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四川文理學院數學學院 四川達州 635000)
教學秘書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學秘書隊伍的有效管理在高等學校的發(fā)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筆者通過文獻研究、調查訪談以及自身工作經驗總結,結合人際關系理論,淺談了高校對新時期教學秘書隊伍的管理。
人際關系理論是由原籍澳大利亞的美國行為科學家梅奧(George Elton Meyao,1880-1949)根據長達九年的實驗研究——霍桑試驗提出的,它是研究人的積極性對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影響和作用的管理理論。理論主要包括三點:其一是“工人是‘社會人’而不是‘經濟人’”;其二是“企業(yè)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其三是“新的領導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滿意度”。[1]
教學秘書作為高校教學管理隊伍中最基層的人員,是連接學校教務處與二級學院、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在高校教學管理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學秘書負責信息的“上令下達、下情上報”,不但需要及時傳達教務處的各項教學任務、教學信息,組織教師和學生及時開展各項工作,保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序進行,而且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準確上報各類材料、反饋師生的意見與建議。另一方面,教學秘書要負責檔案的管理,工作范圍涵蓋了學院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從學生的學籍與成績管理,到學院的教學計劃、教學運行、教學檔案、各類競賽組織以及各類考試安排等的管理。
筆者通過查閱文獻、調查訪談、結合自身工作經歷,發(fā)現盡管教學秘書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視,但其生存狀態(tài)卻不容樂觀。第一,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教學秘書工作性質上隸屬于教務處,人事關系上又屬于二級學院,除了承擔教務處下發(fā)的各項工作,還要承擔本二級學院在教學管理中的各項工作,平時還要協(xié)助完成學校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差錯,都會導致教學事故。第二,工作中受重視程度低。教學秘書每天的日常就是接收通知、傳遞信息、搜集資料等,需要有搜集、整理、傳遞資料的基本能力,也需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溝通交流、協(xié)調合作能力。工作范圍廣、頻率高,但工作業(yè)績卻很難顯現,工作中受重視的程度低。第三,學習進修機會少。不得不說的是教學秘書在日常的各項工作中,管理能力不斷提升,管理經驗不斷積累,工作效率不斷提高。然而,繁密的教學管理工作使其需要密切關注教學情況,很難有機會暫離崗位去參加培訓學習,缺少專業(yè)學習。第四,發(fā)展空間受限。教學秘書平時工作任務繁重,沒有時間與精力進行科學研究,加上其工作業(yè)績不易顯現,使其在職稱評定方面處于劣勢,進一步發(fā)展受到較大的限制。
梅奧的人際關系理論關注管理中“人”的問題,對高校教學秘書隊伍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在確立教學秘書是“社會人”的思想前提下,運用人際關系理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促進教學秘書隊伍的管理。
理論中提到“人才是企業(yè)發(fā)展的動力之源”。企業(yè)的管理者既要做到令股東滿意、顧客滿意,更要做到令員工滿意。高等學校主要以教學、科研工作為主,對教師、科研人員重視程度較高,卻忽略了管理人員,尤其是教學秘書,導致他們在工作中感到不受重視。因此,針對學校的不同人員,學校要分別對待他們的不同層次需求,對教學秘書要從社會心理方面考慮合理的組織與管理,重視其日常工作,了解其必要的物質需求和更深層次的社會需求,即受到尊重、受到重視,能夠體現自我價值的需求。例如,學??梢酝ㄟ^嚴格合理的秘書選拔、培養(yǎng)及評價機制,充分肯定其工作的重要性,將教學秘書隊伍的建設納入學校的師資培養(yǎng)計劃中,制定完善的教學秘書相關管理制度,提升其管理地位,為其職業(yè)規(guī)劃和發(fā)展提供機會,以保障教學秘書隊伍的穩(wěn)定性。[2]
“有效溝通是管理中的藝術方法”指出新時代的管理者更應該認識到管理的藝術性,要善于傾聽、有效溝通。這不僅有助于營造和諧的工作氣氛,而且可以提高員工的信任感和滿意度,更能有效地開展工作。其實,當前高校教學秘書很多都是非專業(yè)人員。對于初涉秘書行業(yè)的他們而言,工作量大、不受重視、存在感低,可是卻無處表達。他們也希望在工作中能夠得到認可,也希望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然而,往往由于沒有專業(yè)的秘書技巧,他們在工作中很辛苦。因此,學校相關人員可從傾聽中了解其需求,為他們提供進一步參觀學習、業(yè)務進修、經驗交流的機會,讓其深入了解秘書工作的特點,接觸新思想、新觀念,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yǎng)與管理水平。
梅奧還提到“企業(yè)文化是尋求效率邏輯與感情邏輯之間動態(tài)平衡的有效途徑”。每一名員工都是集體中的一員,并不是孤立的個體,其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集體中其他個體的影響的。企業(yè)只有均衡了個人、集體、企業(yè)三方利益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人的潛能。高校必須重視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努力尋求正式組織效率邏輯與非正式組織感情邏輯的平衡,借助學校的文化基礎,培養(yǎng)全體教師共同的價值觀,創(chuàng)造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協(xié)調好學校內部各利益群體直接的關系,充分發(fā)揮學校的文化底蘊和學校的凝聚力。[3]
人際關系理論對高校教學秘書隊伍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但新時期高校教學秘書隊伍的現狀呈現出新的特點。因此,教學秘書也應從自身做起,工作中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自主更新教學管理理念,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