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達·克洛茨
長期以來,情緒被視為“噪音”,是一種干擾,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經(jīng)過20多年的研究,我們知道情緒不是“噪音”,而是數(shù)據(jù)。情緒不僅反映了人們的感受,還體現(xiàn)了人們的想法,預示著他們的行為。
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席教授西加爾·巴薩德認為,想讓員工更滿意、表現(xiàn)更出色,公司就需要想方設法了解在工作中,員工的積極性從何而來,并且關注企業(yè)文化中有關情緒的方面?!堵槭±砉W院斯隆管理評論》采訪了巴薩德,了解她對于情緒文化在企業(yè)中角色的研究。
過去,專家們認為無法表達自己真正的情緒會讓人身心俱疲。但是新的研究表明,這實際上取決于你表達或者壓抑的是哪種情緒。例如,當你放大的是積極的情緒,你就不會覺得很疲勞——即使一開始是假裝的,最后也會真正地感受到這種正能量。
情緒文化具有感染力。樂觀和自豪的情緒文化更能幫助人們在表現(xiàn)低迷之后重新振作起來。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研究成果提到,一個充滿著強烈擔心、悲哀和憤怒情緒文化的企業(yè)取得了積極成果。
在人類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愛的形式就是研究人員所說的慈悲之愛。如果你想建一個團隊,把成員真正連在一起的是類似關愛、關懷和同情的情緒。身處慈悲之愛文化的員工無論男女都對工作更滿意,更愿意奉獻,更有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