內經濟建設與民生規(guī)劃給與支持。油田采收作為施工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開采方法和技術直接影響著工程整體質量。在石油儲量和結構發(fā)生變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在逐漸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礎之上,確保油田的發(fā)展方向是當前油田企業(yè)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文章從多個角度就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法進行分析,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最近幾年,我國積極開展對基礎工程的建設和投入,油田工程是我國重點民生工程,在油田開采建設過程中,采收技術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采收流程極為復雜,涉及很多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在老油田開發(fā)過程中,經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油田的開采量與預期效果存在較大差異。在當前老油田開采建設過程中,一般采用大型設備攪拌制備,可以節(jié)約開采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老油田開采發(fā)展進入后期的時候,油田的綜合含水量就會不斷上升,也代表著開采量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剩余油田的開采被納入到油田開發(fā)的主體當中,通過重現考察油田層和地質情況,采取挖潛技術措施,開采出更多的剩余油,才可以達到油田的開采目標。
最近幾年,我國基礎工程項目建設越來越多,特別是油田建設發(fā)展速度十分迅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量大面廣的油田開采需求與當前國家施工技術和管理落后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一些油層過早地見水或者被水淹,使得油田產液量不大,降低油田開采率,遠遠影響著油田開發(fā)的經濟效益。從目前油田開采實踐情況來說分析,老油田含水量已經達到96.4%,部分達到98.8%,地下剩余油田在空間上呈現分散狀態(tài),分布十分廣泛且復雜,而且挖潛難度也越來越大[1]?,F階段,油田開發(fā)技術和方法還存在很多問題,由于開采技術和相關設備受限制,導致開采量遠遠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從開采程度來看,地下依然有60%左右的儲量沒有開采出來。特別是進入老油田開采后期,產油量明顯不足,無法實現油田開發(fā)的經濟效益。此外,我國油氣資源分布范圍不集中,油田資源相對比較貧乏,我國人均石油占有量在世界平均水平中不到六分之一。雖然我國中西部地區(qū)石油資源比較豐富,但我國是人口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實踐證明,無論是新原油儲量還是老油田,其開發(fā)難度越來越大,對油田開發(fā)采收率技術和方法要求越來越嚴格。
首先,二氧化碳驅采油方法。我國不同地區(qū)有著不同的氣候特點,由于地質因素和氣候特點多方面的影響,使得巖層原始受力狀態(tài)、以油田膠結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通過油田層質和周圍環(huán)境進行調查分析,大孔道對于剩余油的影響程度是非常大的,不同的開發(fā)單元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二氧化碳驅采油方法作為一種新型開發(fā)方法,由于二氧化碳氣體比較穩(wěn)定,密度大,不易與井下油層內的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對油流影響比較小。將二氧化碳注入到井下的油層深處,依靠二氧化碳氣體體積膨脹的能量,減少開采設備對油田開采損失的影響,對油層減少污染,而且有利于提高油田開采量[2]?,F階段,開采剩余油田主要就是應用二氧化碳驅采油方法,二氧化碳采油技術驅油效果良好,操作簡單,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二氧化碳驅采油方法促使源油體積膨脹,降低油田水界面的壓力,降低原油粘度,形成多層次的混合驅油狀態(tài)。通過二氧化碳驅油可以大大提高油田的開采率,尤其在油田開發(fā)后期,該方法被廣泛應用。
另一方面,完善采油參數。為了滿足機采井的石油產量的需求,需要對采油參數進行綜合分析與計算,盡可能調小沖次和縮減沖程,在保證供材協調的基礎之上,降低活塞朝下沖擊液面的幾率,減少抽桿柱振動次數,防止泵效受到氣體的干擾。一般來說,機采井的平均沖次是6.1/min,把平均沖次調整為4.2/min,泵效會大大提升[3]。同時,不同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對油田開采影響是不同的,不同的氣候特征也對機采井泵效影響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在開采的時候必須根據機采井內的底層能量情況來進行,如果地層能量較好,則需要適當調整泵徑大小和下泵寬度,這樣有利于降低抽桿下放的壓力。如果地層能量較差,則需要加大泵徑深度和增加泵徑的長度,這樣當機采井下到油層的時候,不僅可以搞提高泵效,還可以增加下放壓力,減少對機械設備的磨損程度,以此提高老油田開采效率。
其次,油層精細注水方法。目前,我國石油開采業(yè)發(fā)展正處于鼎盛時期,但是大部分油田開采已經進入后期階段,對老油田開采率要求越來越嚴格。要想提高老油田開采量,保證石油的控水效果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況,就需要采用注采、轉注和周圍性防水的方法。第一,要對注水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進行不斷調整,進入油田開發(fā)后期之后,油層的能量越來越少,利用精細化地質研究方法,進一步掌握和了解剩余油田的分布規(guī)律,采用重新井網布置方法,對平面水區(qū)進行改進和調整。對于老區(qū)域來說,在掌握油田開發(fā)實際情況下,對注水進行精細化調整,總之,對注水量的調整必須在尊重油田分布規(guī)律和開采實際情況基礎上進行,這樣才可以提高水驅動的程度。第二,對注采井網進行合理規(guī)劃。隨著油田開采力度的不斷加大,底層虧空和地層塌陷現象時常發(fā)生,底層壓力不斷下降,導致驅動能力減弱,而油田含水量不斷增加,這就需要對注采井網進行有效調整,并且通過周期性的注水來提高驅動的能力,在毛細管吸收和作用之下,油田的開采率自然就會提高。
同時,出砂是影響機采井泵效的關鍵因素,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油田的開采率,為了提高機采井泵效和開采效率,在開采之前必須根據油田的具體情況,結合機采井的運行特點,采用科學技術手段,強化對實際油田地質實際情況的研究。在深入分析油田地質情況基礎之上,設計機采井抽油泵開采參數,找出機采井結垢、出砂的具體原因,改進技術設備、加強機采井參數優(yōu)化,提高機采井泵效,防止出現結垢或者出砂問題[4-6]。機采井作為油田開采經常使用的機械設備,基于機采井的結構特點,最大限度地延伸機采井使用實效,合理運用機采井結構元件。并且采用各種先進的機械設備,比如抗腐泵、防砂泵等,不斷提高機采井泵效,增加油田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石油開展的不斷發(fā)展,大部分油田開采已經進入中后期,提高老油田開采率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老油田開采實踐中,影響機采井泵效的因素多種多樣,必須在掌握油田開采實際情況基礎之上,采用高效的泵效提升方法和技術手段。文章就當前老油田開采面臨的現實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幾點開采技術措施,以提高油田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