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芳
【摘要】文章主要提出了輕松快樂學拼音的幾點心得體會:一,看情景圖,編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二,巧用歌謠口訣,輕松識記;三,編創(chuàng)游戲,寓教于樂;四,利用表演活動,在活動中掌握所學內容;五,借助微信平臺,突破啞巴瓶頸更輕松;六,讀寫結合,快樂用拼音。
【關鍵詞】微信;拼音教學;趣味教學;兒童心理;快樂學習
拼音是一年級新生入學后首要的學習內容,它是識字、正音、說好普通話、閱讀和寫作的工具。拼音教學的成敗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學習效果。然而拼音只是一些抽象的符號和呆板的規(guī)則,剛入學的孩子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要牢記這些符號、規(guī)則,難度可想而知。從兒童心理上看,一年級新生正處于從幼兒向兒童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兒童的理解能力差,記憶全靠死記硬背,擅長記憶形象具體的材料。另外,他們的記憶效果與情緒有著極大的關系,高興時記憶效果好,反之則差。所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根據(jù)這一原則,筆者在拼音教學實踐中主要采用了直觀教學和趣味教學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就談談自己的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看情景圖,編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材在漢語拼音內容部分編排了許多與教學相合的情境圖,將同一組字母納入一幅情境圖中。導入新課時,筆者引導學生一邊看情境圖,一邊根據(jù)情境圖編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如《g k h》一課,情境圖描繪的故事是:“星期天,兩個小朋友來到公園里找春天。看,他倆正坐在湖邊的椅子上一邊喝水一邊欣賞美景呢!一只鴿子銜著柳枝飛了過來,大聲說:‘春天來了!你們看,柳樹發(fā)芽了!湖里的小蝌蚪一邊做游戲,一邊唱:‘春天在這里呀!春天在這里!”
故事編好后,教師問學生:“兩個小朋友正在干什么?”生:“喝水。”
師:“對,這就是‘喝水的‘h(出示卡片h)。誰銜著柳枝飛來了?”
生:“鴿子?!?/p>
師:“對,這就是‘鴿子的‘g(出示卡片g)。誰正在湖里做游戲?”
生:“小蝌蚪?!?/p>
師:“對,這就是‘蝌蚪的‘k(出示卡片k)。今天,我們學習漢語拼音第5課《g k h》?!?/p>
教師板書課題,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進入新課教學,然后利用插圖表音、表形的特點,啟發(fā)學生掌握字母,充分利用課文中色彩鮮艷、富有童趣的情景圖,引導學生認真看圖,大膽想象,用完整的盡可能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拼音,不但讓學生學會了拼音,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可謂一舉多得。
二、巧用歌謠口訣,輕松識記
兒歌是兒童最喜歡的歌謠,念起來朗朗上口,易讀易記。教師在教學中適時把拼音字母和拼寫規(guī)則的教學內容編成兒歌、口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幫助學生識記了內容,鞏固了所學的拼音知識。
比如對單韻母ɑ、o、e、i、u、ü的識記,編成一首兒歌:“小嘴張大ɑɑɑ,嘴巴圓圓o o o,嘴巴扁扁e e e,牙齒站齊i i i,嘴巴突出u u u,魚兒吐泡ü ü ü?!痹俦热纭癰”和“d”的識記,就讓學生觀察數(shù)字“6”與聲母“b”的形狀,編出口訣:“像個6字b b b。”進而引申出“正6——b b b,反6——d d d”。這樣就幫助學生正確識記了這兩個聲母。又比如標調歌:“有ɑ在,把帽戴;ɑ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來,誰在后面給誰戴?!毕襁@樣,通過兒歌的運用,學生輕輕松松就把復雜、抽象的拼音規(guī)則學會記牢了。
三、編創(chuàng)游戲,寓教于樂
課程標準建議,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處于幼童期的孩子,十分活潑好動,單靠圖片和教具學習是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的,所以上課時讓他們動動手、動動腦,做一些知識性游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極為有效的。這主要體現(xiàn)在手腦耳互動互助,和諧合作加強記憶。筆者主要運用了以下游戲。
1.“我說你猜”的游戲。這個游戲是讓學生通過看教師口型猜教師要發(fā)什么音,如ɑo e。還可以是教師說字母的形狀,學生說字母。如,教師說:“兩個門洞是什么?”學生說:“兩個門洞m m m?!苯處熣f:“一個門洞是什么?”學生說:“一個門洞n n n?!蓖ㄟ^一問一答,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又使學生掌握了這些易混淆的拼音字母的音和形。
