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賢
(江蘇省高郵中學,江蘇 高郵 225600)
眾所周知,文言文擔任承載優(yōu)秀的中華文明的作用,所以高中文言文的學習內(nèi)容除了包括課內(nèi)文言字詞的意思、詞匯的特殊用法、文言句式及其特殊形式的掌握,文章表層和深層含義、蘊含的人生哲理,還包括課外的文言文的學習。這就要求學生需要具備強大的文言文能力的功底。但是根據(jù)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在語文考試中,文言文考查部分的得分比率最低。所以提高學生語文的文言文能力勢在必行。讓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是最重要的一步,然后就是根據(jù)文言文能力的需求方向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能力。以下就是針對培養(yǎng)高中生的文言能力而進行闡述的四個方面。
處在高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逐漸成熟,具備了一定深度的思考能力。傳統(tǒng)的“填鴨式、一貫式”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適用于高中學生了。教師在進行語文文言文的教學時,應當采用符合高中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放式教學是目前較為符合高中生特點的一種教學方法。所謂的開放式教學,是指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在最大程度上開發(fā)學生潛力的一種新式教學模式,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發(fā)展自我的空間。
例如,在《鴻門宴》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不急于講課,讓學生根據(jù)自己以往的知識背景對劉邦和項羽兩個人、楚漢相爭這件史實或者對司馬遷和《史記》進行自由的討論與評價。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占據(jù)課堂的主導地位,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根據(jù)《鴻門宴》接下來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學生梳理文章思路、輔助學生理解文章。面對像文言文這種學習內(nèi)容是豐富多樣的、文言詞匯難懂的,想要學生對其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能夠自覺地學習,就要把學生放在教學任務的首位,不限制學生思維,并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莎士比亞說過,做學問就必須要按照自己的興趣來,才能有所收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能夠做好的學問,都是自己感興趣的。興趣是一件能夠影響一個人智力的東西,是學生積極完成學習任務的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換句話講,對一件事感興趣便是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激發(fā)學習興趣,是學生克服對文言文恐懼的先決條件。
高中的文言文的句子都很長,特殊句式多,修辭手法多樣,文言詞簡練卻含義多重,種種相結合作用,讓文言文變得更加復雜難懂、意思隱晦,學生讀起來都十分困難,更不用說讓學生清晰地理解了。所以,讓學生理解文言詞章內(nèi)涵的前提是先讓學生能流利地閱讀文言文。因此,朗讀法教學就顯得格外適用。朗讀法教學,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把書面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具有鮮明特點的教學模式。
例如,在教學屈原的《離騷》這篇選段時,因為《楚辭》屬于先秦文化中的經(jīng)典,距離當下相隔太過久遠,說話方式、字音字義與現(xiàn)在差別太大,如果讓學生直接理解是相當不易的。因此,教師在正式講解《離騷》內(nèi)涵前,應當要求學生能夠流利地朗讀下來。首先,要學生認識和掌握文章中字詞的正確讀音,如“既替余以蕙纕兮”中的“蕙、纕”,還有“忳”“修姱”“誶”等文言字詞的讀音和意思與現(xiàn)在有很大的差別,在朗讀時,教師需要強調,并讓學生注意。其次,要學生采用正確的節(jié)拍朗讀。如“長太息/以掩涕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這兩句是每句二至四個節(jié)拍,注意在讀“兮”時,因為“兮”相當于現(xiàn)在的“啊”字,表示語氣,所以要適當延音。另外,《離騷》屬于高考必背古詩詞的范疇,需要背誦全文。全文背誦對高中生來說,難度比較大。熟練地朗讀,才是讓學生能夠記誦下來的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朗讀法教學能夠讓學生對課本文章內(nèi)容有基礎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在讀的同時揣摩課文的深層含義。朗讀法也是發(fā)展智力,獲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傳遞的重要學習方法。
