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使璋
(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
在古往今來的文學作品中,文人墨客對桃花的描寫可謂不勝枚舉。作為文學形象的存在,桃花給廣大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記憶。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學習和觀察,發(fā)現(xiàn)桃花的形象遠不止于春天和美好事物的象征,竟然有多重寓意。筆者就其所蘊含的不同象征意義,現(xiàn)分別進行分析,以饗讀者。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關于春天的描寫,文人離不開桃花。因為桃花在眾多的花卉里面,開得比較早,人們經(jīng)常用“桃李爭春”來表示春天的到來。所以,開于早春的桃花,就有了春天的象征。紅艷艷的桃花,作為春天和美好的代名詞,自然受到了人們的厚愛。吳融在《桃花》詩中曰:“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盵1]詩中表達了桃花盛開的美麗和妖嬈,留給人們感官上的享受。王維用“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詩句,借春天桃花開放以后的隕落,抒發(fā)自己無法尋找桃花源的落寞。崔護在《題城南莊》中,也將桃花與春天、美人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寫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詩句,表達了在美好的春天里,自己卻錯過了美人的惆悵。這些詩句,無論寫景還是抒情,詩人都借用桃花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感。桃花都沒有跳出其代表春天美好的寓意。
詩經(jīng)開啟了桃花象征愛情的開始。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薄短邑病酚脿N爛的桃花,象征女子的健康美麗,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癡情和向往,并由此生發(fā)開來,從美好愛情聯(lián)想到家庭的重要性。從這個意義上,桃花從愛情升華到了家庭和事業(yè)的層面。古代詩人常常在把桃花與愛情結(jié)合在一起,用“一樹桃花一樹詩,千樹花語為誰癡”這樣的詩句來表達對愛情的癡迷和向往。同時,詩人也常常借用桃花對紅顏薄命的同情和惋惜。比如,唐代大詩人李賀的一句“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就將美好愛情的幻滅寫得凄婉悲涼。當詩人感慨生命易逝、企盼紅顏永駐的時候,桃花又成了舊時文學作品中紅顏薄命的隱形喻義。因為桃花絢爛盛開后的落英繽紛,所以常常又被人們認為是輕薄之物。比如,詩句“輕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寫成了恩愛過后不知珍惜的薄情種子,寓意深刻。[2]因為其象征意義的固定性,在文學作品中,桃花都和愛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人們描述了一個令人神往的、千古不朽的理想之境,其不知激勵和影響了多少代仁人志士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正因為如此,桃花源成了美好生活的理想化身。當人們看淡功名利祿,或在理想受到挫折、人生遭遇打擊的時候,桃花源就成了其心靈的歸宿。因此,古人常用桃花命名居所,如“桃花塢”“桃花圃”“桃花庵”等。唐寅的《桃花庵歌》:“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彼炎约罕茸魈一ㄏ扇耍烟一ó敵闪⑸碇\命的手段,充分表達了一種看破紅塵,以桃花為生,不為世俗偏見所累,依靠自給自足的隱逸生涯,體現(xiàn)了一種獨立于世,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桃花象征長壽,這個說法自古以來就有。中華民族是一個追求十全十美的民族。人們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兒孫滿堂、長命富貴,為此借助神力或者外物,達到長壽的目的。因此,《太清方》就有了釀造桃花酒的描寫:“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顏色?!盵3]人們飲食桃花酒希望以此來獲得預期的長壽。桃花所形成的果實,桃果更被視為延年益壽之物,古人把桃果稱為“壽桃”。古代老人過壽,就用面粉做成桃子的形狀,稱之為“壽桃”,以此表達對老人長壽的美好祝愿。當然,由此其引發(fā)出的王母蟠桃會,由福、祿、壽三壽星手捧仙桃的故事,都是文學作品為了表達一種延年益壽的美好愿望。清末畫家吳昌碩夸張地詠壽桃詩:“灼灼之花,赪顏如中酒,一開三千年,結(jié)實大于斗?!边@就是最好的證明。
桃花的有些象征意義與堅強不屈、桀驁不馴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比如,劉禹錫在多次遭受貶黜,以桃花為意象,對此進行了絕妙的詮釋。他在《玄都觀桃花》里寫到:“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載。”《再游玄都觀》里面的:“桃花凈盡菜花開”這些句子都具有象征意義。詩人表面上寫玄都觀中桃花之盛衰存亡和世事難料的感慨,實則仍以桃花比新貴。桃花還是友誼的象征。比如,李白在《贈汪倫》里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同時,桃花還成了時間流失的一種比喻。比如,“乍見桃花又一年”“相約桃花又一年”等等,桃花成為了物換星移的代表。[4]
桃花與李花,其盛開,充滿了無限的生命張力。桃花自古以來被引申為學生、弟子。我們經(jīng)常說的“桃李滿天下”,比喻一個人到處都有學生。其中的桃李即指培養(yǎng)的后輩或所教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后人還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不用自我宣傳,就能自然地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5]這常常用來比喻先圣大德。
總之,桃花作為一種自然花木,自身并沒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它之所以廣泛出現(xiàn)在文學作品當中,是因為作者為了表現(xiàn)的需要,選取其一部分內(nèi)涵,將之發(fā)揚光大,為我們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文學形象。其象征意義成為我們享受藝術(shù)的精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