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托妮·莫里森小說的自殺情結

        2020-01-07 19:04:01馬艷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1期

        [摘"要]"自殺這一使身體性狀發(fā)生改變的行為,在托妮·莫里森的小說中頻繁出現(xiàn)。向死而在地探尋生命價值的行為是黑人對奴隸制、種族歧視、社會不公做出的最震撼、最極端的反抗,也隱含了作者在哲學層面上對“死亡”和“存在”的深切思考。文章以《寵兒》《秀拉》《所羅門之歌》三部小說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背景為主線,從自殺視角重現(xiàn)美國黑人歷史并解讀黑人自殺的原因及意義。

        [關鍵詞]"莫里森;死亡;存在;自殺情結

        [中圖分類號]""I106.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8—1763(2020)01—0097—07

        A"Study"on"the"Suicidal"Complex"in"Toni"Morrison's"Novels

        MA"Yan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Ningxia"University,"Yinchuan"750001,"China)

        Abstract:The"suicidal"behavior,"which"can"change"the"physical"characteristics,"occurs"frequently"in"Toni"Morrison’s"novels."Searching"for"the"value"of"life"from"‘being"towards"death’"is"the"most"earthshaking"and"extreme"resistance"of"the"black"people"against"slavery,"racism,"and"social"injustice,"which"also"implies"the"author’s"reflections"on"“death”"and"“being”"from"the"philosophical"perspective."Based"on"the"background"of"the"timeline"in"the"three"novels"of"Beloved,"Sula,"and"Song"of"Solomon,"this"paper"attempts"to"reproduce"the"history"of"African"Americans"and"interpret"the"reasons"and"significance"of"the"black"people’s"suicide"from"the"perspective"of"suicidal"behavior.

        Key"words:"Morrison;"death;nbsp;being;"suicidal"complex

        一"引"言

        自殺行為在歷史上并不罕見,不同國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對待自殺的態(tài)度有天壤之別。在古希臘,不同學派對自殺的看法不盡相同,斯多噶學派和伊比鳩魯學派的觀點是主流,他們宣稱人有選擇自己死亡的方式和時間的權利。《荷馬史詩》中所描述的古希臘人的自殺,多半被視為光榮事跡,因為自殺者多是為了堅守信仰,或是避免被俘有辱國家,亦或是為了贖罪獲得上帝寬恕。在雅典,未經(jīng)國家批準的自殺被視為違法,擅自自殺的人不能下葬,同時還要被砍去自殺時所用的手掌以示警戒。亞里士多德認為自殺是懦夫的行為,也是反政府的行為。古羅馬有這樣的戒條:“Et"merito,"si"sine"causa"sibi"manus"intulit,"puniendus"est:"qui"enim"sibi"non"pepercit,"multo"sinus"aliis"parcet.”(如果一個人無緣無故地自殺,那么他理應受到懲罰:因為一個不愛惜自己的人更不會愛惜他人)。[1]359羅馬的法律明令禁止自殺,還禁止將自殺者的遺產(chǎn)贈給繼承人?;浇躺鐣趧偩唠r形時便禁止自殺,有關自殺的內(nèi)容從未見諸于基督教經(jīng)典《舊約》,甚至連《新約》也僅有猶大背叛耶穌后不忍看他被釘十字架在絕望中于耶路撒冷城郊自縊身亡一例。天主教會則從開始就堅決反對自殺,因為自殺違反了十誡中的第六條——不可殺人圣經(jīng)在《出埃及記》(20:2-17)和《申命記》(5:6-21)兩處都記載有十誡,內(nèi)容幾乎完全一樣。十誡:一、不可拜耶和華以外的神;二、不可制造偶像與拜偶像;三、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字;四、當紀念安息日守為圣日;五、應孝敬父母;六、不可殺人;七、不可奸淫;八、不可偷盜;九、不可作假見證;十、不可貪心。。猶太教認為自殺者是邪惡的人,因此對自殺者的埋葬禮儀有著嚴格要求:不準向自殺者致敬,不鼓勵親人著喪服,埋葬地點必須遠離其他正常去世的亡者,以免“邪惡的人躺在正義的人旁邊”[2]15。

