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紅霞
(江蘇省儀征市中醫(yī)院 兒科護理組,江蘇 儀征 211400)
三伏貼是中醫(yī)“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一種外治療法,是將《素問》中“春夏養(yǎng)陽”的治病原則與天灸療法有機結合到一起,體現(xiàn)了“治未病”思想。敷貼后少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害,輕者局部皮膚輕度灼熱、瘙癢、潮紅、起小水皰,此為正常反應,注意皮膚護理,可自行好轉(zhuǎn),不必予特殊處理;重者局部皮膚紅赤,產(chǎn)生密集小水皰,進而融合形成大皰,疼痛、瘙癢明顯,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及皮膚破潰感染等潛在風險,必須積極治療。小兒皮膚嬌嫩,三伏貼后出現(xiàn)皮膚損害的機會較成人更多見。近2 a來,我院兒科護理組采用“爐石生肌散”治療兒童三伏貼后皮膚損害,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我院兒科2017年~2018年三伏貼總貼敷人數(shù)662名,年齡2歲~14歲。所有接受三伏貼患兒中出現(xiàn)皮膚起皰者28例,納入治療組,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齡2歲~10歲,平均4.5歲。臨床表現(xiàn):患兒三伏貼后1 d~3 d貼敷部位皮膚出現(xiàn)紅腫,密集細小水皰,直徑在0.5 cm以上,或融合成大皰,或破潰,伴灼熱、瘙癢、疼痛。
采用自制“爐石生肌散”治療。方法:用生理鹽水清洗局部皮膚并碘附消毒,水皰已破潰者注意保護創(chuàng)面,水皰未破潰者,用1 mL注射器抽干其滲液,再次予碘附消毒后,用“爐石生肌散”均勻撒敷皮膚創(chuàng)面,無菌紗布外敷,膠布固定。每天換藥2次。療程3 d~5 d,隨訪10 d。另外,指導患者穿寬松衣物避免摩擦擠壓患處,洗澡時切勿將受損皮膚沾濕,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避免抓破引起感染,避免進食生冷、海鮮、辛辣食物,避免汗出過多及過量運動。
治愈:受損皮膚無紅腫,無水皰,無滲出,創(chuàng)面干燥結痂;顯效:受損皮膚經(jīng)治療后紅腫范圍縮小2/3以上、無水皰,創(chuàng)面干燥或少量滲出,灼熱、疼痛或瘙癢明顯減輕;有效:受損皮膚經(jīng)治療后紅腫范圍縮小1/3以上、未到2/3,水皰減小,滲出減少,灼熱、疼痛或瘙癢減輕;無效:傷口經(jīng)處理后紅腫范圍無明顯減小或減小未到1/3,水皰增大,滲出增多,灼熱、疼痛或瘙癢加重。
表1 臨床療效結果 例
28例皮膚損害患兒,換藥1 d~2 d后,局部受損皮膚均有紅腫減輕、水皰減小、滲出減少,灼熱、疼痛、瘙癢好轉(zhuǎn),沒有1例發(fā)生感染;其中9例換藥3 d后敷貼處已無漿液滲出,創(chuàng)面逐漸結痂,達到臨床治愈標準,無須再次換藥;22例換藥5 d后達到治愈標準;剩余6例患兒分別在延長換藥2 d~3 d皮損逐漸愈合。
王××,女,7歲,因“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2018年6月24日來我院兒科門診行三伏貼治療。第1次敷貼2 h后取掉敷貼藥物,當晚局部皮膚出現(xiàn)輕微瘙癢、潮紅、起少許小水皰,第2日清晨起床后瘙癢、疼痛加劇,水皰增多變大,遂來我院就診。查體:發(fā)現(xiàn)敷貼部位皮膚紅赤,有密集小水皰,部分融合形成大皰,最大一枚水皰直徑約1.5 cm,尚未破潰。護理人員用生理鹽水清洗局部皮膚,常規(guī)碘附消毒,用1 mL注射器抽干水皰滲液,再次碘附消毒,用“爐石生肌散”均勻撒敷皮膚創(chuàng)面,厚度均勻約1 mm左右,面積超過水皰范圍0.5 cm,無菌紗布外敷,膠布固定。每天換藥2次,同時指導患兒衣著寬松,飲食清淡,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避免搔抓。換藥1 d后患兒皮膚疼痛和瘙癢癥狀好轉(zhuǎn),水皰縮小,滲出減少,未發(fā)生感染;換藥3 d后患兒皮損處已無漿液滲出,創(chuàng)面干燥,逐漸愈合,無須再次換藥。5 d 后復診皮損處結痂已脫落。
