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綠
重慶正不斷打破人們對城市秩序的固有想象,行走其間,會看到很多老城區(qū)建筑與現(xiàn)代都市建筑“突?!庇帧白匀弧钡厝诤显谝黄?,走幾步儼然兩個世界,重慶森林的“魔幻”背后,是這座城市所承載的記憶:碼頭下山城的兄弟義氣;開埠二十年重慶成為西南地區(qū)第一個國際貿(mào)易口岸;重慶也是“移民之城”,從清初湖廣填四川到抗戰(zhàn)移民,再到解放后的三線建設(shè)移民,三千多萬血氣方剛的重慶人自帶敢于冒險又包容的基因。此行我們跟著土生土長的重慶人一一重慶尚壹揚空間設(shè)計的創(chuàng)始人兼設(shè)計總監(jiān)謝柯以及團隊,用在地視角解碼這座魔幻山城。
從四川美術(shù)學院油畫系畢業(yè)后,謝柯一直忙于各種項目,后來他去了云南和當?shù)厝艘黄鹕睿莾赡甑慕?jīng)歷讓他意識到:應該先生活,再設(shè)計。于是,謝柯回到重慶“從零開始”,近些年,謝柯和團隊越來越敢于打破風格束縛,隨著慢慢成長、沉淀,逐漸走出了一條回歸本真的“野路子”,并在重慶打造了一處處大隱于市的生活方式空間。
謝柯和身邊的年輕人都愛咖啡、酒和美食,于是在精神病醫(yī)院旁開了間名叫“格外”的小館,后來地方不夠了,他們就去了當時一個人都沒有的金山意庫開了“屋頂頂”。其實,謝柯和團隊早有了在屋頂做一個作品的想法,醞釀了一年后,終于在“壹集美學生活館”屋頂?shù)脑袠?gòu)架上,順勢做出了一處集合咖啡、飲品、簡餐、綠植、家具、藝術(shù)展示、活動舉辦、閱讀空間的生活方式空間。如今,每天都有絡(luò)繹不絕的食客沿著舊木板樓梯拾級而上,探尋這處被植物包圍的屋頂小院。樓下的壹集美學生活館則是謝柯和團隊,在三年多前打造的以“生活美學館”為理念的家居買手店,謝柯曾帶著他的團隊到那些無人問津的神秘島國,探訪幾乎失傳的手工藝,并把成品帶回壹集,讓它們重新走進日常生活,使傳統(tǒng)工藝得以延續(xù)。金山意庫正在形成中國當下最集中的當代藝術(shù)與空間設(shè)計文化園區(qū)。格外小館gaagaakitchen則是謝柯團隊打造的一間輕松無界限的社交餐廳,gaa的發(fā)音,源于重慶口語中“吃嘎嘎”(吃肉)之意。這里只營業(yè)正餐時間,對食物頗為苛刻的謝柯,曾帶著他的團隊探訪了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級餐廳,再加上團隊對美食的獨到理解,創(chuàng)造出只屬于gaagaa的亞洲融合風味。
接地氣的重慶人上得了高級餐廳,也蹲得下街邊板凳兒吞小面,而火鍋才是重慶人的靈魂。坐落于重慶南濱路的“滟設(shè)”,就以屬于當代重慶火鍋的摩登姿態(tài)面朝長江,背依南山,在兩江交匯處遠眺朝天門和江北嘴。室內(nèi)的酒柜、餐桌和開放式廚房在百轉(zhuǎn)千回之間又充滿生活的煙火氣,再搭配具有民間情調(diào)的桌椅和耐人尋味的老物件,以及墻面極簡抽象的繪畫,正無聲表達著“滟設(shè)”含蓄又迷離的東方意境。當夜幕降臨,燈光勾勒出山城起伏有致的迷離和性感,與世界食客在長江與嘉陵江的暮色下對話,水光瀲滟晴方好,不設(shè)江湖只設(shè)宴。
龍門浩,坐落于龍門浩老街最高點的是既下山·重慶酒店,如今,酒店的墻體、窗的比例、建筑層高都保留著老建筑的味道,設(shè)計師謝柯對這一切沒有過度的改造,而是通過一些細節(jié)、物件來表達當下的環(huán)境。新華信托銀行舊址一層則承載了酒店酒吧和餐廳的功能,所到之處,白灰色的墻面、暗色的地磚、黑色窗框,簡單、自然而質(zhì)樸,這看似“未經(jīng)改造”的狀態(tài),實則是花費了大量工夫修復加固結(jié)構(gòu);美國使館武官別墅舊址有較高的空間感,置身此處,猶如置身博物館一般,家具、裝飾藝術(shù)品琳瑯滿目。
如今,重慶人平淡真實的人生都在茶水里浸泡著。老重慶人在茶館兒里一泡就是一天,在四川美術(shù)學院新校區(qū)搬到大學城之前,一代代川美人曾在交通茶館喝過茶、畫過畫,它所在的老式建筑是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青磚房屋結(jié)構(gòu),用的是老重慶原有的磚木建造而成,老式的木框架結(jié)構(gòu),頂棚上嵌著幾片大的玻璃亮瓦,幾根柱子入頂,墻體斑駁?,F(xiàn)在,交通茶館依然每天座無虛席,茶客們擺龍門陣和打牌的吆喝聲與茶水煮沸的聲音此起彼伏,除了端著相機的游客,大部分茶客都是黃桷坪大街的街坊鄰居,而黃桷坪大街這條“涂鴉大街”,可謂當今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涂鴉藝術(shù)作品群,行走其間仿佛身處重慶版“倫敦東區(qū)”。
在重慶,這些有意思的空間總能在新舊中“堆疊”,動靜交織之間平衡得剛剛好,它們既野蠻成長,又隱約中有種“克制”,為這座城市的文化土壤帶來了更多元的表達,想必這也源于重慶人辛辣而超然,熱情又細膩的性格反差:重慶人沒事做“懶”得很,認真起來兇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