        非洲黑人像印度教徒、佛教徒一樣堅定地相信再生,但是,“眾生在生死輪回中循環(huán)不已,只有行善積德才能脫離生死輪回,達到涅盤,這種輪回的觀點在非洲思想中根本不存在”,非洲傳統(tǒng)觀念認為“人世是光明、溫暖和充滿生氣的”,所有存在的世界中,“人世間是最美好的”[3]149。史密斯(Beverly"Smith)"曾說:“以白人文化為主流的美國社會,一些本身和族裔沒有關聯(lián)的行為和觀念都會染上種族的氣息,因此,黑人有選擇地接受一些行為、舉止和爭端,但凡他們不喜歡的事情,便說‘那是白人的’。不僅同性戀被認為是白人的專屬,自殺也被認為只會在白人中發(fā)生?!盵4]389-412"被黑人視為禁忌的自殺行為在莫里森筆下卻頻繁發(fā)生:《最藍的眼睛》里佩克拉情愿用死亡換取一雙藍色的眼睛;《爵士樂》中維奧萊特的母親羅絲投井自殺;《秀拉》有“全國自殺節(jié)”;《所羅門之歌》中史密斯從醫(yī)院頂上攜帶藍色翅膀縱身跳下;《寵兒》里有在“中間通道”跳海自殺的女性黑奴。對莫氏作品中死亡意象的解讀集中在塞絲弒嬰、愛娃焚燒愛子、秀拉失手殺死小雞等事件,鮮有評論家注意到《寵兒》中被莫里森一筆帶過的在運奴船上跳海的女性黑奴、《秀拉》里夏德拉克創(chuàng)立的并非為了自殺的“全國自殺節(jié)”、《所羅門之歌》首尾自殺事件所蘊含的生命隱喻。自殺作為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在哲學層面同樣具備死亡的主要特征。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對死亡的深層涵義作了詳細的論述,提出“向死而在”的概念,就是要“先行到死”,體驗死亡這種“不可經(jīng)驗”、不可重復的“可能性”,站在死亡的角度反觀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二"《寵兒》:“讓自己永遠死去很困難”

        《寵兒》最后一個章節(jié)有這樣一段描述,“有一種孤獨可以被搖晃。雙臂交叉,雙膝蜷起;抱住,穩(wěn)住別動,這種搖晃并不像輪船的顛簸,它使人平靜?!盵5]280"這一特殊坐姿和隨著海浪跌宕起伏的搖晃把讀者帶回到美國歷史上一場名副其實的噩夢——販運奴隸的“中間通道”(The"Middle"Passage)。"寵兒(Beloved)這一小說人物即可以被解讀為在嬰兒期被其母親塞絲(Sethe)殺死,十八年后還魂的孩子;也可以看作被帶上運奴船的奴隸;亦或是奴隸制給非裔美國人留下的集體種族記憶。她的自述沒有標點符號,整篇敘述連成一片,急促、緊張、無序的自白徹底把讀者拋向對擁擠、潮熱、窒息,死人成堆的運奴船的想象:“一切一切都是現(xiàn)在,永遠是現(xiàn)在。無時無刻我都在蜷縮著,觀看其他同樣蜷縮著的人?!盵5]244奴隸在運奴船上的生存環(huán)境極其惡劣,丹芙(Denvor)問寵兒“過去”呆的地方是什么樣子,寵兒說那個地方“漆黑”“滾燙”“沒法呼吸,也沒有地方呆”,那里的死人是“成堆成堆的”[5]83。為了降低運輸成本,運奴船過分擁擠是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底艙裝載的奴隸們很少能夠站立或坐著,每兩個人被手連手、腳連腳地用鐵鏈鎖在一起,連最低限度活動肢體的自由也沒有。過分擁擠導致各種疾病和流行病的發(fā)病率猛增,從非洲船運到新大陸的奴隸能真正成為勞動者的不超過半數(shù)

        17世紀大概有20%的奴隸死于運輸途中。到了18世紀,雖然運奴船在食物、飲水、衛(wèi)生條件等方面有所改善,死亡率下降到10%~15%。疾病是導致死亡最主要的因素,許多非洲黑人在橫跨大西洋的航行開始之前就身患疾病。通常情況下,他們又要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長途跋涉,從非洲內(nèi)陸走到大西洋沿岸,在被裝運到運奴船上時,很多體弱的奴隸就已經(jīng)不能支撐下去。(筆者自譯)"詳見Falola,Toyin"amp;"Amanda"Warnock"eds."Encyclopedia"of"The"Middle"Passage:"Greenwood"Milestones"in"African"American"History"[M].New"York:"Greenwood"Press,"2007,"p.138.。"莫里森曾對《寵兒》扉頁上的“六千萬,甚至更多”做過補充:“一些史學家告訴我共有兩億黑奴死亡,但我所知道的最低數(shù)目是六千萬。剛果的一些游記作家曾經(jīng)寫道,‘海里橫七豎八滿是尸體,船只根本航行不過去,尸體像浮木一般漂浮在海面上?!S多黑人死去,有一半死在運奴途中?!盵6]120-123

