斕 珦
《人物圖軸》清·顏嶧 紙本設色 188cm×10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提到清初的揚州繪畫,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聲名顯赫的“揚州八怪”和他們別開生面的花鳥畫作品。事實上,作為當時南方商業(yè)重鎮(zhèn)的揚州,文化氣氛活躍開放、藝術風尚自由活潑,畫壇更是呈現出流派紛呈、繁花似錦的勝境。而在當時,李寅、顏嶧師生的藝術影響力自是不可忽略的。
在談論顏嶧之前,我們先簡要談一下其老師李寅的情況。李寅是清初揚州畫壇的先驅,對清代揚州畫壇產生過重要影響。在以界畫著稱的清代畫家袁江、袁耀出現之前,李寅及其弟子蕭晨、顏氏兄弟在樓閣繪畫上就已經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謝稚柳先生認為,“袁江出于李寅”,可見李寅對揚州界畫的復興有著先導作用。只可惜,李寅被畫史長期湮沒而不被大家所熟知。據史料記載,他曾入宮廷,與當時的社會上層及文人皆有往來。在藝術上,李寅擅畫山水、樓閣及花鳥,畫風工細,設色娟妍,臨摹北宋人山水往往亂真,著有《江都縣志》《揚州畫舫錄》《圖繪寶鑒續(xù)纂》《清朝書畫家筆錄》《榆園畫志》等。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在當時揚州社會的地位和影響力。
在封建社會“師傅帶徒弟”的教育模式下,“名師出高徒”的社會意識對其學生的成長必然也是十分有利的。作為李寅的學生,顏嶧及其胞弟顏岳在“名師”的教授中皆取得了一定的藝術成就。顏嶧(1666—約1751),字青來,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活動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從史料記載的其生卒年份來看,顏嶧85歲的年紀在當時來說絕對是罕有的高壽之人。從藝術創(chuàng)作內容上來看,其慣寫古木寒鴉、飛鳴棲宿,造景屢有變化,能畫數百幅而不雷同。對于其作品,清代畫家汪在《揚州畫苑錄》中的評價可謂甚高:“嶧,字青來,甘泉山人。工北宋山水,人物學宋,筆墨蒼勁。其界畫勾斫老當處,袁江不能過。尤善米山,由淡入濃,細細加點,妙能融化無跡。墨暈駘宕而活,雖以專擅之潘恭壽恐亦遜其沈秀也。至人物,直以勾勒提空之法為須眉衣褶,大致類張子羽,殆復過之。先生蓋無筆不工,無體不備?!痹诮绠嬎囆g的創(chuàng)作上,他與同邑袁江相互影響,但汪認為其造詣要在袁江之上。其有《秋山行旅圖》《江樓對弈圖》《秋林舒嘯圖》《人物圖軸》等作品傳世。
《人物圖軸》,可謂是顏嶧人物畫作品中的代表作。從畫面內容來看,作品描繪的是一年新春初至,孩童向長輩祝福行禮的“歲朝圖”,是一幅充滿天倫之樂的家庭場景。圖中,庭院中的獨鶴閑庭信步,鶴首轉向屋內場景,與之形成呼應;左邊矗立一塊嶙峋的奇石,其后有四株棕櫚樹與梅樹相互掩映,兩棵清秀的勁松高過屋穹;高屋大堂內,一家人圍坐在火塘邊,火塘中溫著酒壺;一男子領著兩個幼童向坐在火塘邊的長者行叩拜之禮,右旁有一侍女站立?;鹛磷筮吽剖且粚δ贻p夫婦,丈夫陪老人坐在火塘邊,妻子懷抱嬰兒站在一旁,嬰兒正伸手去夠男子手中的把物,充滿生活情趣;老嫗慈祥地看著向他們行禮的孩子,老翁則雙手示意孩子快快起身。從兩位老人身后壁畫的內容、茶幾、擺件,以及屋內地板的鋪設可看出,此應為官宦殷實之家。
整幅作品人物造型生動,衣飾設色鮮明,勾線筆力勁?。粯淠緦哟畏置?,皴染細致,樹干有很強的立體感;建筑物以界畫技法繪制而成,刻畫細膩,設色不留痕跡。圖中的建筑物、樹木與人物生活場景極為融洽,毫無生硬之感。嫣然,這是一幅人物畫與界畫融合相生的杰出作品。
顏嶧的界畫樓閣作品,在構圖、用筆、設色上與自己的老師李寅頗為相近。此幅《人物圖軸》從畫面來看雖為人物畫,但畫面中的建筑結構嚴謹,比例精確,講求物理,合乎法度,反映出顏嶧在界畫方面高超的造詣,也反映出在當時的界畫大師袁江、袁耀之前,名揚揚州畫壇的李寅和他的弟子蕭晨、顏氏兄弟在樓閣繪畫上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