2.“摘果子”游戲。適用于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字母或音節(jié)。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棵果樹,樹上紅紅的果子上寫著學過的音節(jié)或字母。師問:“qu這個果子已成熟,誰來把它摘下來?”生答:“我來摘?!比绻麑W生選擇正確,同學們就掌聲鼓勵并且獲得此果子。
3.打“拼音牌”。拼音牌其實就是一些寫著不同拼音字母的卡片。這種游戲是團隊游戲,可以兩個人參加,也可以四個人參加。教師將寫著不同拼音字母的“牌”分發(fā)到學生手中后,一方先出一張“聲母牌”,口里同時念出牌上的聲母,比如“我出b”,然后對方出一張“韻母牌”,比如“ɑ”,出牌者還要念“我出a,b—ɑ——bɑ,尾巴的巴”。拼對了,對方的牌就被你贏過來了,最后看誰贏的牌多。在開心玩耍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復習了字母,訓練了拼讀。
4.“貼商標”游戲。在講臺上擺放好各種實物,在黑板上粘貼好打亂的音節(jié)詞卡片后,教師說:“小朋友,你們瞧,超市里擺放了這么多的物品。可是這些物品的商標名稱還來不及粘貼,麻煩你們暫時擔當一下超市管理員,把黑板上的這些商標貼到對應的物品上去吧。我們一起來貼商標?!睂W生紛紛舉手,躍躍欲試。接著請一位學生上臺,從黑板上取下一張音節(jié)詞卡片,將它粘貼在相對應的物品上,并舉起粘貼好商標的實物,大聲念出名字。全班同學作評委。如果該生認讀粘貼都正確,生齊說“:棒棒棒?!辈⒃俑x一遍。如果該生粘貼出錯,生齊說:“錯錯錯!再想想!”其他會認讀的學生可以舉手說:“我來幫!”之后上臺幫助同學認讀,并帶著其他同學一起朗讀。
5.把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編成“漢語拼音休息操”,既可以讓學生在課間操時進行放松休息,也可以鞏固拼音知識。如:“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p……;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ɑ、o……;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整體認讀音節(jié)表,zhi、chi、shi、ri……;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基礎牢?!?/p>
四、利用表演活動,在活動中掌握所學內容
快樂中學習,活動中表演,歡笑中教育,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聲母j、q、x與ü相拼的規(guī)則時,教師可以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四位學生戴上頭飾進行表演,并配上兒歌:“好朋友,j、q、x,邀請小ü做游戲;做游戲,心歡喜,小ü樂得把眼瞇?!蓖ㄟ^生動有趣的表演,學生了解了字母之間拼寫的規(guī)律,之后各組同學之間也進行類似的表演。通過這些表演活動,學生不僅掌握了j、q、x與ü相拼的規(guī)律,而且享受到了游戲的樂趣。
五、借助微信平臺,突破啞巴瓶頸更輕松
利用微信這個功能強大的大眾網(wǎng)絡平臺,可以輕松突破學生對拼音會寫不會讀的啞巴瓶頸。
剛教音節(jié)拼讀時,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的拼讀要領,教師把拼讀要領和范讀音頻發(fā)送到班級微信群。這樣,家長協(xié)助學生鞏固新知就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為沒掌握音節(jié)拼讀要領學生的家長提供了輔導依據(jù)。同時要求家長上傳學生拼讀音節(jié)的視頻,教師及時給予點評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而家長和學生看到被教師點贊的學生,自然會感到好奇,便會點擊視頻觀看,進而模仿。這樣拼音教學就能做到課課清,人人過關。
微信平臺,架起了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拉近了學生與家長心靈的距離,拓寬了學習渠道,延伸了課堂教學,彌補了課堂教學時間、空間有限的不足,優(yōu)化了拼音教學效果。
六、讀寫結合,快樂用拼音
學拼音是為了用拼音。如果只會讀不會寫,或者只會寫不會讀,都不能自如使用拼音,只有讀寫并進,才會相得益彰。在學完了所有的字母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拼出自己的名字和身邊的事物,并寫下來。每個學生都十分認真地對待,并努力完成,覺得很有成就。還可以在黑板上用拼音寫下一些話,如“同學們,早上好”“老師很喜歡你們”等,使學生習慣一進教室就拼讀黑板上的音節(jié)。留作業(yè)時也用拼音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獨立拼讀。漸漸地,學生對常用的字母音節(jié)就熟悉了起來,使用拼音的能力大大提高。
總之,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只要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利用微信等網(wǎng)絡平臺,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生動、快樂地獲取知識,使枯燥的拼音學習變得輕松快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周莉莉.在低年級漢語拼音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林區(qū)教學,2009(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