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杰
(重慶市渝北區(qū)中央公園小學校 重慶 401120)
近日,筆者參加了區(qū)級優(yōu)質課大賽,教學內(nèi)容是非故事類繪本《Mud, Mud, Mud》,這是一個泥漿和動物的故事。文本通過描述的形式,讓讀者了解泥漿對豬、青蛙、水牛和犀牛的作用,繪本配有真實生動的圖片。本課不僅包含語言知識,也包含一些科學知識,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繪本文本內(nèi)容句型復現(xiàn)率高,學生容易掌握。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言水平,我對文本進行了適當?shù)母木?,針對修訂的繪本,緊緊圍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能在圖片的提示、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聽說認讀理解核心詞句:water buffalo, rhino, roll, sleep, mud bath, The mud keeps…cool/keeps bugs away/keeps…from
2.能在圖片的提示下和同學的幫助下獲取關鍵信息,理解文本大意,提煉文本結構。
3.能借助思維導圖復述故事。
4.能在圖片的提示、老師和同學幫助下,結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作繪本。
1.能借助圖片觀察思考,展開想象。
2.能大膽創(chuàng)編“泥和動物”的故事。
3.學習能力目標:
(1)能在小組合作中發(fā)展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并通過合作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2)能用自然拼讀解決部分新詞。
(3)能在老師的幫助下體驗思維導圖在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4)能在圖片的幫助下猜測詞義、理解文本,習得一定的閱讀策略。
通過生命科學類的繪本學習,讓學生了解泥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和探索精神。
試教片段:上課伊始,學生和老師互相問候,接著學生觀看大象們在泥漿里玩耍的視頻,教師用兩個問題揭開本課的主題“泥漿”。
1.What can you see?
2.What are they doing?
教學片段:老師播放視頻,接著教師帶領學生閱讀封面,師生對話如下:
T: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ud?
T: Let’s read a picture book together. This is the cover of the book. What can you see?
S: Frog, mud, name…
T: This class we will talk about mud and animals. The book is about life science. The writer is Dot Meharry. The name of the book is Mud, Mud, Mud.
對比與分析:兩次課都選用視頻作為導入,看似變化不大,但意義卻大不同。試教選擇的視頻單一,主題不明確。正式授課時視頻內(nèi)容緊緊圍繞泥漿這一主題,選取我們身邊各種各樣,有大有小的和泥漿相關的事物,有層次的出現(xiàn),給學生一個視覺沖擊,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激發(fā)孩子們探究的欲望。自然過渡到繪本的封面閱讀,引導學生讀封面了解繪本作者、繪本主題和繪本類別。
教師出示“泥”,用兩個問題幫助學生了解泥的特征。
T: How do you feel the mud?
S2: Mud is cold…
教師出示“泥”吸引學生注意,讓孩子們摸一摸、感受“泥”。師生對話如下:
T: Let’s go into the story. Are you ready? Let’s know something about mud. Look, I have some mud.
T: Can you touch?
S1: Mud is_____.
T: Let’s touch your face, soft? Touch your head, soft?
T: Rain comes. Mud is wet.
對比與分析:試教片段中教師準備了各種教具,教具繁雜,主次不清,孩子們的關注點在教具上,不理解老師的用意。其次,教師的語言干澀,一問一答沒有趣味,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正式教學時教師就地取材,讓孩子們摸一摸自己的頭和臉,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新詞,也能緩解學生緊張的情緒,有利于后面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其次,教師的課件生動直觀,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最后,教師的語言有趣,能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教師出示不完整圖片,學生猜出動物“豬”,接著教師出示豬在泥地里打滾的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單詞roll,理解核心句型The mud keeps the pig cool.
1.What animal likes mud?
2.What is the pig doing in the mud ?
3.Why does the pig roll in the mud?
教師借助教具“泥”現(xiàn)場捏了一只小豬,播放豬在泥地里滾的視頻,引出新詞roll,通過游戲“Roll the ball into the hole”,幫助學生掌握roll的音和義。接著,教師拿出扇子,邊扇邊說cool。再借助空調(diào)理解核心詞組keep…cool.最后,教師用趣味選擇題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一起復述文本內(nèi)容,理清思路。師生對話如下:
1.T: I like mud. I like playing it. I have a magic hand. What is it?
2.T: Let’s watch a video about pig. What does it do in the mud?
S: It rolls in the mud.
T: Let’s roll the ball into the hole.(slow, quick, quicker)
3.T: Why does the pig roll in the mud?
S: The mud keeps the pig cool.
T: What’s the meaning of“keep…cool”? Look!
