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300 江蘇泰州市巨程學校 張尹天潤
青瓦房,老城墻,水井巷,小城的街角飄來陣陣綠豆香。六月的小城,午后的陽光透著絲絲燥熱,喧囂的老街演繹著經(jīng)久不息的繁華。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蓋過了嘹亮的蟬鳴,我心中煩悶,不覺加快了腳步。
轉(zhuǎn)過街角,行人漸少,忽然,耳畔傳來一聲吆喝:“手工綠豆糕——”沙啞的聲音帶著些許滄桑,這淳樸的鄉(xiāng)音,讓我躁動的心仿佛浸潤在清泉里,歸于平靜。循聲走去,前面不遠處,一位老人靜坐在小巷,他雙鬢斑白,臉上滄桑的皺紋掩不住嘴角的笑意。他坐在一把靠椅上,身后是一棵翠綠的樟樹,面前擺著個不起眼的小攤,上書“手工綠豆糕”五個大字,樸素、簡單。
我輕輕走上前,老人見我過來,渾濁的眼眸中透出些許亮光。“老伯伯,來一份綠豆糕?!薄昂绵希 崩先舜蜷_桌上的箱子,取出一份包裝極為樸素的綠豆糕,霎時,不濃不淡的綠豆香在鼻尖縈繞,一股清涼的氣息撲面而來。
我接過綠豆糕,詢問道:“老伯伯,這綠豆糕是您親手做的嗎?”“當然嘍!做這糕,選材、研磨、搗粉、蒸制都大有講究呢!”老人微笑著說。一陣清風拂過,吹起老人的衣角,他的目光變得悠遠而深邃,似是在回憶往事?!斑@綠豆糕的制作秘方,還是從我爺爺那一輩傳下來的,代代傳遞,在這小城也算小有名氣??上О?,現(xiàn)在的人們生活節(jié)奏快了,再也沒有閑情雅致品嘗這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美食嘍!”老人說著嘆了一口氣,又望向那綠豆糕,似在欣賞一件藝術(shù)珍品。
輕咬一口綠豆糕,淺淡的豆香在口中回旋、沉淀。手工綠豆糕沒有采用現(xiàn)代工藝制作的糕點的那種濃濃的甜味,它蘊藏著一份本真,蘊藏著一份老人對中華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默默傳遞與執(zhí)著堅守!
陽光不再燥熱,微風拂過,帶來幾絲涼意。老人仍坐在那兒,默默地傳遞著對中華飲食文化的熱愛。
簡 評
這篇文章記敘了作者在老城小巷中品嘗手工綠豆糕的經(jīng)歷,表達了作者對像老伯伯那樣的手工藝傳承者的贊賞之情,以及對中華傳統(tǒng)飲食文化如何傳遞這個大問題的關(guān)注和思考。亮點有二:其一,敘議結(jié)合得當。敘述為議論做鋪墊,恰當?shù)淖h論有畫龍點睛之效,突顯了文章的主旨:中華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傳遞需要人們執(zhí)著地堅守。其二,語言表達方面,長短句參差錯落,細節(jié)描寫生動傳神,調(diào)動聽覺、視覺、嗅覺多個感官,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
(付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