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麗
【摘要】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靈的深處。”愛護學生,關心學生,要從心底深處出發(fā)。有愛才有欣賞、尊重、信任、寬容的目光,有愛才有希望。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教師要用無私的愛心,為學生編織五彩的夢想,鋪設人生的道路。
【關鍵詞】愛;欣賞;尊重;信任;關注
近日,筆者在《山東教育》這本刊物上讀到某校改變對教師的考核方法,一改往日評課、評教師時習慣性地指缺點、找毛病的評價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找優(yōu)點、找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師,肯定每位教師的價值。此方法一出,教師們的工作熱情大增,以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極大地提高了該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以上事實說明,學校以欣賞的眼光、關注的態(tài)度尊重每一位教師的勞動,使每一位教師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人生的價值得到了肯定,個人受到了尊重,從而樂于教學、樂于鉆研,就能充分發(fā)揮出個人的潛力。
看到這里,心頭不由得一震:是啊,我們教師,我們這些成年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表揚,得到肯定,得到尊重。
那么,孩子們呢?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學習。小學生的學習對教師的依賴性特別強。怎樣使學生逐漸減少這種依賴,使學習成為自己的迫切要求和感興趣的活動,學會自己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從學習成功中得到鼓舞,從而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是教師面臨的問題。那如何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呢?筆者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育學生的主體精神,使學生對于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有一種自覺意識,并且能動地、自主地和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教學活動。
教育心理學指出,自主學習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這種學習能力需要從小培養(yǎng)。
筆者是一名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學會欣賞、尊重、信任學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享受到作為教育者的幸福與快樂。下面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體會。
一、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努力賞識你的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一句話: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乃是被人欣賞的渴望。人都需要欣賞,人都渴望被欣賞。被欣賞的感覺真好,被欣賞能夠成為人們尤其是學生前進的動力。
記得一節(jié)寫字課上,孩子們都在寫新學習的詞語,筆者轉到一個近段時間比較懶散的孩子身旁,仔細地看了看他寫的字,比較潦草,寫得也很慢,可以看出來他沒有用心。筆者對全班同學說:“我們班很多同學的書寫特別美觀,看起來像小書法家一樣。特別是某某同學,寫得非常好,我覺得他將來能成為一名書法家?!焙⒆觽兟犃?,都用羨慕的眼神看著他。等筆者在教室再轉一圈后到他身邊,只見他的字寫得十分認真,書寫速度也快了好多,學習態(tài)度明顯發(fā)生了變化。筆者接著又表揚了班里其他的一些孩子,全班靜悄悄的,孩子們都努力地寫著字,一種美好的氛圍彌漫在教室里。
是呀,誰不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呢?賞識能使人愉悅,賞識能使人快活,賞識能激發(fā)人的潛能,賞識能使人心智開啟,靈感涌動。
經(jīng)常有家長對教師說,今天自己的孩子高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回到家里唱著歌,愉快積極地完成了作業(yè),看起來好像得了什么大獎似的,然后極其興奮地對爸爸媽媽說,今天老師夸獎他了。問老師夸他什么了?孩子回答說,老師夸他上課時回答問題聲音響亮了,或者老師表揚他寫字漂亮了諸如此類的話。作為一名學生,對老師的要求并不多,僅僅一句表揚的話,或者一個欣賞的眼神就夠了,就能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
讓我們經(jīng)常給學生充滿贊美的評價吧:“你真聰明!”“你真出色!”“你的回答太精彩了,老師不由得為你豎起了大拇指!”……或者給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目光,給孩子們戴“高帽子”,真心實意地表揚學生,贊美學生,那樣學生會給你意外的驚喜和回報。讓我們學會賞識和贊美學生吧,不要吝嗇贊美語言。
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比魏我豁椆ぷ鞫夹枰脨?、用心、用情來慢慢經(jīng)營,教師更是如此。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維、有獨立的人格。教師的言談舉止都要為人師表,堪為表率,都要體現(xiàn)出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尊重。
學生特別在意教師對他的態(tài)度,教師喜歡他,親近他,他會為此興奮不已,覺得幸福無比,進而喜愛學習該教師任教的學科。
