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皮膚。母豬肉皮膚厚硬,粗糙而發(fā)黃,多有皺紋,毛孔粗大而深,特別是薦部皮膚有如米粒,小如芝麻的凹陷,俗稱沙眼,皮肉層次分離。育肥豬肉皮薄細(xì)軟,毛孔細(xì)而淺,皮肉結(jié)合緊密。
二看肥膘。母豬肉皮下脂肪脆硬,呈青白色,觸摸時(shí)黏附脂肪少。有的母豬肉在皮下與皮下脂肪之間呈粉紅色,俗稱紅線。育肥豬皮下脂肪軟膩,呈白色,觸摸時(shí)黏附的脂肪多。
三看肌肉。母豬肉呈深紅色或暗紅色,纖維粗,紋路明顯,斷面顆粒大,水分少。育肥豬肌肉呈淺紅色,纖維細(xì),斷面顆粒小含水量較大。
四看乳頭和乳腺。母豬乳頭長(zhǎng)而硬,乳頭特別明顯,橫切乳頭兩乳池可見??v切乳房部,可見到淡粉色海綿狀乳腺。育肥豬乳頭短而軟,乳頭孔不明顯。
五看腹圍。母豬腹部比育肥豬寬闊。
六看肋骨和骨盆。母豬肉肋骨扁而寬,骨膜中透黃,前5 根肋骨更明顯,骨盆腔比較寬闊。育肥豬肉肋骨呈扁圓形,骨膜呈淡粉色,骨盆腔不寬闊。
七看骨髓成色。一般育肥豬肉骨髓顏色潔白光潤(rùn),而母豬的骨髓呈黃色,骨髓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