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金 王旭軍(東華能源(寧波)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寧波315000)
化工裝置工藝流程要求連續(xù)運行,非計劃停車對公司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很大部分設備是高溫高壓裝置,且接觸和加工易燃易爆化學品。為了保證裝置安全、穩(wěn)定、連續(xù)長周期運行,轉變管理觀念,加強設備管理制度化建設,完善設備管理考核體系,深入落實各項管理要求非常重要。要緊緊圍繞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設備安全性,做好對化工設備對日常管理和維護。關于如何做好設備管理工作,我認為應該從如下方面去做:
(1)根據企業(yè)管理特點制定企業(yè)設備各項管理制度并定期更新完善。建立健全設備巡檢(點檢)制度,做好設備的有效巡檢工作,做到巡檢有記錄、有匯總、有標準、有數據分析,能給設備可靠性分析提供基礎數據。這個事要貴在堅持,要形成有效的數據而不是流于形式。
(2)要完善各類設備臺賬,做好每臺設備的技術檔案,特別是關鍵設備一定要有詳細記錄,做到檢修有記錄(包括備件消耗情況),有圖片,做到圖文并茂。這些基礎資料放在一個公共平臺上,以防人員流動導致基礎資料不全。
(3)建立設備潤滑制度,明確那些關鍵設備需要定期潤滑油分析,明確潤滑標準,明確工藝自己加油的設備,其他由設備專職人員加油,做到潤滑脂潤滑的設備要定期加油,潤滑油潤滑的設備根據運行情況進行更換,具體按照潤滑五定原則執(zhí)行。做好加油記錄,統計好消耗潤滑油情況,定期做出潤滑消耗分析。
(4)加強設備前期管理,從源頭抓設備本質安全,重點從設備的設計、造型、技術條件談判確認、采購、驗收和安裝調試入手,全面加強前期管理各環(huán)節(jié)的技術工作。切實強化工程設計,施工管理從源頭上杜絕安全隱患,加強基建、技措、更新改造等重大項目的設備選型方案論證和設計審查,設備選型應堅持“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方針,遵循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原則。
(5)編寫好各類設備的操作維護規(guī)程,按照設備類型和廠家進行分類編寫,編寫內容包括此類的有哪些設備位號、性能參數、主要項目檢查維護周期,工作原理及結構特點,巡檢內容,操作法,設備的檢修及維護,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以此為培訓教材加強工藝操作和設備維修的培訓工作。使操作人員能夠按照標準操作和巡檢,維修人員能夠按照標準檢修避免設備返修,使員工真正做到四懂三會。
(6)建立設備定期維護保養(yǎng)制度,預知維修為主,定期維修為輔,制定每個專業(yè)每月定期工作內容。
(7)加強維修計劃、備件計劃的審查工作、提高計劃執(zhí)行的準確率,堅持設備“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確保設備長周期運行,原則堅持科學、規(guī)范、經濟的檢修,努力降低成本的原則,防止“過剩維修”和“失修”加強基礎資料管理,做好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數據分析工作,逐步完善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手段。
(8)針對設備長期存在或新出現的問題,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應用,摸索新型設備、新材料的應用實踐并定期總結經驗。
(9)電氣專業(yè)要嚴格執(zhí)行電力系統特有的“三三二五”制度,保證裝置供電系統的穩(wěn)定可靠。
(10)定期做好設備技術總結和經濟成本分析工作,做好各類設備故障總結分析,做好各類設備管理報表。
(1)加強現場設備規(guī)范化管理,加強設備巡檢、設備保運、大機組特護,適當加大考核兌現力度;加強“缺陷閉環(huán)管理”,進一步調動全員參與、嚴抓細管、完好至上、服務一線,確保設備完好,避免非計劃停車,通過在線狀態(tài)監(jiān)測和離線檢測相結合,不斷提升機組運行水平,進一步規(guī)范和細化“機、電、儀、管、操”五位一體特護管理內容和標準,逐步建立“大機組病歷”。
(2)加強油水潤滑管理,重點抓好“源、用、收”三方面管理,加強油質檢測,確保運轉設備達到全面有效潤滑。