        自殺、疾病、虐待是導致奴隸在“中間通道”喪生的三大原因,其中自殺位居其首。莫里森在小說結尾寫道:“漸漸地,所有痕跡都消失了,被忘卻的不僅是腳印,還有溪水和水底的東西?!盵5]281“腳印”留下的是美國歷史上蓄意被“遺忘”的事情——奴隸制的殘酷與暴戾,“溪水”指運送奴隸的“中間通道”——西非至美洲的大西洋航段,沉入“水底的東西”指運奴途中那些死后被拋入海中及跳海自殺的奴隸,其中包括寵兒的母親。Katy"Ryan認為,“‘有著我的臉的女人’才是寵兒的母親,塞絲和丹芙誤以為寵兒是她們死后還魂的女兒和姐姐,這正好符合小說扉頁所引用的《新約·羅馬書》(9:25):‘那本來不是我的子民,我要稱為我的子民;那本來不是我的寵兒,我要稱為我的寵兒?!盵4]396丹芙問寵兒為什么要重返人間時,寵兒說,“看她的臉”[5]83。寵兒一直在尋找的“她的臉”正是在運奴船上跳海自殺的女人的臉,“她本來正要對我微笑,這時沒有皮的男人們來了”,他們“把死人們粗暴地推進大海。她進去了。他們沒有推她。她自己進去的”[5]220。"被捕獲的男性奴隸被鎖在甲板下的船艙內(nèi),女性奴隸和孩子則被允許在甲板上自由活動,這種所謂的“自由”給船員和運奴商提供了強奸婦女和猥褻兒童的機會。面對無法逃脫的厄運,女性黑奴通過跳海自殺——這一使身體性狀發(fā)生根本性改變的、最極端的方式作為對奴隸制的反抗。改變后的身體不再具有“生產(chǎn)能力”和“使用價值”,也不再是“一種有用的力量”,奴隸主喪失供其奴役、掠奪的客體后其做為主體的意義也就喪失殆盡。

        運奴船上奴隸以個體為單位的自殺方式感染了整個集體,對自由的渴望以及對奴隸制的極度仇恨使奴隸在船上抓住一切機會跳海自殺。據(jù)記載,“1737年,‘橙色王子’號運奴船在圣·克里斯托弗島剛一靠岸,就有100多名奴隸集體跳船自殺?!盵7]363帶有癲狂色彩的集體自殺,在黑人奴隸身上卻看似極為平常,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他們越過對死亡的恐懼坦然赴死?海德格爾認為:“畏死不是個別人的一種隨便和偶然的‘軟弱’情緒,而是此在的基本現(xiàn)身情態(tài),它展開了此在作為被拋向其終結的存在而生存的情況?!盵8]301人類與生俱來的畏死情結同樣出現(xiàn)在黑人身上,但他們卻集體突破了這一天然屏障,表現(xiàn)出極大的勇氣。集體自殺不是一兩個人的做法,而是重復一兩個人的做法,這種念頭不是產(chǎn)生于一個特殊的人,而是“由整個群體構思出來”,“這個群體完全處于絕望的狀態(tài)下,集體地決心去死”。[1]117無從考證奴隸在縱身跳下大海之前有沒有受到涂爾干強調的“幻覺癥患者”的困擾,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以極大的勇氣超越對死的恐懼,毫不猶豫地、沒有任何拖延地蹈海赴死。

        運奴船上的集體自殺,不僅與奴隸制密切相關,也和非洲傳統(tǒng)哲學觀緊密相連。“如果你在古老的非洲遇見一個人,你問他是誰(who"he"was),他會回答,‘我是我們’(I"am"we)。”[9]371“我”等同于“我們”,個人和集體內(nèi)涵一致,所有的“我們”是“一個整體”。個人等同集體,個人價值在集體中得以彰顯的觀念使運奴船上的奴隸以個人追隨集體的方式自殺。非洲人相信“受難而亡的個人在死后終將回歸”并加入祖先的行列,同已故的親戚朋友一起生活,世世代代一起組成一個整體。"[10]88非洲傳統(tǒng)哲學觀沒有生者與死者、現(xiàn)實與虛幻的界限,其時間觀也有別于西方“三段式”的直線型時間觀,他們認為時間的開端是在遙遠的“過去”,而終端是“現(xiàn)在”,所謂的時間就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和正在發(fā)生的事件,“未來”由于其未發(fā)生和不可預見,不能被經(jīng)歷和認識,故而不叫“時間”。所以在黑人意識里沒有“未來”的概念,只有“過去”和“現(xiàn)在”。時間由“現(xiàn)在”向“過去”方向運動而不是投向“未來”的觀念讓他們選擇以自殺的方式回歸過去并加入祖先行列。對祖先的崇拜使共同體集合于同一目標下,鞏固了共同文化,加強了黑人民族群體對成員的內(nèi)聚作用,是運奴船上非洲黑人去當下之蔽、擺脫現(xiàn)世淪喪、穿越時間隧道返璞歸真的詩性表達,更是個人追隨集體協(xié)調一致對奴隸制做出的極端反抗。

        為了防止奴隸自殺,奴販把每個奴隸在腳踝處用鐵鏈扣起并鎖在甲板上,并加派水手監(jiān)督奴隸。船體外也布滿漁網(wǎng)防止跳海的奴隸游向大海深處?!柏溑踢\用各種方式懲罰有自殺企圖的奴隸,包括砍掉胳膊、腿、往他們的嘴里澆筑滾燙的鉛等”,通過這些殘酷的懲罰深化其對死亡的恐懼,“但是無論運用什么方式最終都無法阻止奴隸自殺”[7]363。面對“死”的悲涼,黑人奴隸沒有畏懼、沒有沉淪、沒有屈服,而是將個體融入集體,為集體的共同利益而死。從個體的“死”中獲得集體“生”的價值,從而被賦予永不逝去的生命,正如寵兒——代表六百萬在運奴途中死去的奴隸所說的“讓自己永遠死去很困難”[5]216。

