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惠
(重慶市育才職業(yè)教育中心 重慶 401520)
大部分學生由于從小學就表現(xiàn)出自控能力差、貪玩好耍、學習松懈,成績普遍較差,進入初中后飽受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冷漠和家長的訓斥,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自卑心理;懷著極大的失落感不得已選擇了就讀職業(yè)學校(我在上德育課的課堂上做過調查,很大一部分學生是家長要他讀書和幫他選擇的就讀專業(yè)),就讀后,他們不敢直面人生、直面現(xiàn)實、直面父母、直面曾經(jīng)的同學和老師,顯得無可奈何。因此,要么把自己封閉起來,要么拼命玩手機,總之,不求上進,不求知識,得過且過混日子,甚至自暴自棄。中職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教育學生面對現(xiàn)實,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特別要把行為規(guī)范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法制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觀與世界觀教育等主要教育內(nèi)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主題,通過黑板報、手抄報、主題班會、演講比賽、志愿者活動等,落實到每一個學期、每一個人身上。幫助學生擺正位置,正視現(xiàn)實,轉變觀念,根據(jù)社會需要和時代發(fā)展要求,教育他們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遠大的理想,教育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接受現(xiàn)實的自我。鼓勵他們只要努力學習,一定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一個班的學生大多數(shù)來自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背景,但有著相同的“命運”,這使他們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容易溝通,有一種“同命相憐”的感覺,因此,很容易形成一個個“小群體”,之后,他們一起玩、一起笑、一起鬧、一起惡作劇、一起上網(wǎng)、一起上KTV、一起敵對老師、一起敵對社會等,做錯事情的時候,又相互包庇,抱團行事,特顯“哥們義氣”,以此維系他們的小團體。這一切的一切給老師的教學和管理帶來了特別多的困惑。對此,中職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要對他們做耐心細致的教育引導工作,而且要反復做,一對一的做,必要時還要借助家長的力量、學校領導的力量,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力量來共同作用,共同影響。使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充分認識到拉幫結派不利于學習、不利于團結、不利于建設優(yōu)秀的班集體,不利于個人和集體的進步,總之,危害之多、之大。教師要讓他們把心思逐步用在學習上和其他有益的事情上,順利、有效地完成學業(yè)。
剛剛從初中畢業(yè)的中職學生,入學前1-3個月大家表現(xiàn)得都很“安分”,都想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好好學習,好好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給新同學、新老師留下美好的印象。當他們稍微踩熱了地皮后,加上專業(yè)課、文化課科目繁多,任務重,不是他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和愉快,再加上他們的生理、心理都不夠健全,于是一部分同學開始展示自己的能力(有正能量的也有負能量的),一部分同學開始張揚自己的個性等,表現(xiàn)得五花八門,其目的是為了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平衡。有的同學甚至專門挑有老師在的時候發(fā)出怪異的聲音,或者做出與場合不相符合的動作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以免自己在這個集體中遭受“冷落”,在班級同學中尋找一個“扭曲”的“位置”,來彌補自己其他方面的不足。中職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應該及時了解學生在初中的表現(xiàn)情況,家庭背景以及在家的表現(xiàn)情況,了解學生的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狀況,并及時分析其原因,對癥下藥。多數(shù)同學發(fā)生如此問題,是存在不同的心理疾病導致的(我任班主任的班級,在高二的最后一學期臨近放假時做了一個調查統(tǒng)計,用舉手的方式,結果39人中,有13人存在心理疾病,這還是一個保守數(shù)字),必要時可以請心理醫(yī)生進行一對一的疏導,還可以鼓勵他們?nèi)⒓訉W校的一些興趣活動,以滿足他們的表現(xiàn)欲,也以此占據(jù)他們內(nèi)心的空虛,幫助他們找回自我,樹立自信,健康成長。
學生因為在初中階段沒有好好學習,底子薄、基礎差,成天想的就是玩。進入中職后,面對陌生的專業(yè)課,讀起來又是那么的辛苦,所以對自己的前途仍然是一片茫然,顯得十分無奈。再加上社會不正確的輿論,認為讀中職沒有出路、沒有出息、沒有面子,包括部分家長和老師都這樣認為,使他們在心理上存在無法擺脫自卑的陰影,自然沒有自信心,也沒有目標。中職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應該從大到國家主席、總理的特別講話來引導,小到中職學校部分老師是讀中職考大學出來的來引導,以及社會各行各業(yè)都有中職畢業(yè)生的身影,且不乏出人頭地的人來引導。同時,告訴他們: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每個人成功的背后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這樣多次教育引導,幫助他們在本專業(yè)做好職業(yè)生涯設計,確立自己的短期、中期、長遠目標。
中職教育前途遠大,中職老師責任重大,我相信,只要各階層的人高度重視,共同努力,中職學生一定能夠學到真本事,為國家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