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祥玉
“聽說記者要采訪,我們家昨天開了家庭會議,從房子、車子和票子,身體、心情和思想覺悟等各方面做了個全面總結(jié),嗯……”趙神菊停頓片刻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沒錯,托國家的福和黨的好政策,咱家已經(jīng)脫貧致富,妥妥過上小康生活了!”
天空下著小雨,薄霧飄在山間,2019年12月4日,在湖北省恩施市鶴峰縣走馬鎮(zhèn)的一棟3層鄉(xiāng)村別墅里,女主人趙神菊和丈夫孟祥軍,開始細述他們家苦盡甘來的點點滴滴……
想蓋一棟鄉(xiāng)村別墅,想讓父母冬暖夏涼四季康
清晨6點鐘,大多數(shù)人都還在夢鄉(xiāng),趙神菊家已經(jīng)熱鬧起來。一樓客廳燒得正旺的壁爐旁,3個孩子緊緊擠在一起,10歲姐姐跟著iPad讀英語,5歲的雙胞胎弟弟則扯著嗓門背《三字經(jīng)》。廚房里忙碌的奶奶哼著歌兒,屋外清掃庭院的爺爺在吹口哨。建在不遠處的自家酒廠“廖氏酒坊”里,孟祥軍光著膀子,將一撮箕、一撮箕發(fā)酵好的玉米倒進煮酒缸中,另一邊趙神菊正將釀好的酒裝進酒壇。吃完早飯,他們就要開車去100公里外的鄰省送酒。
日復一日的忙碌生活,這對年輕的80后夫妻早已習慣。因為“只要日子有奔頭兒,再忙也會笑出聲來。”
1986年出生的趙神菊比孟祥軍小3歲,18歲那年,她離開老家去浙江打工。走出大山來到了城市,她和所有這個年紀的女孩一樣,夢想能在城里結(jié)婚、安家。山里的日子太苦,交通不便、冬天極冷,種地養(yǎng)豬是有限的經(jīng)濟來源。
年輕人想出去,老人卻想子女留在身邊。2007年,趙神菊接到父親的電話,說母親生病了,她火急火燎趕回家才發(fā)現(xiàn)是騙局。父親讓他去相親,對象就在鄰村。“他們家有個煮酒作坊,收入不多,但過日子沒問題。”既然都回來了,那就去看看,這對象就是后來成為她丈夫的孟祥軍。
孟祥軍家在馬路邊,車子能直接開到院子里。一棟自建的二層小樓,水泥墻水泥地面,沒有裝修,也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這樣的條件對見過世面的趙神菊來說只能算“中下等”。但聞著小酒坊里飄出的香味,看他母親養(yǎng)的8頭大肥豬,趙神菊知道:這個家有奔頭兒,只要肯吃苦,日子應(yīng)該能越過越好。想到這里,她挽起袖子進了廚房,把正在切菜的孟祥軍趕走了。一小時后,這個21歲的姑娘就做出了一大桌菜。孟祥軍至少說了5次“你做的飯真好吃”。飯畢,趙神菊心里有了答案。
5個月后,兩人結(jié)婚。還是那棟二層小樓,但孟家拿出了全部積蓄,給小兩口裝修了3間房,鋪了地板貼了墻紙,臥室里有衣柜、席夢思,客廳里有沙發(fā)、茶幾和大電視。看著公婆還睡木板床,房間里沒有任何像樣的家具,趙神菊對孟祥軍說:“我們要努力掙錢,修一棟農(nóng)村別墅,門前種花屋后種菜,讓爸媽過上冬暖夏涼四季康的生活。”
一家子齊齊整整,日子當然有奔頭兒
婚后,趙神菊想擴大酒坊規(guī)模,讓丈夫跟父親學煮酒,她則和婆婆養(yǎng)豬養(yǎng)鴨。孟祥軍卻想出門打工,他說煮酒太辛苦,也不想跟暴脾氣的父親朝夕相處。
“我陪你在外闖蕩3年,如果不成功,咱就回來辦酒廠?!壁w神菊說。過完春節(jié),小兩口去了浙江一家毛巾廠。兩口子沒日沒夜地加班,每月工資加起來近9000元,除去房租、電話費、水電費和生活費,她還能攢8000元。原來孟祥軍掙多少花多少,有時還跟父母要錢?,F(xiàn)在他想買件衣服、下次館子都是異想天開。他委屈,她有理,說:“不節(jié)省,就蓋不了別墅!不攢錢,咱就得一直在外面打工!”