        三"《秀拉》:走向終結的存在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在其著作《自殺論》中認為自殺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個人行為,而是對正在解體的社會的反應。社會的動亂和衰退造成社會文化的不穩(wěn)定,破壞了對個體來說非常重要的社會支持和交往,因而削弱了人們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這往往導致自殺率明顯增高。美國內(nèi)戰(zhàn)結束以后,南方黑奴雖然在法律上獲得了解放,但期待中的權利平等與社會公平并未實現(xiàn)。1896年美國最高法院在“普萊西訴弗格森(Plessy"vs.nbsp;Ferguson)”一案中以法律形式確認南方各州“隔離但平等”(separate"but"equal)后,黑白兩個涇渭分明的世界在20世紀初逐漸形成,共存于以“民主、自由、平等”為立國原則的國度里。一戰(zhàn)期間及戰(zhàn)后,南方各州陸續(xù)爆發(fā)的大規(guī)模自然災害對農(nóng)業(yè)造成了災難性影響,同時北方工業(yè)飛速發(fā)展導致勞動力緊缺,美國黑人開始了歷史上第一次由南向北的大遷移。黑人的大量涌入使黑人與白人之間就業(yè)競爭緊張,種族歧視、種族隔離、社會不公及生活困窘使20世紀初至40年代期間黑人自殺率明顯高于白人,“1915年高出75%,1940年高出55%”"[11]448-455。一戰(zhàn)復員的黑人士兵沒有因為在戰(zhàn)爭中傷亡慘重而得到補償,白人也沒有因為黑人在戰(zhàn)場上的杰出表現(xiàn)而改變對他們的種族歧視,美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種族沖突和騷亂?!?917年到1923年期間,363名黑人被處以私刑。1919年大批士兵退伍返鄉(xiāng)后,死于私刑的黑人在數(shù)量上達到了一個頂峰。”[12]26-34

        奔赴歐洲戰(zhàn)場前,夏德拉克是個不足二十歲的年輕黑人小伙,同當時眾多熱血沸騰的美國青年一樣滿富激情和理想,響應國家號召奔赴戰(zhàn)場為正義而戰(zhàn)。戰(zhàn)場上夏德拉克看見近旁一個士兵的臉被炸飛,“盡管失去了大腦的指令,那個無頭士兵的軀體仍然在執(zhí)拗地向前飛奔,動作有力、姿勢優(yōu)雅,根本不顧腦漿正順著脊背向下流淌”[13]8。在“無頭士兵”的死亡過程中,夏德拉克作為一個“在傍”的他者,目睹了整個死亡過程,雖然他并未在“本然意義”上經(jīng)歷死亡,但“無頭士兵”死亡時的暴力血腥畫面帶來的恐懼卻在他精神深處植根并蔓延。夏德拉克負傷后被送入后方醫(yī)院,醒來后癲狂發(fā)作,在打倒一名男護士并打翻一輛小推車后被捆綁在病床上。為了騰出在緊急情況下疏散病員的通道,夏德拉克在沒有痊愈的情況下便被清理出醫(yī)院。戰(zhàn)前朝氣蓬勃的黑人青年在戰(zhàn)后“不清楚自己是誰,是什么,他沒有過去,沒有語言,沒有部落,沒有來歷,沒有通訊錄,沒有梳子,沒有鉛筆,沒有鐘表,沒有手帕,沒有毯子,沒有床鋪,沒有罐頭刀,沒有褪了色的明信片,沒有肥皂,沒有鑰匙,沒有煙荷包,沒有臟內(nèi)衣,而且還無事、無事、無事可做”[13]12。十七個“沒有”凸顯了戰(zhàn)爭帶來的虛無,不斷重復的“無事可做”讓夏德拉克對死亡的恐懼達到了極點。這種虛無和恐懼使夏德拉克開始對死亡進行探索,經(jīng)過深刻思考,死亡的本質內(nèi)涵在他腦中呈現(xiàn)出清晰的脈絡。他認為恐懼死亡是因為事先毫無準備,如果能對死亡做一番安排,就可以控制它;如果把一年中的一天花在對死亡的思考上,剩下的時間就能享有安全和自由。于是,夏德拉克創(chuàng)立“全國自殺節(jié)”,決心以“先行到死”

        海德格爾認為,“先行到死”或曰“向死而在”"是一種"“畏”的體驗,意味著個體敢于直面死亡這一“極限處境”,并從“煩忙于世務,混跡于眾人的羈絆中”解放出來,在“死亡的虛無”面前敞開生存的一切可能性,任自我自由地縱身其間。詳見:陳嘉映."海德格爾哲學概論[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5年,第95-97頁。的方式提前經(jīng)驗死亡,從而消除對死的恐懼,將“底層”居民從戰(zhàn)爭恐慌和生活迷茫中解救出來。自1920年始,每年的1月3日,他便一手搖著母牛的頸鈴,一手拎著上吊用的繩子,游走在街上大聲呼吁社區(qū)居民自殺或他殺,并且聲明這是他們?nèi)晡ㄒ坏臋C會。

