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給文
(甘肅省甘谷縣大像山鎮(zhèn)柳湖小學,甘肅 天水 741200)
小學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的教學時,應當注意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即包括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審美觀念的培養(yǎng)、素質(zhì)文化的培養(yǎng)以及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語文內(nèi)容基本構(gòu)成的認知,還可以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為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當立足于課文閱讀,引導學生發(fā)展課外閱讀活動。
小學語文課文中含有大量的文學作品,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認真深入地通讀和理解課文來達到形成語文閱讀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語文課文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它包括中國古典文學、外國童話、中國現(xiàn)代散文和近現(xiàn)代小說以及科普類讀物等。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內(nèi)容給自己的語文整體閱讀構(gòu)架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景陽岡》這篇課文的教學中,課文講的是北宋末年的打虎英雄武松在路過景陽岡之時,喝醉了酒并成功打死一只老虎的故事。這篇課文由于截取自經(jīng)典名著,所以其遣詞用句上,帶有濃厚的古典性質(zhì)和市井小說色彩,學生可以通過通讀全文和細讀文章詞句來培養(yǎng)自身的語言能力,了解北宋時的審美觀念和情感傾向,使自己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在閱讀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經(jīng)驗,《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因為失去家庭的庇護,所以在冰天雪地里,只能靠賣火柴自力更生,最后終于在幻想的無限溫情中死去。學生通過閱讀這篇課文,可以感受到人物命運的悲慘,引起學生對親情的感受和思考,從而學會珍惜今天溫飽的日子和溫暖的親情。在六年級上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中,我們也可以通過閱讀全文,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間對伯父魯迅先生所表達的敬愛和懷念之情,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學生還能通過作者對她眼中的魯迅先生的人物塑造,認識到魯迅先生的人格精神和錚錚傲骨,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塑造學生的人格和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精神。至于文化素養(yǎng)方面的培養(yǎng),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秦兵馬俑》來實現(xiàn)?!肚乇R俑》主要介紹的是秦朝時期留下的歷史遺跡——兵馬俑,它既展現(xiàn)了秦朝時期的衣著風貌和軍隊形式,還體現(xiàn)了秦朝時期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有利于學生認識秦朝的社會狀況和文化內(nèi)涵,培養(yǎng)其知識文化素養(yǎng)。從《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文中,學生也可以得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這篇文章從涉及的知識范疇來說,屬于一篇普及科學常識的課文,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激發(fā)出對其他事物的好奇心,并不斷思考,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有效吸收語文知識,并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現(xiàn)如今,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豐富多樣,教師可以從視、聽、讀、寫等各個角度來形成一個教學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
具體來說,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可以分為視、聽、讀、寫四個方面。一是視,即觀看,教師可以給學生觀看相關(guān)圖片和視頻來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比如在《頤和園》這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展示頤和園美麗的風景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頤和園的魅力之處,培養(yǎng)學生的建筑審美能力。又如在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猴王出世》一文中,老師可以通過帶領(lǐng)學生在課堂上觀看電視劇《西游記》中關(guān)于猴王出世這一集的視頻,然后與課文中的文字描寫相對應,培養(yǎng)學生的故事情節(jié)想象能力??傊處熆梢詮囊曈X的角度出發(fā),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二是聽,也就是從聽覺的角度感受課文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比如教師在進行《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的教學時,可以通過在網(wǎng)上查找相關(guān)的音頻資料和朗讀視頻,讓學生從朗讀者飽含情感的聲調(diào)中感受狼牙山五壯士的悲壯和愛國情懷。朗讀者在讀到七連六班的五位戰(zhàn)士和敵人斗智斗勇的斗爭時,應當是滿含激情的,以此來顯示五壯士的英勇和機智。在讀到戰(zhàn)士相繼跳崖并喊起口號時,應該是悲痛而壯烈的,以便用此來體現(xiàn)五壯士跳崖的悲壯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三是讀,與聽不同的是,讀是學生自發(fā)產(chǎn)生的動作,不僅是大致感受文章的主要情感表達,更是深刻理解和鞏固情感表達和走向。例如《天堂鳥》這一篇課文就可以通過朗讀的形式深入學習其中的感情傾向和鞏固所學知識。四是以寫作的方式對閱讀文章的所得進行鞏固運用。文章的寫作離不開大量的閱讀積累和閱讀能力的提高,而閱讀的最終目的就是可以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因此,要重視寫作方面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課文中的優(yōu)秀例子來進行模仿造句,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使二者相輔相成。
小學語文教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的核心素養(yǎng),光靠對課文的吸收和課堂上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大量的文章作品的閱讀,這樣才有利于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學生對課后閱讀的要求應當是全面性和契合性的,既要保證學生閱讀包含各個方面,擴寬學生的知識見聞,又要顧及到學生的接受程度,確保小學生能夠真正吸收到文章的知識。
學生課后閱讀的內(nèi)容可以包括小說、詩歌、散文和科學小品文。第一個是小說,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大量的中外小說著作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表達,例如可以在課后閱讀課本上推薦的課外閱讀作品,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高老頭》《茶花女》和《簡愛》等外國名著,提高語言文化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健全人格。還可以閱讀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和魯迅的小說集《吶喊》《彷徨》等,提高自己的寫作技巧和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文章主旨。第二個是詩歌。小學所要學習閱讀的詩歌包括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詩,學生可以在課后對詩歌進行擴展閱讀,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詩人的詩歌,以供學生參考閱讀。比如古代詩詞可以推薦詩仙李白的古體詩和歌行體,像《古朗月行》《蜀道難》等,詩圣杜甫的七言律詩,像《秋興八首》等,以及蘇軾的詞,像《念奴嬌》《西江月》之類的。至于現(xiàn)代詩方面,教師可以推薦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舒婷的《致橡樹》、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等。這些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其文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三個是散文作品。散文有敘事散文和寫景散文之別,寫景散文通常為美文,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使用能力和提升其審美趣味,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一篇著名的美文,將月色下的荷塘景色寫得唯美而動人。敘事散文是通過記一件事來表達對舊事的懷念或?qū)θ说乃寄钪?,豐富學生的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最后一個是科學小品文,可以增強學生思維能力和增長學生在科學領(lǐng)域的見聞,一般從科學類期刊雜志中獲得。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對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就要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細致的閱讀和全面的了解,還要使用多種教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課堂傳授,最后鼓勵學生在課后也要進行擴展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