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 黎
“童化”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一種新穎教學方式,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巴迸μ綄みm合兒童言語和精神發(fā)展的教學通道,讓寫作走進兒童的世界,讓寫作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童化作文”提出了“我就是故事”“我的一切都在故事中”“我的故事只是故事”“把我的故事進行到底”等鮮明的兒童故事性寫作教學主張,讓每個兒童自身成為一座五彩斑斕的寫作資源庫[1]。
很多小學生不喜歡寫作文,怕寫作文,語文教師與其斗智斗勇,但敗下陣來的不在少數。很多中老年教師習慣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作文教學,但這種方式的效果不甚盡如人意。盡管教師們也進行了諸多探究,試圖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但是收效甚微,大部分學生依舊不愛寫作文,不懂得如何寫作文。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好其他學科打下基礎。學習語文的終極目標是理解并運用語言,作文是最能體現語言是否靈動的試金石。作文教學本就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需要教師們的傾情投入,教師要用好這顆“童心”,讓兒童由內而外地“生長”“創(chuàng)造”出寫作知識與技巧,這是一件有趣且有效的事情。
特級教師吳勇是“童化”作文的倡導者,“童化作文”是針對現在寫作教學無視兒童文化和生活現狀而提出的有效教學指南?!巴本褪侵笇W生的童年,要將寫作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要讓學生在寫作中得到關注和呵護。“化”就是持之以恒的教導,用科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得寫作的知識與技巧,讓教學變得充滿技術含量?!巴钡姆绞骄褪亲寣懽鞯慕滩呐c學生的兒童生活、童年夢想融會貫通,以兒童的文化視角理解教材,以兒童的交往取向建設教材,以兒童的多彩生活豐盈教材[2]。
首先要改變傳統(tǒng)的寫作方式,不再受限于教師所給的作文題材,“童年的風景”“童年的秘密”“童年的傳奇”“童年的游戲”“童年的夢想”“童年的主張”,都可以成為寫作內容。語文教本中的很多故事都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積累的意識,要在學習中、生活中、游戲中善于積累基礎素材。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努力培養(yǎng)學生每天寫作的習慣,體裁可以自定,題目可以自擬,字數可以不限,只要是“童化生活”“游戲生活”“活動生活”,都可以積極撰寫??勺寣W生選擇自己喜愛的生活,也可以選擇互融互滲的生活,從自己最有興趣的生活開始寫,讓學生與寫作之間的關系得到緩和,讓學生不再反感寫作,讓寫作回到生活中,回到大自然中。
某些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作文得高分,在考前讓學生背誦百搭作文,導致作文千篇一律的格局。學生自己興味盎然所寫的作文卻無法得到教師的青睞,評語也是敷衍了事,久而久之讓學生喪失對寫作的興趣和信心,只能隨波逐流去模仿抄襲。在學生將自己親身所經歷的內容寫成文字時,教師應該用心點評,給學生更多的指導。哪怕文章稚嫩,也需要得到教師的暖心鼓勵,要讓教師“教有所為”,學生“學有所得”。
語文寫作是多元化的,通過時節(jié)來安排寫作也不失為一種巧招。春天來了,可以組織一次春游,讓學生寫寫郊外踏青的故事;炎炎夏天,可以寫寫樹上那聒噪的蟬如何打攪了我們的午睡;秋日菊黃蟹肥,“小小美食家”們出動了;冬天寒風肆虐,我們卻在巨人的花園怡然自得……要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去找尋寫作的內容,去體會寫作的樂趣。要讓學生留心觀察,將生活的點點滴滴作為素材,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用自己的言語去表達生活,要將兒童天性完全地釋放出來,這才是“童化”作文教學的意義所在[3]。
“童化”是小學作文教學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寫作中立足于童年,感受童年的歡樂,記錄多彩的童年生活??傊?,小學語文“童化”作文教學是符合兒童身心特點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技能,能讓學生在寫作中游刃有余、驚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