        “底層”居民認為夏德拉克精神錯亂是因為在1917年的戰(zhàn)斗中炸昏了頭,“后來便始終沒有清醒過來”。迪爾凱姆通過比較不同社會的自殺率和精神錯亂比率后認為,“看不出這兩種現(xiàn)象之間有任何有規(guī)律的關系”",“也不能肯定精神錯亂和自殺有某種固定的對應關系”[1]44-45。夏德拉克并非神志不清才倡導自殺,其所具有的正是??鹿P下的瘋癲——“人世中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符號,它使現(xiàn)實和幻想之間的標志錯位,使巨大的悲劇性威脅僅成為記憶。它是一種被騷擾多于騷擾的生活,是一種荒誕的社會騷動,是理性的流動”[14]32。福柯認為世上沒有瘋子,只有不同程度的瘋癲而已,瘋癲不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而是一種文明的產(chǎn)物,是由眾多非理性因素導致的社會建構,隱含了對現(xiàn)世的不滿,瘋癲史是受他者的意識所控制的壓迫史。夏德拉克的瘋癲是一戰(zhàn)后美國社會現(xiàn)狀的符號、種族沖突的產(chǎn)物,也是資本主義文明的表征。然而,夏德拉克既沒有像福克納《喧囂與騷動》里同樣遭受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的昆丁那樣跳水自殺,也沒有同伍爾夫《達羅衛(wèi)夫人》中精神受過刺激的一戰(zhàn)老兵塞普蒂默斯一樣墜樓身亡,而是在和死亡近距離接觸中領悟“死”的價值并帶領“底層”居民感知存在。

        首次“全國自殺節(jié)”的慶祝,在“底層”造成了一場恐慌;第二次的時候,人們雖不再那么害怕,卻仍然憂心忡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居民們對此不再多加評論,因為它已深入人心,融進了他們的生命,匯入了他們的語言,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1941年1月3日,當夏德拉克出現(xiàn)在街頭時,“木匠路”的居民都發(fā)出了不同往常的笑聲,過去每逢這一天,他們總是關上門,拉下百葉窗,把孩子從街上叫回來,而這一次他們自發(fā)組織了“全國自殺節(jié)”游行并召喚站在門口和趴在窗臺上旁觀的黑人加入游行隊伍,幫助他們“撕開那道帷幕,讓他們在焦慮中、在尊嚴中、在他們多年來不斷增加的那一成年人痛苦的重壓中喘上一口氣”[13]149。"“那道帷幕”即河底隧道工程所象征的種族歧視與社會不公,在人手不足卻從不雇傭黑人的情況下,河底隧道從1937年起直到1941年都未完工。本該由國民共同修建的國家工程卻拒絕黑人的參與,凝聚著黑人希望的工程,卻給了他們久遠無期的絕望?!暗讓印焙谌思Y在隧道挖掘工程的開口處,整齊劃一地行動起來,“老老少少、女人孩子、跛腿的和強健的,人人一起動手,盡其所能,把禁止黑人參與修建的隧道毀掉了”[13]151。“全國自殺節(jié)”終于使“底層”黑人在坐等民主社會的幻想中覺醒、拋開對死亡的恐懼,在怒吼中拆毀了白人的標志性工程,把社區(qū)黑人的創(chuàng)傷、悲涼連同隧道一同埋葬。

        “全國自殺節(jié)”的創(chuàng)立并非為了揭露“20世紀西方社會虛無主義和自殺傾向”,而是旨在從死亡反觀生存的價值與意義

        劉君濤認為,夏德拉克創(chuàng)立“全國自殺節(jié)”是為了揭露社會虛無主義和自殺的問題。詳見劉君濤."從鏡像結構看《秀拉》的人物組合與敘事風格[J]."外國文學研究,2000(4):77-81.,莫里森想要表現(xiàn)的并非是虛無與荒誕,其筆下的夏德拉克已經(jīng)把戰(zhàn)爭帶來的精神創(chuàng)傷、種族歧視造成的心靈屈辱以及潛藏于內(nèi)心的自殺沖動轉化為一種生的體驗和對人性的關懷,就是這種人文關懷使夏德拉克引導弱勢群體走出邊緣化困境。隧道被搗毀后,“底層”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黑人爭取民權的意識愈發(fā)強烈,他們開始在繁華市區(qū)的店鋪、學校等地方工作,年輕黑人也呈現(xiàn)出一種“新穎的神態(tài)”。當年埋在隧道下的黑人同胞已經(jīng)消失,但他們爭取民權的精神依舊存在,正如海德格爾所說:“死者離棄了我們的‘世界’,把它留在身后。而在這個世界上遺留下來的人還能夠共他同在?!盵8]287借助奈爾的回憶,莫里森對殞命于隧道的黑人作出了評價:“也許他們已經(jīng)離開并在大地上撒下了種子,而在那些站在零售店里、脖子上掛著錢柜鑰匙的年輕人身上又發(fā)芽生長了?!盵13]153父輩們民權意識的覺醒在新一代黑人青年身上撒下的“種子”正是民權運動的先聲。莫里森借夏德拉克以“先行到死”的方式喚醒“底層”居民的民族意識,為徘徊在社會邊緣的現(xiàn)代黑人指出開創(chuàng)民族未來的道路。以“底層”為代表的黑人社會像蝴蝶翅膀一般,開始在白人主流社會中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權運動風暴。

