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亮
(吉林醫(yī)藥學院,吉林 吉林 132000)
該村大部分家長文化程度低,孩子們學習興趣不足,閱讀能力較差,放學回家后,基本無人管理,農忙時節(jié),家長無暇顧及。針對這一現(xiàn)狀,學校確定了“愛心課堂+教育扶貧”工作方案。一是定時幫扶。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學,集中六年級以下學生到村部會議室寫作業(yè),由駐村工作隊員負責學習管理和輔導答疑。二是分類幫扶。周六周日及節(jié)假日,分小學、初中和高中3個層次,開設小學三到六年級英語班、小學三年級以下國學班,初中數(shù)學、物理、化學班,定期邀請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省內高校優(yōu)秀碩士志愿者到村為初、高中學生輔導課程。三是集中幫扶。寒、暑假期間每天規(guī)定時間,由駐村工作隊員對村內中小學生實行集中管理、集中輔導。四是志愿幫扶。每年暑假選派優(yōu)秀大學生志愿者團隊到村義務支教,選派優(yōu)秀國際留學生到村開展英語教學。每名大學生對接一名桃園村學生,支教活動結束后,及時作線上輔導。五是長效幫扶。聯(lián)絡其他高校暑期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團隊,到村義務支教,建立社會實踐基地?!皭坌恼n堂”的開展,彌補了家庭教育的不足,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受到村民一致認可。
學校黨委發(fā)動全校師生向桃園村捐書,短短一個月,募集千余冊,內容涵蓋農業(yè)科技、經典名著、法律常識和醫(yī)療保健等。“愛心課堂”以“書香少年”“書香家庭”評選活動為牽引,采取積分獎勵的方式,吸引村民廣泛參與。一是讀書積分。學生每天完成作業(yè)后,在家或在村部參加讀書活動,每次讀書不少于10min,完成一次獎勵1個積分。二是交流積分。每周日上午分享讀書心得,優(yōu)秀者獎勵3個積分。三是寫作積分。每月開展一次主題寫作比賽,前3名分別獎勵5個積分。四是陪讀積分。家長陪同孩子一起讀書,每次獎勵1個積分。所有積分可兌換學習文具,同時與評選“文明家庭”“未來之星”掛鉤。通過專項行動,營造了“興趣閱讀”“快樂閱讀”和“親子閱讀”的氛圍,培樹了“爭創(chuàng)書香家庭、爭做書香達人”的風氣。
一是講好黨史故事。每月開設一次黨史課,由駐村隊員為黨員村民講黨史故事,共同回憶黨的崢嶸歲月,踐行入黨初心使命。二是民主評議黨員。每年“七一”和年終民主評議黨員,開展黨的理論知識競賽活動,表彰優(yōu)秀黨員。三是固化黨員身份。每年“七一”“八一”和“十一”,舉行升國旗儀式,組織黨員村民重溫入黨誓詞。四是緊跟黨的領導。及時開展時事講座,講黨的全面領導,講國家大政方針。五是黨員對點幫扶。對困難黨員、老黨員、年輕黨員制定“一對一”幫扶計劃,力促黨員隊伍始終保持高昂的戰(zhàn)斗力。在此基礎上,面向全村青少年,開展“黨史故事會”“觀看紅色經典影片和偉人傳記”和“你講我聽”活動,助力“愛黨信黨跟黨走”代代傳遞。
一是村民齊動手。成立少年環(huán)衛(wèi)整治先鋒隊,分組包片,責任到人。督促家長向“臟、亂、差”宣戰(zhàn),爭當模范;定期組織孩子們清理村內主干道垃圾,共同維護村莊整潔。二是評比常態(tài)化。開展“美麗庭院”“干凈人家”評選活動,建立獎懲機制,每月評比一次,互檢互評。三是干部帶頭上。推行“十戶一組”包干治理,7名村干部加上3名駐村工作隊員,分別擔任組長,每人負責10戶為一組的村民小組,每組評選若干環(huán)境衛(wèi)生達標家庭,并建立獎懲機制。通過綜合治理,桃園村環(huán)境衛(wèi)生得到了極大改善,走出了一條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路子。
一是憲法宣傳進農家。駐村工作隊員聯(lián)合村黨支部委員,每年“憲法日”走進村民家中,廣泛宣傳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講解國家憲法日的由來和《憲法》條文,列舉現(xiàn)實法律案例,讓憲法精神根植人心。二是促學活動常開展。每年組織法律知識競賽、放映法治電影、法治文藝節(jié)目表演、主題簽名、贈送法律書籍、散發(fā)宣傳單等活動,增強普法工作的吸引力。三是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常年普及憲法、未成年權益保護法、教育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常識,每年組織孩子們在“全國法制宣傳日”當天充當義務宣講員,幫助孩子們從小樹立法治觀念,培養(yǎng)法治思維,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是用“桃園鄉(xiāng)約”涵養(yǎng)愛家情懷。利用愛心課堂,組織駐村工作隊員和有威望的村民代表,集體制訂了304字的“桃園鄉(xiāng)約”,把該村的移民歷史、奮斗歷史、傳統(tǒng)美德、社會責任、時代要求等編成順口溜,組織村民編排成快板和詩朗誦,通過節(jié)目形式,教育村民記住鄉(xiāng)愁、記住本來、延續(xù)根脈。二是用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愛國情懷。愛心課堂借助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紀念日,舉辦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例如,“六一”兒童節(jié)開展“童心向黨快樂成長”主題文藝演出;“七一”黨的生日舉行黨史知識競賽。通過上述活動,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正能量,凈化村莊軟環(huán)境。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吉林醫(yī)藥學院作為幫扶單位,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深化落實教育扶貧“愛心課堂6+”模式,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干勁不松、精力不減,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再接再厲推進全面脫貧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帶領村莊廣大干部群眾齊頭并進脫貧振興,早日實現(xiàn)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