“爐石生肌散”由我院制劑室制作。取爐甘石60 g,滑石粉40 g,冰片10 g,硼砂40 g,生大黃20 g,厚樸20 g,甘草20 g,加工為100目細粉末?!盃t石生肌散”具有收濕斂瘡、消炎止痛及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方中爐甘石、滑石兩味為君藥,兩者均為礦物類藥。爐甘石能收濕止癢、斂瘡生肌,廣泛用于皮膚科,治療皮膚炎癥或表面創(chuàng)傷,《玉楸藥解》載:“爐甘石生金銀礦,秉寒肅燥斂之氣,最能收濕合瘡,退翳除爛?!被鄹?、淡,寒,內(nèi)服可清熱解暑、利尿通淋,外用具有收濕斂瘡、干燥潤滑作用,可治療濕疹、濕瘡、痱子。冰片為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的加工品,味辛,性涼,有通諸竅、散郁火,消腫去翳、清熱止痛等作用,患者在使用后疼痛迅速減輕。硼砂一般不作內(nèi)服,外用研粉搽敷患處,《本草求原》謂:“生則化腐,煅枯則生肌?!薄锻饪普凇繁鹕⒓从门鹕?、冰片配伍元明粉、朱砂共研細末,吹敷患處,以解毒消腫止痛。生大黃味苦,性寒,外治瘡癰腫毒,或燒傷、燙傷,《夷堅志》用其治療燙火灼傷:“莊浪生大黃(生研),蜜調(diào)涂之,不唯止痛,又且滅瘢?!焙駱憬?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主要活性成分厚樸酚與和厚樸酚有廣譜的抗菌活性,厚樸提取液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2]。甘草《本草綱目》謂:“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diào)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敝T藥合用,能有效地促進三伏貼所致皮膚損害的愈合。
皮損預防及護理對策:①選擇合適敷貼對象:敷貼對象為2歲以上兒童。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不宜敷貼;特殊體質(zhì)、對敷貼藥物及膠布極度敏感患兒應謹慎貼敷;貼敷部位已有破潰、紅疹或上次貼敷后發(fā)生嚴重皮膚水皰患兒應謹慎貼敷。②嚴格控制貼敷時間:兒童首次貼敷時間一般為0.5 h~2 h,第2次貼敷時間應根據(jù)前次治療反應適當調(diào)整,一般在2 h~4 h,其間密切觀察患兒反應,出現(xiàn)明顯疼痛隨時取掉藥物。③皮膚護理:敷貼后避免在陽光下暴曬,揭下藥膏后及時用溫水清洗干凈,不宜立即洗熱水澡,不宜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不宜反復搓揉,以免形成二次刺激、損傷。④飲食護理:告知患者在每次敷貼后2 d內(nèi)忌食海鮮、油膩、辛辣及其他刺激性食物,以減少皮膚敏感性。
要高度重視冬病夏治三伏貼所致皮膚損害的預防與早期治療、護理,這對于減輕患者痛苦、保證醫(yī)療安全有著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院兒科近2 a采用自制中藥散劑“爐石生肌散”外敷治療兒童三伏貼后皮膚損害,水皰易吸收,創(chuàng)面愈合快,療效明顯,方法簡便,充分體現(xiàn)了中醫(yī)外治法的優(yōu)勢,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