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云
語文素養(yǎng)是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長期過程中積淀而成的。語文能力是在聽、說、讀、寫的實踐中形成的,小學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讀中思讀中悟,讓讀書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成為在校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讓學生從小學會自主閱讀,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這是每位語文教師的迫切任務,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主要任務之一。《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小學階段閱讀總量要達到萬字。這么多閱讀的量如何去完成?又怎樣讓學生的閱讀不流于形式呢?農(nóng)村的學生本來就因為生活環(huán)境與學習環(huán)境都與城里學生有區(qū)別,許多學生缺少閱讀的動力,沒有閱讀的習慣,遠離閱讀的氛圍和環(huán)境,而且不少家長也會認為能學好課內(nèi)知識,考到好成績就夠了,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不怎么重視。這往往也會讓學生的閱讀過程是走馬觀花。那么,引領(lǐng)學生遨游書海的重任就落在教師的肩上了。下面,筆者就自己的做法以及看法總結(jié)如下: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語文課堂上或是課外與學生聊天別忘有意無意地顯擺一下自己的課外知識,教師的津津樂道是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興趣的。例如,四年級第一學期有一個單元的作文是寫我與一位神話或童話人物過一天,課堂上很多學生都想到了孫悟空,筆者讓他們說說孫悟空有什么了不起的事,他們都看過電視《西游記》,所以基本上都能說,可是并不具體。筆者讓學生先聽筆者說一段“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也算是繪聲繪色地講了一大段,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聽。筆者告訴學生,因為筆者是多次閱讀了《西游記》這本原著中這個精彩的片段,所以現(xiàn)在能比他們說得好。書里面講述孫大圣三打白骨精的神態(tài)、動作描繪得特別生動。只要他們閱讀原著,會比筆者說得更好。很多學生恍然大悟,急著要看原著了。筆者告訴學生一本書可以反復閱讀,當拿著一本紙質(zhì)書可以想看就看,可以讓人有無限的想像空間。筆者鼓勵學生讀紙質(zhì)書,細細品讀,會走進一片這本書的文字天空,那濃郁的書香,獨特的意境一定會讓我們陶醉其中,流連忘返。
二、教會學生閱讀方法
1.采取閱讀方法。閱讀分精讀、略讀、瀏覽三種方式。根據(jù)不同的書籍采取不同的方法,需要教師做出引導。博覽群書固然是好事,但對于還站在閱讀的大門口的學生來說可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他們要學習要玩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所以,筆者也會告訴學生,筆者知道你們每天的時間怎么過的,這樣一來學生就認為老師還是懂他們的,就會比較聽老師的話。
2.推薦閱讀好書。畢竟學生知道的好書籍不多,如果有教師推薦會節(jié)省了他們挑選好書的時間,推薦的好書應涉及多方面的,中外結(jié)合的,筆者就在班中給學生們推薦了我國的四大名著以及《魯濱遜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書籍。在推薦的好書時不要只說書名,而應該簡介作者設(shè)下懸念或者談談自己讀了推薦的書籍的感受又或者有聲有色地講述其中一個精彩片段,以此激發(fā)他們的讀書欲望。鼓勵學生自行購買課外讀物,當然這也要與家長達成共識——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3.規(guī)劃閱讀時間。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好每天閱讀課外書籍的時間?,F(xiàn)在我們學校每個班里面都有圖書架,書架上的300本書都是有益的書籍。我提議學生找出一兩本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書利用一個星期或者10天的空余時間細細地讀。結(jié)果很多同學都很用心地挑出自己喜歡的書借回家閱讀。其實學生是害怕讀課外書被當作必須完成的作業(yè)一樣每天得讀多少頁的,如果讓他們在300本書中只是精讀其中的一兩本書,有好幾天的時間,他們就會認真讀。所以不要一開始就要求他們多讀書讀多少書,而是規(guī)劃好時間先把書讀好。
三、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弊x書做筆記既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又是一種良好閱讀習慣,筆者多次提醒學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老師去開會也得做好筆記才能把要做的事情都記得,更何況閱讀一本起碼幾十頁的書?準備好一個讀書筆記本寫讀書筆記,還讓他們?yōu)樽约旱谋咀尤€好聽的名字,例如,《百花集》《學海無涯》《我讀書我快樂》……而怎樣教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呢?四年級有一個單元的課文就剛好用做批注的方法閱讀的,學習之后就鼓勵學生用這樣的方法做讀書筆記,還有摘抄好詞佳句也是一個好方法。俗話說:“厚積而薄發(fā)?!睂W會積累,學會運用是課外閱讀的關(guān)鍵。
四、定期閱讀分享
成立閱讀交流小組,每天拿出幾分鐘讓組內(nèi)同學“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中的精彩片斷,“講”自己閱讀中感受最深的事情。這樣不僅能讓教師了解到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而且通過“讀”“講”可以達到相互交流閱讀感受的目的,同時,“讀”“講”的過程也是學生相互推薦好書的過程。這樣本來在課室圖書架上300本書中只找到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現(xiàn)在又找到了第二本、第三本……
五、指導閱讀遷移
讀書不能傻讀、呆記,要引導學生把課外閱讀中獲得的思想,智慧和語言化作自己的知識,運用到進一步的閱讀和練筆中去,從而在運用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這一點是最難的吧,閱讀書籍的學生就像采蜜的蜜蜂,蜜蜂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而學生讀的課外書多了,知識豐富了,也要他們學以致用,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在平時的說話中或是課堂口語交際,小練筆、單元習作是否有令人欣喜的“閃光點”鼓勵學生,讓我們的學生在掌聲與鼓勵聲中不斷地帶來閱讀的驚喜。
書海無邊,只要我們朝著目標出發(fā),筆者相信農(nóng)村學生總會叩開了閱讀這扇大門,快樂地在書海中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