這學期,筆者任教的班里有一個小男孩,性格古怪、任性,經(jīng)常惹麻煩,家長似乎也不太配合教師的教育,給任課教師帶來很大的困惑。由于今年的疫情原因,我們的課程以網(wǎng)課形式進行。在線上上課時,筆者便經(jīng)常提問他,并及時表揚他的進步,并沒有因為他的特殊而另眼看他。正式開學后,這孩子表現(xiàn)得比以前好很多,不再在課堂上隨便下位、說話。課后,他跑過來問筆者:“老師,我現(xiàn)在是不是比以前進步了?”筆者點點頭,肯定地說:“你進步非常大,懂事了?!焙⒆优d奮地跑開了。他一定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所以必須表現(xiàn)得好一些。同時,他的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其家長也開始配合教師的工作,不再對教師的要求置之不理。
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愛,才會對他們注入熱切的期望,才會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設寬松積極的育人情境,對學生產(chǎn)生好的影響,促使他們活潑、愉快、健康、迅速地成長。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多一點適當?shù)狞c撥,鼓勵學生;課后常和他們說說話,讓他們時刻感受到教師的愛,從而樂于接受教師的教導。
尊重學生,就要承認和接受他們身心發(fā)展、認知規(guī)律的差異,不能強求一致,教學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給學生提供足夠的信息,供不同程度的學生選用,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和提高,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和體驗。
三、信任猶如一束陽光,照亮學生的心田
肯定是孩子們前進的不竭動力。每一朵花都希望得到陽光的照耀,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其實都渴望被人肯定。孩子們也有這樣的心理需要,渴望別人肯定,渴望別人來欣賞自己。
心理學的大量研究證實,大多數(shù)兒童都有巨大的潛力和發(fā)展可能性,他們只要通過接受合適的教育和自身的主觀努力,都有可能成為杰出的,有思考力、覺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成功者。教師應在對學生確立這一正確認識的基礎上,對每個學生均抱以積極期望,決不因為個人感情的好惡對學生有所歧視。
這學期,我們班重新選舉班干部,孩子們踴躍報名,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干部”,如果當選,那將是一件令他們十分自豪的事情。其中一名孩子,學習成績落后,又瘦又小,在班里很不起眼,他報名做班里的衛(wèi)生委員,還有其他幾名孩子一起競爭這個職位。筆者決定給他一次機會。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孩子掃地,拖地,擦黑板,排桌凳,干得干凈利索,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肯定,于是成功當選了班里的衛(wèi)生委員。班內(nèi)爭星板上,筆者給他貼上了一顆大大的衛(wèi)生星。孩子的臉上如同灑上陽光一樣燦爛。他匆匆跑到筆者身邊,輕輕地說了聲
“謝謝”!多么令人感動的話,多么美妙的語言。更令人高興的是,從此以后,這孩子在學習方面也更加認真努力了。教師的信任、關愛使學生重新?lián)P起自信的風帆,他將有勇氣接受人生的挑戰(zhàn)。
《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一書告誡我們,如果教師隨意地、不負責任地認為某學生不聰明、無可救藥,那么,這個學生真的有可能“破罐子破摔”,后果令人心痛;反之,教師如果認為學生行,他就行,不行也行。只有我們信任學生,鼓勵學生,學生才會走向成功。
四、給孩子一些寬容,讓孩子自己改正
寬容教育是一種充滿人情味、生命力的教育方法,它是教師打開學生內(nèi)心世界的通行證。作為教師,要善于以自己的寬容走進學生,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變成學生心目中可親可近的可以推心置腹的人,從而順利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記得有一次,上課鈴響了,筆者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一名同學站起來說:“老師,我剛買的鋼筆不見了?!惫P者環(huán)視了一下全班的孩子,問道:“誰看到他的鋼筆了?”孩子們都不吱聲。筆者發(fā)現(xiàn)劉×的臉紅了,頓時心里明白了。這個孩子家境比較貧窮,靠著媽媽做點小生意過日子??吹剿y為情的樣子,筆者知道他認識到錯了。于是,筆者走到他面前,說:“是不是你撿到了?不知道是誰的?是不是?”劉×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向我投來感激的目光。從那以后,劉×變得是那么懂事、聽話。孩子的心靈是稚嫩的,讓我們多一點寬容,讓孩子自己改正,不要輕易去損傷。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是人與人心靈最微妙的相互接觸?!痹囅胍幌拢绻處煕]有用寬容的心對待這個學生,而是厲聲斥責,或變相予以懲罰的話,教育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南轅北轍。
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靈的深處?!睈圩o學生,關心學生,要從心底出發(fā)。有愛才有欣賞、尊重、信任的目光,有愛才有希望。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我們要用無私的愛心為學生編織五彩的夢想,鋪設人生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美)羅森塔爾,(美)雅各布森.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教師期望與學生智力發(fā)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修訂版)(全1冊)(2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典譯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3]蘇霍姆林斯基.愛的教育[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0.
[4]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第2卷)[M].蔡汀,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