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述平 (安徽水安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混凝土管樁泛指預應力管樁,此類管樁在各類工程當中十分常見,且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相比于傳統(tǒng)樁基,混凝土管樁在工藝要求、養(yǎng)護要求等方面有獨特的要求,如果應用當中未能依照要求來進行施工,勢必引起管樁質量問題,相應不利于水利工程整體質量,因此為了確保水利工程質量,有必要對混凝土管樁的應用進行了解。
水利工程的管樁必須具備良好的防水性能,而文章所分析的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是一種混凝土強度等級>C80的高強度管樁,內部埋有強度高,但松弛度較小的鋼筋的樁基,具有空心、截面相同、外形圓筒的特征,在這些特點之下,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防水效果良好,同時還具備其他優(yōu)點,例如可以靈活組合應用;樁端承載力大于傳統(tǒng)樁基1.8倍左右;樁身側磨阻力大于傳統(tǒng)樁基1.4倍左右;易于質量檢測;樁身抗沖擊、錘擊能力優(yōu)秀;成本較低。下圖為混凝土管樁。
最終水利工程條件下,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應用時需要注意如下事項:
①施工前確保管樁位置正確,且重點對沉樁時的速度進行控制,否則容易引起質量問題;
混凝土管樁
②沉樁當中不可以出現(xiàn)落錘現(xiàn)象,否則可能引起偏心問題,且沉樁過程不可中斷;
③在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組合應用當中,必須確保兩根樁基的連接節(jié)點正確;
④組合應用初步完成之后,有必要進行防腐處理;
⑤不可使用大錘截樁法。
在水利工程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之前,為了確保施工質量,有必要做好相應的組合南北工作。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準備工作主要內容為:采用靜壓法對管樁進行檢測,以免出現(xiàn)管樁施工缺損現(xiàn)象,但如果地基承載力相對較小,那么可以采用錘擊法代替靜壓法;設備建議選擇履帶式打樁機,且在施工之前對設備進行檢查,確認設備可以在實際施工環(huán)境中正常使用;樁基堆放需要保持穩(wěn)定,并定期對樁基進行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某樁基出現(xiàn)質量問題就需要及時更換;施工之前應當對樁基兩側、樁身進行檢查,要保障樁基上沒有雜物。此外,在設備選擇方面,除了要選擇設備類型以外,還要重視各類設備的型號問題,例如部分設備自身重量較大,而地基承載力不足,所以在長時間的運作之下可能會出現(xiàn)施工問題,具體規(guī)范上,設備的重量不能超過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極限承載力1.2~1.5倍[1]。
在前期準備工程完成且沒有錯誤的前提下,即可進入中期的施工階段,在此階段當中要注意如下事項:首先當管樁處于正確位置時,要將管樁固定,之后對樁基進行調平,在此前提下使用夾持腔連接管樁與起吊設備,利用將管樁吊起,當管樁達到相應高程需要停滯一段時間,以消除管樁的晃動力,管樁穩(wěn)定后確認其是否與樁位保持垂直關系,如果是垂直關系,則可以進入下一階段。其次在垂直狀態(tài)下開始沉樁作業(yè),作業(yè)當中將管樁放置到2.53m左右,對上節(jié)樁、底樁的位置進行調整,兩者之間同樣要保持垂直關系,之后利用焊接工藝完成接頭,此工序循環(huán)操作,直至完成所有樁基,且每個樁基施工完成之后,其終壓值必須與設計要求一致。此外,在所有樁基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對多出部分進行截除[2]。
在上述施工完成之后,還需要進行終壓值設定、復壓操作,下文將對這兩個部分進行介紹。
①終壓值設定
