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農村有飼養(yǎng)過年豬的習慣。去年以來,本地仔豬貨源減少,且售價明顯高于外地仔豬,許多生豬販銷戶受經濟利益驅使,從外地調入仔豬轉賣給紹興農戶。在返銷過程中,由于部分仔豬質量不佳,經過長途運輸抵抗力下降而發(fā)生疫病等原因,繼而引發(fā)了多起糾紛,有農戶向有關部門信訪投訴。這不僅嚴重影響動物防疫工作,還產生了較大的社會負面影響,引起有關管理部門高度重視。筆者現(xiàn)淺析當前農村仔豬交易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相應建議。
1.1法律意識淡薄 不管是販銷戶還是農戶法律意識還相當淡薄,對《動物防疫法》、《浙江省動物防疫條例》、《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知之甚少,殊不知在買賣過程中都有違法行為發(fā)生。從了解到的情況看,交易中相當多的仔豬都未申報檢疫,使用未經備案的運輸車輛運輸,農戶買來生豬后也未告知當地動物防疫機構,未按要求開展免疫,存在較大的防疫風險。
1.2農戶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在雙方交易時,大多數農戶既不要求對方出示動物檢疫證明,也不使用微信、支付寶等電子支付平臺,而用現(xiàn)金交易,無交易憑據。少數農戶甚至不知道返銷戶的姓名、車輛牌照、手機號碼等基本信息。發(fā)生糾紛時,部分農戶因不能提供有效證據,無從維權而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1.3農戶專業(yè)知識缺乏 購買仔豬的農戶大部分是年紀較大的留守老年人,文化水平偏低,生豬養(yǎng)殖專業(yè)知識尤其是防疫知識缺乏,對仔豬的健康狀況和目前動物疫病流行情況無從判斷。有不法返銷戶就利用農戶這一弱點,特意在夜色中前來出售質量不佳的仔豬,使農戶上當受騙。
1.4基層管理缺位 動物防疫工作重心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基層。目前,相當一部分鄉(xiāng)鎮(zhèn)(街道)動物防疫工作已被邊緣化,防疫人員嚴重不足,且非專業(yè)化現(xiàn)象非常嚴重。鄉(xiāng)鎮(zhèn)(街道)防疫部門因人力不足,對此類問題管理缺位。
1.5買賣雙方地位不對等 一方面農戶有較強的仔豬求購愿望,另一方面原有的生豬交易市場已全部關閉,規(guī)?;B(yǎng)殖場又實行自繁自養(yǎng)、無多余仔豬出售,農戶只能單一地從販銷戶購買。再加上,購買仔豬時效性很強,農戶須在中秋節(jié)前后20 d內買好仔豬,否則就成不了過年豬。這二個因素導致買賣雙方關系很不對等,返銷戶處于強勢地位,客觀上增加了交易風險。
2.1加強管理 無論是從農民增收還是社會穩(wěn)定來看,都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強管理。鄉(xiāng)鎮(zhèn)(街道)人民政府作為動物防疫第一責任單位,要切實擔負起屬地責任,加強防疫隊伍建設,配備足夠防疫人員。在生豬交易頻繁期,加強重點交易區(qū)的巡查,發(fā)現(xiàn)糾紛及時處置、上報縣級執(zhí)法部門。
農業(yè)農村部門要加強對生豬販銷戶的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對其開展技術培訓,要求其嚴格遵守《動物防疫法》、《浙江省動物防疫條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做到依法生產、販運和銷售。
2.2農戶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購買仔豬前要弄清其來源,千萬不購買來自疫區(qū)與高風險區(qū)域的仔豬、無檢疫證的仔豬,只購買健康仔豬,并要求販豬戶提供合法有效的動物檢疫證明。交易結束后,要保留相關憑證,最好對交易情況拍照留存,以便事后追溯,切實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仔豬飼養(yǎng)后,要積極配合防疫人員對生豬進行豬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免疫。
2.3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 執(zhí)法部門要加強巡查,及時受理查處此類違法案件。有效實施生豬販銷戶“黑名單”制度,對多次違法的販運戶取消其資格,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2.4抓好疫情監(jiān)測和信息發(fā)布 農業(yè)農村部門要加強動物疫情監(jiān)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及時向社會發(fā)布疫情信息。同時,及時搜集、整理、匯總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計劃求購仔豬的農戶名單,教育引導農戶購買健康、合法的仔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