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劍剛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學習時強調,“全媒體不斷發(fā)展,出現(xiàn)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tài)、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fā)生深刻變化”。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媒體在時間、空間上的局限性,互聯(lián)網(wǎng)已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zhàn)場。這對新聞工作者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全媒體背景下,新聞工作者已不僅僅代表個人,也代表著新聞工作者的形象,其對于新聞的正確反映,會對社會發(fā)展起到很大 的促進作用。因此,新聞工作者的個人修養(yǎng)和對社會的責任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新聞工作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了解公眾的心理需求,才能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順應全媒體不斷發(fā)展的趨勢,創(chuàng)作出反映時代特性、弘揚正能量的新聞作品。
一、全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者的不足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公眾提供了一個更加開放、更加自由的平臺,也讓新聞工作者在獲取信息方面變得更加方便快捷。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的節(jié)奏也在無形中加快。但在海量的信息中,必然存在著各種非理性的聲音,干擾新聞工作者的思維;而長期快節(jié)奏的工作多少也會影響新聞工作者判斷,這就使得新聞工作者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出現(xiàn)一些不足之處。
1.人道關懷存在不足
作為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在挖掘新聞的時候,為了作品的出色出新,大多都會對新聞背后的故事進行深度挖掘,對新聞事件當事人的切身感受進行詢問,但是并未注重度的問題,對當事人的人道主義關懷會存在著不足。
2.職業(yè)道德存在不足
全媒體時代,新聞工作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對于新聞的事實報道往往不真實準確,不能反映實際情況。比如,在撰寫新聞的時候,往往不能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只是根據(jù)自身以往的經(jīng)驗來寫作,這樣的信息散播出去,往往具有虛假的情況。有些新聞工作者在網(wǎng)絡上引用他人的文章,進行虛假宣傳,這樣的新聞散布出去之后,會對公眾視聽產(chǎn)生混淆的作用,這樣做的結果是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越來越低下,所寫出來的新聞稿質量較差。
3.功利性較強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在傳播引入市場因素之后,不規(guī)范的市場秩序和記者對自身要求的放松,一些新聞工作者在選取材料的時候,往往只考慮新聞素材的經(jīng)濟性,導致違反職業(yè)道德的現(xiàn)象頻頻出現(xiàn),如有償新聞、收受禮金、貪圖享受、報道失真等。
二、全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的素養(yǎng)
1.必須堅持黨性原則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團結穩(wěn)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是主流新聞輿論陣地,必須姓黨,必須抓在黨的手里,作為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黨性原則。
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牢固樹立看齊意識,必須牢記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這也是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的最根本的政治素養(yǎng)。丟掉了黨性,就丟掉了靈魂,就會失去方向。
2.要有深厚的政治素養(yǎng)
在信息多元化、傳播方式多樣化的全媒體時代,新聞工作者更加需要認真學習國家路線、方針、政策,豐富自身政治文化基礎知識,持續(xù)提升自身政治素養(yǎng),夯實自身理論功底,特別是學習習近平新時代特色色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及黨中央對新聞輿論工作的指示精神。如此,在進行新聞采編時,才可以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敏銳的政治鑒別力對新聞內涵進行剖析展示,讓新聞受眾了解國家政策指向,從而加強新聞編輯播報的公信力,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3.要有高度的新聞敏感性
全媒體時代,新聞工作者必須要有高度的新聞敏感性,這樣才能夠在眾多的新聞和信息素材中挖掘出具有一定價值的新聞線索,并能夠從不同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靈活全面的剖析,讓新聞受眾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待新聞事件和新聞問題。只有具備高度的新聞敏感性才可以讓新聞工作者對新聞時事進行深入判斷剖析,正確把握大局,傳遞出具有一定政治性的高質量新聞,提高新聞受眾者對國家時事和國家政策的認識。
4.要具備較高的操作能力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報、網(wǎng)、端、微、屏迭代發(fā)展,新型媒體設備層出不窮,如直播設備、航拍設備等,而新聞工作者對相關的媒體設備實施合理性操作,是作為新時期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只有對媒體設備能夠合理地進行掌握,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作為全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工作者,應該注重于媒體設備操作能力的提升,并將其視作為自身的一項基本技能,這樣才不會脫離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同時還需要加強引導社會輿論方向的關注力度,并充分將互聯(lián)網(wǎng)所具備的優(yōu)勢進行利用,促使全媒體特征轉變?yōu)樽陨淼膬?yōu)勢,并積極地對全媒體傳播能力進行掌握。
5.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新聞工作者是一種職業(yè),是職業(yè)就要求從業(yè)者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要遵守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規(guī)范。在報道新聞內容的時候,要遵循真實和可靠的原則,宣傳一些具有正確價值觀的新聞,所報道的新聞信息要確保真實可靠,能夠經(jīng)得起時間檢驗。在報道新聞的時候,要注意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符合國家對新聞的監(jiān)管和法律的約束。同時,新聞記者要努力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將職業(yè)素養(yǎng)落實到實際的工作當中,尊重同行業(yè)的新聞工作者,保障他人的合法著作權,在引用別人的著作的時候,要注意明細的出處等等。
三、結語
在全媒體時代,新聞工作者作為新聞媒體的傳播者,擔負著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要求和呼聲的重要任務,對社會的穩(wěn)定,對公眾的生活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同時,在讀者眼中,新聞工作者也是公眾人物,我們的一舉一動也會被公眾無限放大。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恪守新聞職業(yè)道德,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維護新聞的真實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