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平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紫荊中學 甘肅平涼 744699)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堂成功的高中物理課通常是從精彩的課堂導入開始的。同時,導入部分是整堂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導入教學,無論是學生知識的學習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都可以在信息技術的環(huán)境中,統(tǒng)一完成。同時,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的引入,還能轉變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自主探究式的學習習慣。成功的導入,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物理情境導入教學,對于初學的學生來說,這是幫助他們掌握物理知識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導入中引入恰當的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體驗、再現物理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欲望,給物理課堂一個完美的開端[2]。
例如,在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這一章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速度、加速度和時間這些概念,能對后面學習速度與時間關系、位移與時間關系、速度與位移關系有一個初步的認知,物理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來進行新課導入。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視頻導入,如一輛汽車A在公路上平穩(wěn)行駛,旁邊突然有一輛車B飛馳而過,汽車A立刻踩剎車減速。這個片段的導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勻速行駛、加速行駛以及剎車問題。教師還可以通過百米賽跑的視頻,利用速度、時間等來分析該同學的比賽過程。這樣的情境導入,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生活中的速度與加速度,從而對勻變速運動的規(guī)律充滿好奇。
物理本身是一門實驗學科。因此,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離不開實驗。在課堂上,物理教師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物理實驗導入,讓學生分析、歸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提高教學效果,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由于實際實驗儀器有一定的限制,因此通過信息技術來模擬現實環(huán)境,進行實驗導入教學,可以增強物理實驗的效果,以及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
例如,在研究《平拋運動》的時候,教師簡單介紹“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物體僅僅受重力作用的運動叫做平拋運動”無法把學生帶入到學習氛圍中,只把平拋運動的實驗過程展示給學生,同樣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采用啟發(fā)式教學,鼓勵學生主動探究、積極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把與平拋運動有關的有趣小現象、小實驗分享給學生,如在戰(zhàn)爭中,飛機投放出的原子彈能精準地打擊目標,這是為什么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模擬出投放過程,改變變量來演示不同的打擊位置。這樣的模擬實驗導入,可以很快把學生引入到平拋運動的課堂中。
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如果能跟學生一起及時關注重大科技成果,就能彌補教科書上無法滿足學生探究的教學內容。隨著物理成果的不斷發(fā)布,物理教師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優(yōu)秀的成果展示出來,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到時代的脈搏,還能激發(fā)學生投身物理學習的熱情,增強學生學好物理的決心[3]。
例如,在學習萬有引力的時候,教師可以把我國科技上的成果利用多媒體展示來作為課堂導入,如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它不但驗證航天員能在軌中期駐留,而且還能開展14項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教師還可以將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的過程展示給學生。這些科研成果展示,能夠增強學生對物理研究的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我國科技的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好物理知識,用科學服務于人類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課堂導入,在物理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適當運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建立科學的物理觀,最終實現高效的物理課堂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