(3)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列》的要求,加強對特種設備的日常維護檢查,做好月度、年度檢查工作,按期做好定檢工作。
(4)積極開展靜設備、管線風險管控。組織開展靜設備、管線專業(yè)技術培訓、推廣基于風險的檢驗管理技術(RBI)、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對靜設備、管線檢查考核,實施從設計、制造、選購、安裝、使用、檢驗、維修、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全過程管理,確保每一臺設備,每一條管線處于可控狀態(tài)。
(5)繼續(xù)深入開展現場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消漏、除味”效果。對裝置區(qū)存在的“跑冒滴漏”、保護層破損,個別設備振動大、噪音大、漏油,部分鋼結構、電纜槽盒銹蝕等問題,進行逐項登記落實。根據生產、資金及問題的具體情況,制訂解決方案,落實整改時間及責任人,確?,F場面貌較大改觀。
(6)加強循環(huán)水水質管理,完善水質處理監(jiān)測手段,確保換熱設備高效經濟運行。
(7)積極應對和解決設備腐蝕出現的新問題、新課題,加強裝置巡回檢查制度,對應力腐蝕重點部位進行明顯標識,加強重點部位的測厚檢測,監(jiān)控腐蝕情況,組織進行防腐蝕調研,并形成防腐蝕月報制度。
(8)實行設備標準化檢修,開展定期作業(yè),實現檢修過程控制、質量控制和進度控制,確保設備長周期運行。
(1)嚴把外委檢修單位的入廠審核關。對外委檢修單位的人員構成、技術水平、施工能力、安全培訓、施工業(yè)績、施工資質等方面進行全面審核并建立電子檔案,實現動態(tài)管理。
(2)根據每個外委檢修單位的技術力量、特點、施工業(yè)績等情況,相應地安排檢修任務。將每個檢修單位作業(yè)區(qū)域及作業(yè)設備相對固定,有利于專業(yè)維修人員的培養(yǎng)。
(3)建立外委人員考核制度,對外委施工單位建立專項檔案,檔案內容包含維修人員照片及相應取得的證書復印件,要求所有到廠維修人員進入施工前必須是經安全管理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備案的人員,編輯了《外委施工隊伍管理規(guī)定》,組織所有外委施工單位負責人及現場施工負責人學習,通過學習增強了有關對外委施工隊伍管理制度的現場執(zhí)行力度。
(4)按季度對外委檢修單位從維修人員配備組織、維修器具的準備、維修安全、維修質量、維修進度、文明檢修等方面進行滿意度測評,建立科學評價體系。針對測評較差的單位采取約談、壓縮維修工作量、暫停維修工作直至清除的考核方式。
(5)嚴格合同管理,用增加合同專用條款等手段,約束檢修單位全面適當地完成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
(1)加強設備備品備件系統運行管理,明確專用備件儲備策略和原則,對必須要儲備的機組轉子在基建時就備好,根據裝置類型框定備件儲備系數,同時推進特殊儲備和事故件的標準化和集中儲備工作;不斷完善設備備件儲備定額標準,逐步推進進口設備備品備件國產化工作。
(2)嚴格執(zhí)行備件管理制度,確保設備維護保養(yǎng)必要的備件,減少備件的浪費和庫存資金;為了減少常用材料庫存量,常用的材料可以廠家簽訂框架協議急用時直接讓廠家供貨。同時開展修舊利廢工作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比如機封維修、閥門維修等。
(3)利用點檢、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等手段,科學制訂檢修計劃,合理申報所需材料備件,并對計劃執(zhí)行情況、申報備件領用情況進行跟蹤檢查評比,提高計劃檢修率,減少庫存費用。
(4)完善維修費用管理制度,針對維修費用使用環(huán)節(jié)中計劃不嚴謹、不規(guī)范的現象建立處罰制度。建立維修費用監(jiān)控系統,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技術提高維修費用的分析準確性,科學性,定期開展合理降低維修費用活動。
(5)涉及到修理費用的通過比價,最大限度的降低檢維修費用。
以上從四個大的方面談到了如何做好設備管理,由于設備管理工作涉及的設備種類很多,在工作中要不斷地學習好的管理方法,好的處理設備事故的經驗,不斷改進,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