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垚/常山縣檔案館
常山縣老黨員胡兆富現(xiàn)年93歲,是常山縣人民醫(yī)院離休干部。他15歲參加革命,先后參加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經歷大小戰(zhàn)役戰(zhàn)斗46次,期間立功受獎26次。2019年,胡兆富被評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浙江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并成為浙江省首屆“最美退役軍人”。7月15日,《浙江日報》刊登了長篇報道《常山縣93歲老黨員胡兆富,一位“張富清式”的英雄——深藏功名六十年》,其“編者按”指出: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對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常山縣93歲老黨員胡兆富,也像張富清一樣,戰(zhàn)功赫赫卻淡泊名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在不同的崗位上為人民作出貢獻,始終堅守著共產黨人的本色和初心。省委書記車俊在這篇報道上作出批示:胡兆富老黨員深藏功名六十年,不忘初心、堅守本色,不論在部隊還是在地方,不論在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在不同崗位,淡泊名利,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體現(xiàn)了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值得我們學習。當前,我省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我們應該向胡兆富這位老黨員、老英雄學習,不忘初心,履職盡責。
日前,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老干部局、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印發(fā)了《關于開展向胡兆富同志學習的通知》,要求廣大黨員、干部、退役軍人自覺向胡兆富學習,進一步主動對標、見賢思齊,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常山縣委縣政府立即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向胡兆富學習的活動。名人檔案真實記錄了名人個體成長的歷程,做好名人檔案工作能夠充分發(fā)揮檔案的育人功能,能夠服務中心工作,能夠傳遞社會正能量。近期,常山縣檔案館開展了名人建檔工作的有益探索,主動為胡兆富建立檔案。
第一,迅速建立工作機制。成立以分管副館長為主要負責人的建檔工作小組,明確工作目標是為胡兆富建檔,多角度、多方位展示榜樣的力量;所要征集資料的范圍是胡老在部隊、醫(yī)生職業(yè)生涯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資料,類型包括工作照片和生活照片、干部人事檔案等紙質資料、實物等;檔案保管利用科和檔案文化研究中心主要負責本次建檔工作,并形成征集工作方案。
第二,多渠道開展資料征集工作。一是征集胡兆富口述資料。小組工作人員前往胡老家中登門拜訪,說明了為胡老建立口述資料的工作意圖。在征得胡老同意后即設置錄音筆,邀請胡老講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浴血奮戰(zhàn)的歷史。在口述中胡老特別回顧了解放濟南時的情形,介紹了他額頭上的傷疤就是在當時的戰(zhàn)斗中留下的。此次采集的錄音音頻時長40多分鐘,極為珍貴。工作人員還請胡老的女兒胡玲拿出胡老深藏在箱底的軍功章和榮譽證書,證書當中有一份“三級人民英雄獎章證書”格外醒目。在征得同意后,工作人員對獎章和榮譽證書進行了拍照,形成照片檔案,并請胡玲詳細介紹獎章和榮譽證書背后的故事及詳細的背景信息,經概括提煉后作為照片檔案的說明。
二是根據胡兆富的工作經歷征集相關資料。1958年,胡兆富轉業(yè)到蘭溪蘭江冶煉廠職工醫(yī)院工作,后主動申請到常山支援浙西山區(qū)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到常山后放棄防疫站站長的領導崗位,去縣人民醫(yī)院當了一名普通的臨床醫(yī)生,直至離休。工作人員赴縣人民醫(yī)院采訪了與胡兆富共事多年的同事,詳細了解胡老的職業(yè)生涯與相關事跡,將胡老同事的講述記錄下來,形成口述資料。之后又赴縣衛(wèi)生健康局,征集到了保存在那里的胡老的人事檔案,包括干部履歷表、退休存檔表等。
第三,及時做好檔案整理工作。縣檔案館及時對征集到的胡老資料進行集中編目整理和數字掃描,將檔案分為4部分,分別是照片檔案、干部人事檔案、錄音檔案和實物。經整理后的胡老檔案共5卷(冊),刻錄光盤4張,數字化成果共1.36GB。其中照片檔案3冊,包含部照片133張;干部人事檔案2卷,含檔案正本169頁、副本69頁、退休存檔表3頁等;實物38件。根據胡老及其家人的意愿,縣檔案館留存1張光盤歸檔保存,將整理好的檔案原件與另外3張光盤交還胡老家人。
一是強化工作意識,進行深度謀劃。名人建檔工作起步晚,建檔意識普遍薄弱,要進一步提升為名人建檔的工作意識,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名人檔案工作的相關制度法規(guī),實現(xiàn)工作規(guī)范化、長效化管理。如寧波市就頒布了《寧波市著名人物檔案管理辦法》,名人檔案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桐鄉(xiāng)市檔案館重視名人檔案工作,把名人檔案征集作為檔案征集的主攻方向,依靠檔案征集顧問會的力量征集到臧克家、茅盾等一批文化名人檔案進館,并形成了館主要領導定期拜訪桐鄉(xiāng)籍在外知名人士或其家屬的工作機制。這些地區(qū)的工作經驗值得借鑒。
二是增強工作意識,進行主動征集。開展名人建檔工作要一改“坐等檔案上門”的傳統(tǒng)工作方式,主動上門征集。要與征集對象和其家屬建立聯(lián)系并保持密切關系,適時宣傳名人建檔工作的意義,并邀請他們來檔案館參觀,主要參觀檔案展覽、現(xiàn)代化的檔案管理設備,以及了解檔案安全管理工作,使他們對檔案館產生信任感,放心地移交檔案。本次胡兆富個人檔案建檔工作能夠順利推進,正是得益于工作人員主動與胡老及其家人進行協(xié)商,根據他們的意愿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措施。
三是挖掘名人資源,注重檔案利用。近年來,縣檔案館重視挖掘本地名人資源,相繼為包括胡兆富、鄒鼎山、徐春棣等多位常山知名人士建立檔案;并形成年度名人檔案征集計劃,力圖用名人檔案打造常山“名人堂”。還利用名人檔案編纂出版了《常山鄉(xiāng)賢》一書,服務鄉(xiāng)賢回歸、弘揚鄉(xiāng)賢文化、助力鄉(xiāng)村治理。此外注重開展檔案數字化掃描,形成名人檔案數據資源庫,并以數字化成果形式提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