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非
1月7日至13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將應邀訪問埃及、吉布提、厄立特里亞、布隆迪、津巴布韋等非洲五國。中國外長新年首訪非洲,延續(xù)了中國外交30年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1991年1月,時任外長錢其琛訪非,中非友好交往的歷史佳話由此開啟。當時蘇東劇變、冷戰(zhàn)終結,國際格局變化給中國和非洲帶來沖擊。那時,西方國家在非洲強推多黨制,對非投入大幅下降,使非洲陷入空前政治動蕩。非洲國家將目光投向一向友好的中國,希望從中國獨立自主、改革開放的精神中汲取力量,把非洲從西方人眼中“絕望的大陸”建設成中國人心中“希望的熱土”。那個時期,團結互助,共謀合作,是中非人民的共同期許,也成為中非關系的永恒主題。
30年來,無論中國取得怎樣的發(fā)展成就,都始終將自己的命運同非洲國家緊密相連。2000年中非共同創(chuàng)立中非合作論壇,中非關系進入全面發(fā)展快車道。2015年、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nèi)斯堡峰會和北京峰會相繼取得巨大成功。特別是論壇北京峰會后,中非政治、經(jīng)貿(mào)、人文和安全等各領域合作進展顯著。在肯尼亞,中國建設的內(nèi)馬鐵路一期通車;在納米比亞,沃爾維斯灣港新集裝箱碼頭建成;在北京、上海、廣州,來自非洲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產(chǎn)品、手工藝品豐富了中國人民的生活。峰會的積極效應不斷釋放,給雙方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今天,中國和非洲已成為國際舞臺上不斷上升的力量,中非關系深刻影響國際局勢演變。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非再次堅定站在一起,共同捍衛(wèi)多邊主義、支持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進程,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西方一些人污蔑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是“威脅”“陷阱”,但非洲國家看得清楚,深知“一帶一路”是不能錯過的發(fā)展“快車”,是它們實現(xiàn)自主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動力。非洲已成為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最積極和最堅定的方向之一。在一些人仍不放棄在非洲搞大國博弈、地緣爭奪的時候,中國始終真心誠意促進非洲發(fā)展,始終開放包容地開展對非合作。中非合作務實高效,走在國際對非合作的前列。
中國外長年初首訪都去非洲堅持了30年,沒有哪個非洲的域外大國能做到這一點。這段歷史告訴我們,中非關系發(fā)展貴在“?!薄伴L”二字。中非領導人像走親戚一樣常來常往,中非實行彼此友好政策,歷經(jīng)風雨長期堅持。
今年是中非關系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年份。中非合作論壇迎來20周年,論壇北京峰會成果落實進入關鍵階段。在國際形勢復雜演變背景下,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此訪將會推動相關成果落實走深走實,同時也是在用實際行動向國際社會表明,中方支持非洲發(fā)展進步、深化中非友好合作的信心不會動搖,方向不會改變,行動不會減弱。
“無論我們走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非洲是新中國外交“出發(fā)地”之一,中非友好是雙方共同珍惜的寶貴財富。我們要精心呵護中非友誼,大力促進中非合作,為中非友好薪火相傳貢獻更多力量?!ㄗ髡呤菄H問題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