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煩
近日,一位網(wǎng)名為“鐘美美”的初二男孩因為在網(wǎng)上發(fā)布了一系列模仿老師的視頻而走紅。視頻中,“鐘美美”模仿老師抱病上課、突擊檢查、教訓同學等,表情拿捏到位,全程高能。那仰起的鼻孔、下抿的嘴唇、抱在胸前的雙手和似曾相識的臺詞,勾起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一時間,鐘美美成了“網(wǎng)紅”,有人對“鐘美美”的“神模仿”拍手稱贊,認為應該保護孩子的創(chuàng)作欲;有人卻認為他丑化了教師群體,是負能量。對“鐘美美”模仿老師而走紅一事,你怎么看?
鐘美美的視頻,基本是沒有剪輯的,一個固定鏡頭一氣呵成,無論是即興發(fā)揮,還是表演能力,恐怕都超越了現(xiàn)在的很多職業(yè)藝人。鐘美美在采訪中透露,自己從小就對表演很有興趣。
鐘美美既然喜歡表演,而且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顯而易見的天賦,那么家長、學校,甚至整個社會,都應該鼓勵。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孩子的人生,都應該按部就班地讀書、考學、畢業(yè)、工作。如果一個人的興趣能和未來的事業(yè)結(jié)合,那是再美妙不過的。擁有夢想,擁有可以肆意追逐夢想的年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們千萬不要剝奪鐘美美的這份幸福。
然而, 從網(wǎng)上的輿論來看,鐘美美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壓力。鐘美美的模仿表演,是負能量嗎?
其實,鐘美美創(chuàng)作的視頻,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出于“童心”而進行的興趣活動,是對日常生活進行細致觀察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沒必要賦予復雜的意義與過度解讀。再說了,如果這些行為客觀存在,那么通過藝術再現(xiàn)將其還原,就談不上“抹黑”和“丑化”,我們不應該狹隘地理解“正能量”一詞。更何況,鐘美美視頻中談到的人名都是虛構(gòu)的,也不具體指向某位老師,上綱上線就更沒必要了。
00后的孩子擁有比上一代人更多樣的思維角度、更豐富的表達方式,這是時代的進步。時至今日,還想著把所有孩子裝進同樣的套子,這種觀念早該過時了。保護孩子的創(chuàng)作欲,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社會要做的,是包容這份“和而不同”。對待鐘美美最好的態(tài)度,就是尊重他的創(chuàng)作自由,支持他、引導他。
正如教育博主王悅微提及此事時所說的:“我教過很多不聽話的男生,被他們頂撞過、質(zhì)疑過,在課堂上跟我唱反調(diào)、跟我辯論、無法被我說服,我覺得這都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我欣賞這樣生機勃勃的小孩,他們是眼睛里有光芒的人。和他們成為師生,更成為朋友,看他們桀驁而自信地對這個世界發(fā)起挑戰(zhàn),我覺得,這就是教育的意義?!?h3>“鐘美美”的模仿是一面鏡子
編劇史航說,鐘美美模仿老師的視頻,“將他一腳踹回到了少年時代,身為語文課代表的我,依然瑟瑟發(fā)抖”。鐘美美的模仿是一面鏡子,照出了部分為人師表者的樣子。
盡管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鐘美美的老師并不存在視頻中的行為,他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想法與創(chuàng)新,連人名都是虛構(gòu)的。但不少網(wǎng)友在視頻下留言,稱看到了自己老師的影子。那些表演和臺詞,正是一些人遭遇過的原汁原味的課堂。這難道不值得這些老師反思嗎?鐘美美的視頻引發(fā)了很多人的情感共鳴。讓鐘美美爆紅的,正是他視頻里的真實。鐘美美是個學生,他的模仿許多都來自生活,其中也可能帶著私人感情和片面性,但并不妨礙老師們“照鏡子”:有些老師教育學生時,是否擺出了高高在上的樣子?有些老師是否過于武斷,連學生的一句話都聽不進去?