        四"《所羅門之歌》:“我熱愛你們大家”

        莫里森發(fā)揚了黑人文學中“藝術即武器”的傳統(tǒng),不僅把神話色彩的黑人傳說和政治巧妙地結合起來,更是將其對自身經(jīng)歷的深刻思考與敏銳洞察注入《所羅門之歌》,為讀者繪制了一幅跌宕起伏的黑色歷史畫卷。小說開篇講述了保險公司代理人史密斯(Smith)在自己住宅門上留下一張便條后,伴隨著彼拉多(Pilate)悠揚的歌聲和四處飄揚的玫瑰花瓣,從慈善醫(yī)院的樓頂上一躍飛向天空。無從知曉史密斯下定決心要自殺時處于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是平靜還是興奮、是憤怒還是期待,了解其心理的唯一途徑就是他死前貼在門上的便條——“我熱愛你們大家”。當史密斯懷抱沉重的愛從慈善醫(yī)院樓頂跳下時,奶娃在彼拉多的歌聲和漫天飛舞的紅色絲絨花瓣中降生。史密斯的自殺與奶娃的出生,兩件事情的緊密相連使兩人的命運被象征性地聯(lián)系到一起。史密斯跳樓自殺作為一件歷事,在社區(qū)黑人知道他是“七日社團”成員后,方才明白他為愛而死的自殺含義,奶娃則是史密斯精神的傳承,領悟史密斯愛的感悟后將其傳承下去。

        成年后的奶娃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經(jīng)常感覺自己“左腿比右腿長”,這一殘肢幻覺象征其在中產(chǎn)階級家庭長大、脫離黑人傳統(tǒng)文化后精神上的不完整性。為了找尋傳說中的金子,奶娃獨自出門一路南下。奶娃的南下之行實際上歷經(jīng)了非洲傳統(tǒng)的成人禮,接受成人禮的青年必須遠離村莊獨自生活,林中打獵所歷經(jīng)的艱險以及向當?shù)睾谌碎L者學習林中生存技能象征成人禮期間青年向長者求教各種知識,如當?shù)厣裨?、傳說、諺語、狩獵、耕作等。成人禮完成后,黑人社區(qū)發(fā)出了接納奶娃加入社區(qū)的信號——允許他和社區(qū)妓女“甜美”同房。經(jīng)過一系列磨練后的奶娃摒棄了象征西方文明的身份特征,告別舊我后在黑人聚居區(qū)、祖父的故鄉(xiāng)沙利馬找到了真正的身份歸屬。成長后的奶娃開始理解“七日社團”瘋狂行為背后的愛,也為其最后在所羅門跳臺自殺性的一躍奠定基礎。

        “七日社團”成立于1920年,“那一年有一個從佐治亞州來的二等兵,他是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從法國回鄉(xiāng)的退伍軍人,他的兩個眼球被挖掉,弄瞎之后讓人給殺掉”[15]103。從那一年起,“七日社團”便正式開始活動,他們的宗旨是維持黑人和白人在數(shù)量比上的一致:如果一個非裔美國人被白人殺害,而政府沒有采取任何行為為黑人伸張正義,這個團體就挑選一個和受害者類似的白人對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相同的辦法處決他/她。1972年,莫里森編輯出版了黑豹黨建黨領袖牛頓(Newton)的著作《為人民而死》(To"Die"for"the"People),無從知曉莫里森在撰寫《所羅門之歌》(1977)時是否受到黑豹黨的影響,但種種跡象表明“七日社團”是黑豹黨的變體

