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 東
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實現[1]。高效課堂,是指在固定的課堂時間內,用最短的時間實現教學效果的高質化、高效化,以教師為課堂主導,學生為課堂主體,師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其中,教師作為課堂主導,需要采用多種多樣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巨大的學習感受和成果。
學生在學習化學課程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掌握豐富的化學理論知識,還需要參與到許許多多的化學實驗中。化學實驗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鞏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化學課程中,有很多有趣的小型化學實驗,如硅酸鈉制成40%的水玻璃,將氯化物或硫酸鹽加入其中,就會開出五彩繽紛的“花”。教師應借助這些小實驗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
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非常重要。教學可以通過夸獎、鼓勵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現中獲得“成就感”,不斷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從而讓學生愛上化學實驗,樹立化學探究意識。
高中化學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高中化學時,僅通過對書本的學習難以實現對知識的充分理解,需要教師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從而加深學生對化學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記憶。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為了追趕教學進度,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和體驗,很多知識和內容,教師感覺已經講得非常明白,而且大部分學生都已經聽懂學會,但“大部分學生”通常是指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所以,為了更好地響應新時代的教育理念,教師在備課時,可以采用針對性的備課方式。根據班級中學生不同的化學水平,制定出兩套授課方案?!耙徽n兩授”的方法能改善班級學生差異化的現象,幫助化學困難生提高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通過“一課兩授”的方式,針對水平較差的學生采用細講、精講的方法,可借助信息化設備,將化學中抽象的內容和概念,用更為直觀的方式展示給學生,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從而一點點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重視和關愛,在提升學生心理感受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高效化學課堂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探究性是化學學科的特性之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采用討論的方式,對化學內容進行探究和探索,學生在探索過程中,能對課程知識內容獲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2]。還可以將新舊化學知識內容,進行互相聯系、辯證,從而豐富學生化學知識儲備量,為以后養(yǎng)成良好的化學探究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討論小組,讓學生針對不同的問題,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學習。通過不同的思想、見解之間的交流和碰撞,能讓學生從更廣泛、更深層次的角度看待教師提出的問題,能讓學生不斷接近正確答案,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質量和效率。如教授“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時,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分離和提純”的概念進行討論,之后,進行分離和提純實驗,讓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觀察,然后通過討論得出分離和提純的基本原則,從而提高學生進行分離和提純實驗的成功率。
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并不高,難以養(yǎng)成課后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通過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情感情況等,拉近和學生的關系,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從心理和生活上給予學生雙重關注,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后學習習慣。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非常有益的。心理學在化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全新認知,大大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