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6歲開始上學的女兒,顯然沒有做好學習的準備。做事朝三暮四不專心,面對困難退縮逃避,逐漸成了女兒學習生活的常態(tài)。作為父親,我?guī)缀跤帽M了各種“伎倆”,卻依然收效甚微。
我從小生活在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學習成績一直倒數(shù)。無緣大學的我,18歲就迫不及待地離家創(chuàng)業(yè),飽受挫折與失敗,所以我是多么希望女兒能夠走一條學業(yè)有成的正途啊。
直到有一天老姑的一句話讓我警醒:“你沒發(fā)現(xiàn)淇淇和你小時候很像嗎?”我不得不承認,我的DNA很強大,孩子的確是我們的一面鏡子,甚至是我們的復制品。改變,必須要從“原件”開始。
我開始學習改變拖延癥、增強意志力和專注度的一些方式方法,并且經(jīng)常和女兒分享:“淇淇,你知道嗎?我們的大腦中啊,存在著一個特別懶惰的‘小我,它像個皮猴子一樣上躥下跳,老是想通過玩樂的方式誘惑你、拖垮你;人要想做好事情,就必須先認清那個小我,控制那個小我……”
“改變自己其實并不難,只要你認識到現(xiàn)在,不要老是胡思亂想以前的事情,也不要老是想著將來還沒有發(fā)生的事情……抓住現(xiàn)在的時光,想到了就立刻去做,去面對,不逃避,不拖延,你就會越來越棒!”
“孩子,既然花同樣的時間,我們?yōu)槭裁床蝗σ愿白龅酶昝酪恍┠?,糊弄自己,欺騙自己,慢慢會養(yǎng)成壞的習慣,那是何苦呢?”
女兒逐漸有了一些好的變化,但是經(jīng)常反復,并且有時候開始頂嘴:“改改改,你倒改一個我看看呀!”“那好,現(xiàn)在開始,在一年時間里,爸爸從小白到長跑冠軍,你呢,從學渣到學霸,我們一起比賽好不好?”女兒欣然接受了這個“挑戰(zhàn)”。
正巧,濟南首屆泉城國際馬拉松開始報名了。我報了半馬,每天在女兒的注視下毅然決然地按時走出家門練跑步。為了確保在家門口能拿到好成績,還一口氣報了華山湖國際半程馬拉松和泰山國際馬拉松,以賽代練。
只有兩個月的寶貴時間了,沒有任何長跑基礎的我,只能一邊惡補跑步知識一邊改進自己的跑姿,幾乎每天都在陽光下大汗淋漓地奔跑??赡苁翘募绷?,從腳趾、腳背、腳踝到小腿、膝蓋,幾乎都傷了個遍?,F(xiàn)在的醫(yī)院都不給打封閉了,只能吃著止疼藥、貼著膏藥繼續(xù)跑,回到家趕緊用冰水泡腿緩解一下。女兒看著心疼了:“我不許你跑馬拉松,你會沒命的……”
接下來的事情還是令人欣慰的。因為每天目睹我的變化,女兒也開始有了點點滴滴的改變。更為關鍵的是,父女倆的“比賽”把我們拉到了同一個層面上,我們的溝通更加平等,更加暢快,過去的很多難題,都在溝通交流中迎刃而解了。
三個半馬跑下來我達到了業(yè)余一級長跑運動員的水平,雖然沒有拿到獎杯,也沒有好的名次,但已經(jīng)足以讓女兒自豪驕傲了。
女兒慢慢懂得了,她的學習生涯其實也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最后的成績是由每天的努力練習累積起來的。52歲的老爸都能做到的事,她也一定能夠做到。離今年的馬拉松比賽還有8個月的時間,我為女兒捧回獎杯,成為馬拉松冠軍的夢想沒有變。我依然每天奔跑在路上,因為我總覺得女兒在背后看著我呢……
摘自《齊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