        黑豹黨是1960年代活躍在美國的一個激進的左翼政黨,1966年由牛頓(Huey"Newton)"和西爾(Bobby"Seale)于加利福尼亞奧克蘭創(chuàng)建。其宗旨是促進美國黑人的民權,主張黑人應該享有更為積極的正當防衛(wèi)權利,即使使用武力也是合理的。由于黑豹黨堅持武裝自衛(wèi)和社區(qū)自治的原則(實際上就是在黑人聚居區(qū)建立黑人革命政權),多位領導人被處死、暗殺或長期監(jiān)禁。1974年牛頓被指控謀殺逃亡古巴避難之際,他任命伊萊恩·布朗(Elaine"Brown)為黑豹黨主席(1974-1977)。該黨派在1982年解散。1992年布朗出版了《品味權力》,其中記錄了她在黑豹黨的經(jīng)歷。。黑豹黨倡導武裝革命,暴力反抗白人價值觀為主流的美國社會;“七日社團”以暴制暴對抗社會不公,為黑人伸張正義。由于黑豹黨力量薄弱、根基不穩(wěn),當時的媒體認為他們的武裝反抗等于變相自殺。牛頓在《革命性自殺》(Revolutionary"Suicide)中回應道,“如果說黑豹黨象征黑人自殺的趨勢,那么整個第三世界都是有自殺傾向的,因為第三世界旨在反抗并且顛覆美國的統(tǒng)治階級。”[16]5小說中吉他向奶娃介紹“七日社團”時也解釋道:“社團干的事,一無金錢,二無支持,沒有裝備,沒有報紙,沒有議員,沒有在議院外活動的說客,而且根本不幻想有?!盵15]188現(xiàn)實與小說中黑人社團都面臨巨大的生存困境,卻都堅持自己的信念,究其原因是對黑人民族的愛。牛頓在《為人民而死》的扉頁上寫道:“為種族而死,輕如鴻毛。為人民而亡,重于高山,深及大海。”[9]為種族而死這一狹隘的情結不足以滋生對整個民族的熱愛,黑人權利運動的中心思想恰如吉他在小說中對奶娃的闡釋,“我干的事不是恨白人,而是愛我們。包括愛你。我的全部生活就是愛”[15]187。黑豹黨女性領袖布朗(Brown)在其著作《品味權力》(A"Taste"of"Power)中也對黑人權力運動(Black"Power"Moment)的中心思想做過相同的論述:“一切都是關于愛、關于隱藏在瘋狂舉止下的愛、關于不能被忘卻的、關于自由的存在和毀滅?!盵17]355社團成員史密斯選擇用一雙翅膀自殺,其行為本身就是對自由/禁錮、毀滅/希望的最本真的詮釋。史密斯死后五年,另一位“七日社團”成員波特對其自殺原因的解讀同樣是“愛太沉了,他扛不動了”。

        小說結尾四個黑人女孩在伯明翰被炸彈襲擊,吉他需要資金購買炸彈復仇,誤以為奶娃獨吞了本該兩人平分的金子而間接阻撓了社團的行動計劃后,吉他決定殺死奶娃。奶娃問吉他:

        這是不是你要殺死我的原因呢?

        是的。

        因為我偷了你?

        因為你偷了我們!你壞了我們的事![15]297

        吉他兩次強調“我們”是對奶娃個人主義的否定和對“七日社團”所代表的黑人集體利益的強調。奶娃并非吉他所認為的那樣自私,理解了“七日社團”瘋狂舉動背后所暗含的對黑人群體的熱愛后,奶娃決心像史密斯一樣獻身于“為愛而死”的信念。站在所羅門跳臺——當年自己曾祖父起飛的地方,奶娃對著吉他喊道:“你想要我的命嗎?你要嗎?拿去吧?!盵15]337凌空一跳前的“你想要我的命嗎?拿去吧”,像奶娃對吉他一路追殺的釋懷,更像對史密斯死前所說的“我愛你們”的回應。小說伊始與結尾的自殺意象首尾呼應,為情節(jié)的發(fā)展搭建了一個框架,為愛而死的信念成為檢驗黑人社區(qū)掙扎、絕望、堅持與信念的試金石。奶娃的縱身一躍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因為回蕩在空中的是“活下去!活下去!活下去”。莫里森在訪談錄中曾說:“我想表達的并不是他們互相殘殺。出于對愛和無私的承諾,他們愿意用生命去冒險,這是他們舉動中最純真本性的體現(xiàn)。我從不認為這兩個男人會真的殺害彼此,他們會像羚羊那樣,收起各自的角?!盵18]243-251一個在主流價值觀熏陶下長大的黑人找到了自己丟失的文化傳統(tǒng),延續(xù)了史密斯“愛”的傳承,凌空飛向“敵人”的懷抱;一個極端的種族主義者放下手中的武器,開始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并且發(fā)出“我的伙計,我的老伙計”的感慨[15]337。奶娃愿意把生命獻給黑人同胞的自殺式舉動使吉他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并促使吉他、“七日社團”以及他們所代表的非裔美國黑人的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的轉變。奶娃最后這一躍如果是自殺的話,也是一種革命性的、充滿希望的、有價值的自殺,不是為了離去,而是為了回到“此在”,他有著為“愛”而死的信念,但是沒有必要非得犧牲生命。正如牛頓所言:“自殺并不是說我和我的同志們有求死的意愿,恰好相反,我們有著強烈的活下去的愿望,帶著不可或缺的希望和人類尊嚴活下去。”[16]6

        “七日社團”的行為折射了當時美國的社會現(xiàn)狀:種族隔離、私刑泛濫、執(zhí)法不嚴、社會不公,戰(zhàn)爭所帶來的虛假繁榮在戰(zhàn)后留下的只有幻滅感,導致社會成員把解決種族問題的方式直接轉向暴力。吉他所強調的黑人應該“活下去”也只是為了維持黑、白人口在數(shù)量上的平衡,而忽略了黑人民族何以能茁壯發(fā)展的根本性問題[19]62。建立在以暴制暴基礎上的“七日社團”,雖然其初衷是對黑人的愛,但殺害的卻是無辜的白人,是極端民族主義的代表。如果把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看待,它也只能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發(fā)揮作用,這一時期過后,要么變得具有進步性,要么具有反動性。黑豹黨解散于1982年,昭示“七日社團”也終將消亡,但黑人社團為愛而亡的革命性自殺舉動強化了黑人的民族意識并加速了民權運動的全面展開。