因為高中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開展一次教學小劇場,讓學生自己把課文的情景創(chuàng)造出來,加深其對課文的印象,便于理解。情景教學是一種能夠讓學生快速地找準定位,掌握文章主旨的方法。利用色彩絢麗的圖影、生動且富有感染力的音樂等在最大程度上再現(xiàn)文章的情景,豐富課堂效果,讓整個課堂氛圍都被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情感籠罩,以便于讓學生正確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
例如,在《氓》的教學中,因為《詩經(jīng)》是古人將生活用詩歌的方式表達的,所以比較抽象難懂。如果教師組織學生按照男女主人公情感變化為線索,排練一個小話劇,把求婚前男子女子的愛慕和熱烈的追求,女子對男子的信賴,到婚前女主人公熱切地盼望婚嫁,再到婚后,男子性情大變、真情不再、拋棄女子,最后,女子決絕地離開了男子的情景呈現(xiàn)到課堂中,將詩中情感流暢地滲透出來,以此來渲染課堂氛圍。同時參加表演的學生更能理解其中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因此加深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程度。課堂氛圍能夠把學生帶入課文故事整體背景中,讓學生不再只能理解文章表面膚淺的內(nèi)容,而是更加深入透徹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傊?,學生在課堂氛圍的渲染下,與詩中主人公產(chǎn)生共鳴,豐富了情感體驗。
情景化教學從多方面引領教育事業(yè)不斷前進,能夠積極糾正錯誤的理念;幫助教師營造出輕松愉快、學習氣氛高漲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快速地適應文言文的學習,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從而有利于學生的文言文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還能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思維導圖是一項運用結構流程圖把信息思維過程具體化、直觀化的工具,能夠讓大腦高級組織快速讀取、破譯信息的有效途徑。在整體內(nèi)容的分析中,思維導圖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又突出重點。思維導圖是研究人員按照人體左右大腦結構特點、功能特點而研發(fā)的一種深度開發(fā)腦的潛在應用力的方法。
例如,在杜牧的《阿房宮賦》這一課教學時,教師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知道哪些內(nèi)容是需要掌握的,哪些是需要了解的,以此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以《阿房宮賦》的一段教學為例,整段是采用由遠及近、由實到虛的描寫。教師按照文章的寫作順序繪制思維導圖:第二句是從全景的角度概括阿房宮的雄偉壯觀;第三四句描寫阿房宮的近景,展現(xiàn)其巧奪天工的氣派;第五句分別對樓閣廊檐和長橋復道進行實寫和虛寫。思維導圖就是將圖片、文字以及結構框架合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邏輯與直線型模式的知識結構圖,幫助學生梳理文言文章的結構體系,便于理解。在文言文中,很多單字都具有一個詞的含義,因此字義的解釋就是文言文學習中的重點。做字義整理時,學生要對字義分類,可分類為“古今異義詞”“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整理好之后,再觀察有沒有哪個字是從屬于兩種分類以上的,針對這樣的字,可以在之前整理好的導圖上加以修飾。然后是文言句式的理解與積累。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思維導圖能夠加深記憶,減少知識混雜的干擾,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力,提高對片段知識的探索能力、信息保存能力,并能發(fā)展其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和想法。另外,思維導圖又具有一定的特殊化、個性化的特點。換句話說,不同人對于同一知識會有不一樣的認識,于是,相同內(nèi)容的知識點會有不同的結構分類的思維導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交換整理的筆記,相互借鑒參考,增加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學生課后的學習任務。
思維導圖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思維工具,能夠清楚地剖析問題的根源,降低語文知識內(nèi)容的復雜性,增強了其系統(tǒng)聯(lián)系性。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教學,突出重點,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做筆記,強化重點,補充知識點,促進學生對文言文重難點的掌握,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負擔。
總而言之,高中文言文固然是重難點,只要學生肯下功夫學習,按照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自己勤勉積極的態(tài)度就一定會有所突破的。文言文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文化的沉淀與凝縮的精華,是中華文明的載體。教師在教學文言文時,除了負責基本的教學任務,還要向學生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