每個樁基的終壓值必須與設計要求一致,那么為了能夠準確判斷管樁質量,就需要先對終壓值進行設定。關于終壓值的設定方法,通常可以利用樁長作為終壓值設定標準,通過終壓比照來得到終壓值,這種方法適用于管樁樁基樁長超過21m的條件下。此外,在其他樁長條件下,關于終壓值設定的方法就有所變化,例如當樁長位于14m~21m之間,那么需要依照管樁設計參數(shù)當中的最大載荷,通過終壓對比來確定終壓值,且每次終壓對比時間不能低于1min,次數(shù)不低于3次;當樁長小于14m時,需要依照終壓力來進對比,之后則需要進行多次復壓;當樁長小于8m時,終壓值設定方法同14m一樣,但復壓次數(shù)需要相應增長[3]。
②復壓操作
根據(jù)終壓值設定內容得知,當水利工程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樁長小于14m時,需要進行復壓操作,那么文章此部分將對復壓操作的規(guī)范要求進行介紹。在復壓操作當中,首先需要放開夾持腔,其次對管樁重新施壓即可。另外,復壓操作的次數(shù)一般為2~3次,如果樁長過小可以適當增加次數(shù),且每一次復壓不可中斷,同時整個復壓操作流程完成之后,有必要對管樁當前承載能力進行檢測,如果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要求,則說明復壓成果,如果不滿足則需要繼續(xù)復壓。
在完成施工中期工作之后,就進入了施工后期階段,此階段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沉樁、上節(jié)樁與底樁接樁、管樁與底樁連接、竣工驗收,具體內容如下文所述。
①沉樁
沉樁是一種對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結果進行調整的工作,可以提高施工的精度,因此具有較高重要性。在沉樁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樁基當前狀態(tài)進行確認,如果樁基存在樁身傾斜、樁頭偏移、樁身彎曲、裂縫等現(xiàn)象時,則不能進行沉樁,需要通過人工手段先進行處理,其次在樁基狀態(tài)達標的前提下,需要對施工場地進行清理,排除一系列雜物即可正式進行沉樁,正式沉樁時,需要采用相應檢測儀器對樁基垂直度進行實時看護,當垂直度出現(xiàn)偏差應當及時進行調整,同時沉樁過程當中,要重點控制沉樁的速度,通常為1m/1min。此外,針對送樁孔需要及時填土掩埋。
②上節(jié)樁與底樁接樁
首先檢查上節(jié)樁與底樁是否對齊,如果基本對齊那么可以將上節(jié)樁放置在底樁上,并使用導向箍來確保兩者精確對齊,其次采用焊接法來完成接樁,此過程中需要對接樁節(jié)點進行清理,不能存在粉塵等異物,隨著焊接作業(yè)人員需要同時對坡口進行焊接,即采用對稱點焊方法進行操作,焊接層數(shù)不能少于2層,此時接樁基本完成。此外,接樁完成之后,需要及時清理焊接產生的焊渣,且將焊接后的接樁防治自然環(huán)境中10min使其冷卻,這一過程最好不要人工干預,尤其不能使用冷水來降溫,否則會增加焊接節(jié)點的脆性。
③管樁與底樁連接
在上節(jié)樁與底樁接樁完成之后,需要進行管樁與底樁的連接,此過程主要分為兩個步驟,即連接作業(yè)、樁頭截除。在連接作業(yè)當中,首先在管樁樁頭處澆筑100cm左右厚度的細石混凝土,強度等級一般為C40,澆筑完成后需要均勻埋入6根直徑22mm的鋼筋,通過鋼筋來實現(xiàn)管樁與底樁的初步連接,其次將管樁鋼筋與底樁鋼筋綁扎后進行焊接,焊接操作同上;在連接完成之后,需要將管樁多出的部分截除,在截除方法上,不能使用常規(guī)的大錘法,應當借助鋸樁設備來完成,以確保樁基的完整性。
④竣工驗收
通過上述操作,水利工程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全部完成,但因為此項施工的復雜性,施工結果很容易存在質量問題,所以有必要進行竣工驗收。在竣工驗收過程當中,主要需重視以下幾個部位:管樁強度、管樁標高與位置、垂直度、是否完整,驗收方法一般可采用動測法。
文章分析了混凝土管樁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通過文章分析得到結論:混凝土管樁是一種應用面積廣泛的樁基,其功能滿足水利工程建設要求;相較于傳統(tǒng)樁基,混凝土管樁具有較大優(yōu)勢;在水利工程背景下,從三個階段介紹了混凝土管樁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