        五"結"語

        非洲傳統(tǒng)文化中時間呈環(huán)形運動,舊生命的結束意味著新生命的開始,自殺在毀滅自我的同時消解了壓迫,帶走了屈辱,使個體融入集體,在向死中獲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自殺是對身體存亡的自由支配,因為個體對自身的價值有著強烈的感情,所以他愿意成為自身的目的,受其影響,被其建構。從運送奴隸的“中間通道”到奴隸制被取締百年后的民權運動,莫里森對美國黑人歷史中各個時期的自殺現(xiàn)象進行了深刻思考。運奴船上的集體自殺是黑人個體追隨集體對奴隸制作出的最極端反抗;一戰(zhàn)后的“全國自殺節(jié)”則是通過直面死亡喚醒黑人的民族意識;“七日社團”的出現(xiàn)折射了美國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是黑人對種族歧視、社會不公的反抗,其革命性的自殺舉動旨在改變社會制度的同時反映出特定歷史時期黑人權力運動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1]"[法]埃米爾·迪爾凱姆.自殺論[M].馮韻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2]"Jamison,"K."Redfield."Night"Falls"Fast:"Understanding"Suicide"[M]."New"York:"Alfred"A.Knopf,1999.

        [3]"[英]帕林德.非洲傳統(tǒng)宗教[M].張治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4]"Ryan,Katy."Revolutionary"Suicide"in"Toni"Morrison’s"Fiction"[J].African"American"Review,2000(3):389-412.

        [5]"Morrison,Toni."Beloved"[M].New"York:"Knopf,"1987.

        [6]"Bonnie"Angelo."The"Pain"of"Being"Black:"An"Interview"with"Toni"Morrison[J]."Time,1989(5):120-123.

        [7]"Falola,Toyin"amp;"Amanda"Warnock"eds."Encyclopedia"of"The"Middle"Passage:"Greenwood"Milestones"in"African"American"History"[M].New"York:"Greenwood"Press,2007.

        [8]"[德]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7.

        [9]"Newton,"Huey."To"Die"for"the"People"[M]."Ed."Toni"Morrison."San"Francisco:"City"Lights"Bookstore,2009.

        [10]朱小琳.《寵兒》中的非裔美國文化記憶[J].山東外語教學,2019(5):83-90.

        [11]Jedlicka,Davor."Suicide"among"Blacks[J].Phylon,1997(4):448-455.

        [12]Barrett,"Eileen.“Septimus"and"Shadrack:"Woolf"and"Morrison"Envision"the"Madness"of"War”[M]//Ed.Hussey,Mark"amp;"Vara"Neverow.Virginia"Woolf:"Emerging"Perspective,"Selected"Papers"from"the"Third"Annual"Conference"on"Virginia"Woolf.New"York:Pace"UP,1994:26-34.

        [13]Morrison,Toni.Sula[M].New"York:Knopf,1973.

        [14][法]米歇爾·???瘋癲與文明[M].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3.

        [15]Morrison,Toni.Song"of"Solomon[M].New"York:"Knopf,1977.

        [16]Newton,Huey.Revolutionary"Suicide[M].New"York:Ballantine,1973.

        [17]Brown,Elaine.A"Taste"of"Power:"A"Black"Woman’s"Story[M].New"York:"Doubleday,1922.

        [18]Ruas,Charles.Toni"Morrison[M]//Conversations"with"American"Writers.New"York:McGraw"Hill,1984:251-243.

        [19]Beavers,"Herman.Geography"and"the"Political"Imaginary"in"the"Novels"of"Toni"Morrison[M].Cham:Palgrave"Macmillan,2018.

        [收稿日期]"2019-06-03

        [基金項目]"2020年自治區(qū)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寧夏外語人才國際化能力培養(yǎng)與文化外宣研究(SKZD2017006);寧夏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隱匿的非洲祖先和種族建構——讀莫里森新作《上帝救助孩子》(SK1716)

        [作者簡介]"馬"艷(1982—),女,寧夏銀川人,寧夏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美國文學及非裔文學。

        97影院在线午夜| 日本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小荡货奶真大水真多紧视频|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曰本女人牲交全视频免费播放| 日韩激情网| 经典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长腿校花无力呻吟娇喘的视频|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视频| 免费av一区男人的天堂 |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自拍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日韩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综合网|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五月激情综合婷婷六月久久|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av|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观看国产| 免费国产不卡在线观看|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网| 乱码午夜-极国产极内射| 人妻av午夜综合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52p|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亚洲精品麻豆| 色综合中文字幕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抖射在线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 日韩无码视频淫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