語文特級教師張麗鈞在看了鐘美美的視頻后,說:“那職業(yè)性的冷漠強硬、居高臨下、盛氣凌人、頤指氣使、唯我獨大……所有這些,都能使我不由自主地憶起過往的某個片段——我做班主任時,不也是這副德行嗎?感謝美美,他夸大了我的丑陋,他給了我一個照鏡子的機緣?!弊鳛橐幻處?,在看鐘美美的視頻時,內(nèi)心是復雜的,但也是給自己的一個提醒。
鐘美美大火,留給我們的不應只是娛樂化的撲哧一笑,還應有對當下教育的深刻反思。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正視孩子的視角——原來,在孩子的眼中,我是這樣的老師。童言無忌,不妨把孩子的模仿當成一面鏡子,少些逃避,多些反思,才能不斷進步,也才能真正得到學生們的喜愛。
大家對鐘美美的喜愛是好事,但在鼓勵孩子發(fā)展天性的同時,也要確保他們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用于學習。鐘美美的創(chuàng)作自由需要保護,但也要提醒其他同齡人不宜輕率模仿。
據(jù)鐘美美的媽媽透露,鐘美美走紅后,粉絲數(shù)翻了十番,不斷接到各種廣告邀約,還有公司以百萬年薪求簽約合作。公眾對鐘美美未來如何平衡“網(wǎng)紅”與學生的角色,似乎有了一絲隱隱的擔憂。
擺在鐘美美面前的是一道社會考題,也是一道家庭考題。鐘美美的媽媽一方面擔心,褒貶不一的網(wǎng)絡評論對孩子影響大;另一方面,害怕孩子糾結(jié)于“火與不火”,情緒上忽起忽落。為此,她提前給鐘美美“打了預防針”——“你火的話,也許是一陣子,但你不火也很正常,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壓力?!卑嘀魅翁飶V霄對此也有相同擔憂:“這孩子現(xiàn)在熱度太高了,作為班主任,我們會通過心理疏導,隨時有一個溝通了解。”
的確,在鐘美美的年齡,學習依然是其主要任務,表演視頻可以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持續(xù)更新。但也要明白,表演才能再出色,創(chuàng)造力再強,仍然要有“好好學習”這一扎實的底子。而鐘美美的最新回應,似乎也給公眾吃了一顆“定心丸”:“從小學一二年級開始,自己的夢想就是考上北京電影學院,這一目標至今未曾改變。我模仿的初心就是讓網(wǎng)友開心,無論我再怎么模仿,再被干擾,創(chuàng)作初衷不會改變?!焙⒆拥膵寢屢埠芾潇o,拒絕了所有的廣告和簽約,表示“這些都不是現(xiàn)在孩子該有的”。
當前,出于各方面因素考慮,鐘美美模仿老師的視頻已經(jīng)被媽媽下架,這并非壞事。雖說出名要趁早,但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若沒有處理好流量帶來的影響,則有可能會被流量反噬。在激流中勇退,沉淀一下,不僅是自我保護,也是自我增值。不斷提升文化水平和文化底蘊,鐘美美未來的道路才能走得更遠。
(資料來源:南都周刊微信公眾號、新民周刊微信公眾號、齊魯網(wǎng)、《廣州日報》等)
@中青在線: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讓孩子沿著適合自己的道路自由發(fā)展。鐘美美正是一個可以讓我們脫離紙上談兵,踐行相關理念的鮮活典型。
@熊丙奇:教育部門和學校不應該那么敏感,應該欣賞孩子的表演天賦。
@風之谷:看來我們90后的老師,現(xiàn)在還是00后的老師?!扒袄恕币呀?jīng)長大,“后浪”正在成長。老師們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也應該考慮與時俱進呢?
@花花:未成年人的本職畢竟是沉下心來讀書,不應該過早成為“網(wǎng)紅”。
@青青子衿:尊重師長,偶爾模仿一下可以理解,沒完沒了的,還上傳,這就過分了。
@周學澤:當關注越來越多時,就多了一些難以自我掌控的情況。從這個角度來說,鐘美美遭遇的“網(wǎng)紅的煩惱”,是一道復雜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