因為不舍得吃,工作也辛苦,趙神菊第一次懷孕流產(chǎn)了。孟祥軍既心疼又自責,這個曾經(jīng)花錢大手大腳的男人,從那時起開始知道省錢了,也能吃苦耐勞了。夫妻倆在外打工一年攢下了10萬元,父母在家勤耕苦作也有了幾萬元積蓄。2009年女兒出生時,3層別墅也完工了。女兒7個月大時,趙神菊夫婦再次啟程去浙江打工?!芭畠撼錾銎蕦m產(chǎn)手術(shù),我們連3000元住院費都拿不出來。思來想去,還得在外拼幾年。”
2014年,兩口子終于結(jié)束了打工生活回到老家,用辛苦打工掙來的錢,把別墅裝修得舒適氣派。紅磚灰墻大紅木門,漂亮精致的兒童房,屋后綠油油的小菜園,門前姹紫嫣紅的杜鵑和牡丹。不用再背井離鄉(xiāng)去打工,銀行卡里還有點兒積蓄。2014年,趙神菊再次懷孕,去醫(yī)院檢查,竟然是雙胞胎!一家人喜不自禁。
但懷孕不到7個月,一天夜里,趙神菊突然肚痛難忍,去縣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她肚子里有一根血管破了,得馬上去市醫(yī)院做剖宮產(chǎn)手術(shù)。
兩個兒子提前兩個月報到,一落地就雙雙進了保溫箱。頭幾天的醫(yī)藥費,每天都要3萬多元,積蓄只用了兩天就沒了。剩下的30萬元醫(yī)藥費從哪里來?趙神菊急得大哭,丈夫卻很冷靜,幫她擦干眼淚說:“有我在,孩子肯定能平安出院。”公公說:“我有煮酒的手藝,你媽會養(yǎng)豬養(yǎng)雞,我們家別墅也值幾十萬。兩個娃娃,我們能救回來!”
一家人齊心協(xié)力,命運就不敢再作怪。雙胞胎兒子在保溫箱待了一個月后,身體各項指標都達到正常。30萬元欠款對一個普通農(nóng)家來說不是小數(shù)目,但看著大口喝奶,一天天長大的兩個娃,一家人都笑了。人在,希望就在,往后的日子有奔頭兒,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來來來!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趙神菊和孟祥軍沒再出門打工。曾經(jīng)對父親的小作坊不屑一顧的孟祥軍主動提出要接手。父親60多歲了,常年勞作,一身傷病,快干不動了。而且他一直用老辦法煮酒,每道工序都靠體力,出酒量不大,掙錢也不多。趙神菊夫婦也想改變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模式,決定擴大規(guī)模,建正規(guī)釀酒廠,配備現(xiàn)代化的煮酒設(shè)備。
2016年,在當?shù)卣蛬D聯(lián)的幫助下,他們向銀行貸了20萬元,酒廠建好,設(shè)備進來,村民們不約而同地把自家玉米送過來賣。孟祥軍負責生產(chǎn),趙神菊負責銷售,父母擴建了豬圈,買來母豬和更多小豬養(yǎng)著,為了盡快還清銀行貸款,趙神菊還應(yīng)聘到不用坐班的新華保險公司做業(yè)務(wù)員。
一家人分工明確,每個人也都忙得不可開交,但3個孩子的一日三餐、家長會、作業(yè),節(jié)假日去周邊旅游,他們安排得妥妥帖帖。有人問他們怎么忙得過來?趙神菊說:“看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孩子也長得飛快,就會有使不完的勁兒?!?/p>
酒廠投入使用第一年,出酒12萬斤,第二年15萬斤,從本村賣到本縣再到本市甚至外省。孟祥軍每天在釀酒廠揮汗如雨,3個孩子上學后,趙神菊喂好了豬,就挨家挨戶地跑。想讓農(nóng)村人掏錢上保險并不容易,但趙神菊深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她嘴甜、肯跑,沒干兩個月,已經(jīng)能拿到8000多元的月薪。
2017年底,他們還清了欠款,還買了一輛10多萬元的車。而原來從未出過遠門的老兩口,也從那時開始,每隔半年就會被兒媳“逼”著旅游一次。他們坐飛機、坐高鐵,去了成都、武漢、浙江、香港和澳門。這還不夠,因為條件好了,趙神菊還給全家老少7口人,全都上了醫(yī)療和養(yǎng)老保險。
自己發(fā)家致富,也不忘鄉(xiāng)親們。當?shù)厝思壹覒魬舳挤N玉米,但沒有好的銷路。原本可以從外省買更便宜玉米的孟祥軍,決定以后只收當?shù)卮迕竦挠衩?,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吃點虧也沒什么。誰家有什么困難,他們也是能幫就幫,貧困家庭有老人去世、孩子考上大學,趙神菊夫婦就會開車送去幾壇酒。2019年,這個和善幸福的7口之家,被評選為縣“最美家庭”。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比糍I酒的鄉(xiāng)親趕上飯點,就會被大人拉、小孩推地拽上飯桌:“人多吃得香!日子富裕了,多一雙筷子吃肉,多一個杯子喝酒,沒問題!”來來來!男人大口喝酒,女人和小孩大口吃肉,小老百姓最向往的幸福小康生活,咱終于過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