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雨
徐州一拍胸脯,當你需要時,有我!連云港感激道,你的光照亮我的世界!泰州點評,我們是同一種力量!宿遷補充,平凡中也能迸發(fā)出不平凡的力量!
“社區(qū)的傍晚……”常州剛開始抒情,無錫便呼應道:啊,“風從這邊來”!揚州突然有了預感,家里來了客人。南通興奮地對客人說,那段日子,我忽然長大。鹽城緊跟,我長學問了。南京微笑,我長胖了,吃嘛嘛香,“食趣”無限。蘇州急忙提醒,別忘了,還有那些燦爛的細節(jié)。
只有淮安始終痛苦,為什么一直“瞄準”不了“自己的靶心”?鎮(zhèn)江鼓勵,“查”,一定要找到其中的貓膩。
查什么查?考場上,愁云片片,淚光點點。為什么會這樣?說好不為難我們的。
這是關于2020年江蘇13大市中考作文題的情境趣話。重溫,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中考作文命題的時代風貌、生活氣息和成長煩惱為主的話題取向,會發(fā)現(xiàn)題與題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和命題之間的不謀而合。不經(jīng)意中,也觸摸到了寫好考場作文的敏感神經(jīng):瞄準。
瞄準得先有個明確的靶子,這就是題目本身。無論是命題、材料和要求,都是靶子,高手射中的是靶心。“社區(qū)的傍晚”,這個十環(huán)并不僅僅在普遍意義的“傍晚”,而在“社區(qū)”這個由若干社會組織或群體聚集而成的地域性大集體中,獨有的個性化的“傍晚”,與“小區(qū)”“村莊”“小鎮(zhèn)”不能完全混為一談。有些孩子不一定明白何謂“社區(qū)”,更沒留心社區(qū)傍晚的生活風俗畫,只拿“小區(qū)”當“社區(qū)”,結果傷了命題的良苦用心,“靶”同虛設。
瞄準到靶子,你就得用上合口徑的子彈打,從不允許你找理由,更不可能拒絕。即使你家里從不來客人,或你家偶爾來客,你也沒遇著,但你得寫家里來的是客人。即使那段日子,你沒有長大,甚至,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你也要“忽然”一回,讓自己“長大”。即使你從不關注生活中那些隱秘的細節(jié),甚至在“回望”時也無法回味,你也要“刨出”幾個來,讓它“燦爛”。庫存不足,品類不全,只能捉襟見肘。
或許你會問,瞄準時靶子無數(shù),怎么辦?答:也得打,打出你的優(yōu)勢來。“查”,就是靶子無數(shù)。你想查什么都成,你想怎么查都行,但,你得用你強項真的“查”,讓“查”的行為真發(fā)生,哪怕虛擬的“查”,只要你的故事編得有模有樣,你就不會“白查”一趟,包括“自查”“自糾”。
或許你會問,瞄準時靶子若有若無、虛無縹緲,怎么辦?答:還是打,打出你的神手風采來。虛靶實打,飛靶巧打。讓子彈飛一回,微中見大;讓子彈拐彎,歪打正著。瞄準和目標可以拆分,可以不在眼前,但一定要在心中。
“瞄準自己的靶心”,恰恰道出了“瞄準”的奧秘。與其求人,不如求己。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有了《瞄準》中蘇文謙的非凡身手,關鍵時刻才能一擊制勝,寫作也是如此。寫,多寫,堅持寫,“寫到斷手指頭為止”(契訶夫語),一瞄即準,意到筆隨,情隨文遷,心想事成。
瞄準,是姿態(tài)、行為,是過程、結果,是本領、能耐。瞄準,更是習慣,是修養(yǎng),是境界,是眼到手到心到的渾然一體。
瞄準,基于考場,成在人生,“當你需要時,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