對比與分析:試教片段中教師通過不完整的圖片引出動物,再播放動物視頻來學習新詞、理解文本,在新詞roll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教學生讀機械操練,不僅枯燥,效果也不好。正式教學時教師通過現(xiàn)場捏小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游戲鞏固roll的音和義,并拿出扇子,讓學生感受涼爽,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語言,理解運用語言。
觀看視頻預測動物——青蛙,思考為什么青蛙會在泥土里?接著了解青蛙的睡覺方式—睜著眼睛睡覺。
教師表演學生猜—青蛙,接著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思考青蛙在干什么,順利引出sleep,通過動作體驗幫助學生理解單詞意思,接著科普青蛙是睜眼睡覺。最后,教師提問:青蛙為什么睜眼睡覺呢?引導學生用核心句型The mud keeps…來回答。
對比與分析:試上片段中是簡單的一問一答不能很好的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因此,在正式上課時,教師調(diào)整順序,先觀察圖片,猜測青蛙在做什么,讀文本驗證。教師的提問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出示題單,小組合作閱讀繪本,理解文本,組間匯報。
Animal:______likes mud.
What: It_____in the mud.
Why: The mud helps________.
教師給出閱讀方法,小組合作閱讀繪本。在新詞學習時,教師拿出扇子玩游戲。當學生說“keeps bugs away”時教師大力扇扇子,通過課件特效bugs消失。
對比與分析: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閱讀,試教時教師準備了題單,但教師沒有對孩子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沒有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填空時,完全照抄書上內(nèi)。正式教學時教師舍棄了題單。借助問題引領,任務驅動,采用抓“關鍵詞”閱讀策略。充分調(diào)動學生人人參與,思維參與,情感參與。新詞學習采用游戲邊說邊體驗的形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有助于學生理解新詞。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孩子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技巧。因此,接下的學習活動采取獨立閱讀,完成題單。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觀看視頻,聽音抓取關鍵詞,在圖片的幫助下理解文本。
視頻文本:Hello! I am rhino, a cute cute rhino. Oh, mud! I like mud!Mud, mud mud! Oh, baby rhino. Let’s have a mud bath. Good idea,I like mud bath. The mud keeps us from the sun.
1.T: What animal likes mud?
S1: rhino
2.T:What does it do in the mud?
S2: The rhino has a mud bath.
T: Which picture is “mud bath”?
S3: Picture A
3.T: Why does the rhino have a mud bath?
The mud keeps the rhinos from the sun.
對比與分析:試教片段中學生自讀文本,按部就班的完成題單,學生被動學習,整個環(huán)節(jié)以教師為主體,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正式教學中學生帶著問題看視頻,抓取關鍵詞,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聽”的能力,又教授了學生閱讀策略。
試教片段:教師設計了4個讀后活動。跟讀繪本,鞏固語音語調(diào);復述故事,掌握繪本脈絡;再構文本,培養(yǎng)語言能力:引發(fā)思考,人類需要泥漿嗎?
教學片段:教師設計了5個讀后活動。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各種形式操練了文中的句型。因此教學時不再跟讀,直接聽繪本,整體感知繪本;借助板書,復述故事;給出框架,創(chuàng)編繪本;探索“泥”的作用,大膽表達;播放視頻,小結有用的“泥”。
1.Listen to the story
2.Retell the story.
3.Create a story.
______ likes mud. It _________________.
The mud ___________.
Tips: 1.Work in groups.
2. Choose one animal and create a story.
3. Read loudly and fluently.
T: Show your story. Make a picture book.
4.Think
T: Animals like mud. Mud is important to animals. They use mud to keep them cool/keep bugs away…How about us? Let’s think.
S: We can use mud to______.
5.Conclusion
T: Mud is everywhere. But the mud is amazing. This class we talk about mud and animals. I hope you can try to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mud and try to read more books about life science.
對比與分析:試教片段中教師注重繪本的朗讀與理解,創(chuàng)編繪本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沒有做出有效的示范,沒有給學生搭建支架,學生在創(chuàng)編時毫無頭緒。因此,教學片段中教師注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圍繞“泥”這一主題,設計真實的任務,引導學生參與繪本的學習理解、運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等活動。
非故事類繪本內(nèi)容基于事實展開,通常并不包含作者的主觀觀點,具有客觀真實性。通過本次磨課使我在繪本閱讀課的教學中有了質的飛躍,收獲頗豐。
繪本是特點是圖文并茂,小學生又喜愛看圖,教師應利用這一特點,引導學生認真仔細讀圖,獲取各種信息,并對文本進行預測和思考。
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各種學習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得一定的閱讀策略。
繪本教學的選材和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都應要以主題意義為引領,本課圍繞“泥的作用”這一主題,結合學生的經(jīng)歷和生活設計真實的任務,引導學生在這一情景中參與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以達到學科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