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項技能世人罕知,卻是制造頂級名表的必備工序,它叫璣鏤刻花。掌握該技能的匠人在全球屈指可數(shù),其中有一位是河南新密人程育才。
12月11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繼續(xù)進行。在當天的“中華絕技”展演專場舞臺上,程育才現(xiàn)場秀技能,驚艷四座。一臺老式縫紉機模樣的自制雕刻機、一枚硬幣大小的銀盤,就是他秀技的全部道具。一手轉(zhuǎn)動搖柄操控刻刀,一手控制銀盤保持穩(wěn)定,圖在心中,落刀有神。細如發(fā)絲、行如水波的紋理一道道從圓盤的圓心向外均勻延展,引發(fā)了持久的掌聲?,F(xiàn)場評分的10位專家,有3位給了他滿分。展演后,中國工程建設(shè)焊接協(xié)會高級顧問張友權(quán)、廣東省技工教育督導評審專家黃志同時上臺“圍堵”程育才,當面“討教”求加“好友”。
因為能掌握璣鏤刻花技藝的匠人實在太稀少,璣鏤刻花被稱為全球最高冷的技能之一,冷到“沒朋友”?,F(xiàn)在,只有少數(shù)瑞士匠人、兩名德國匠人與中國河南的程育才能精湛掌握這項技能。
土生土長并一直生活在河南的程育才,為啥能掌握絕技?程育才的回答很簡單,“熱愛與堅持”。2013年,他偶然通過一位收藏家見到一個銀質(zhì)胭脂盒藏品上的璣鏤紋?!澳腔y我看了一眼就像觸了電一樣被吸引了,感嘆世間怎么還有這么精巧、漂亮的圖案?!背逃耪f,當時這位收藏家直言,咱中國沒有一個人能做這種璣鏤紋,“我不知道哪兒來的勇氣,馬上回答‘我能!”
就為了這句“我能”,程育才之后的7年就像“著了魔”。沒有雕刻機就自己造,沒有師傅教就自己琢磨。“除了睡覺和吃飯,滿腦子只有這一件事兒,每天只干這一件事兒?!背逃耪f,花了兩年時間,造了4臺機器,只有最后一臺能用,廢了數(shù)不清的材料,到2018年終于刻出拿得出手的花紋。
程育才的技能迅速被國內(nèi)名表、珠寶設(shè)計師認可,并順利走向世界。新加坡、意大利、瑞士的不少頂級名表用上了程育才親手打造的璣鏤刻花表盤,一些頂級珠寶上也有他刻下的璣鏤紋。
在中華絕技評審專家張友權(quán)看來,普通人只要眼到、手到、心到,都有可能成為“大工匠”。他更希望通過技能大賽引導更多人加入技能人才隊伍,樹立技能可以成才、技能可以報國、技能工人可以更加體面有尊嚴地生活的正確觀念,為改變“重學歷、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重裝備、輕人才”的觀念貢獻力量。
兩年前,因為技能出眾,程育才被新密市職教中心錄用,成為一名職教老師,今年還申請了鄭州市技能大師工作室。他也期待通過身體力行,引導更多年輕的技能人才堅持下去,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本版稿件綜合澎湃新聞、《株洲日報》《河南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