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劉小蘋
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疾病,通常呈慢性進展,尚無治愈辦法,且容易反復發(fā)作。哮喘急性發(fā)病期間,患者會出現(xiàn)反復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咳嗽等,感覺很難受,通常會積極進行治療;但平時只要沒發(fā)病,患者就會認為沒什么大礙,容易掉以輕心。其實,要想有效控制和防治哮喘急性發(fā)作,最重要的就是患者在平時生活中要進行自我管理。下面主要從日常生活起居、飲食、鍛煉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議,供患者參考。
日常要避免粉塵刺激,居室內最好不擺放花草、皮毛、香水、香燭等;盡量不使用蚊香、噴霧劑、殺蟲劑;不養(yǎng)寵物;定時開窗通風,經(jīng)常打掃房間,采用濕拖把或抹布,避免揚起灰塵;勤換床單、被套,并將其在太陽下暴曬,保持清潔干燥;定期清洗空調濾網(wǎng);在冬春季應減少室外活動,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外出時佩戴口罩,注意加衣保暖,防止感冒;最好穿純棉織品的內衣,衣服不宜過緊;戒煙,并避免被動吸煙;冬季室內空氣干燥時,可以適當使用加濕器,但要注意使用純凈水。
飲食與哮喘發(fā)作之間存在著一定關聯(lián),為此,患者需要清淡飲食,選擇容易消化與吸收的食物,避免進食辛辣、油膩、過寒等易誘發(fā)哮喘的食物,如魚蝦(海魚)、牛奶、貝殼類、堅果類等;注意食物的溫度,以溫熱為宜;每餐不可吃太飽,控制甜膩食物攝入量;應該多喝水,確保體內水分充足,稀釋痰液以利于其排出;在臨床檢查中所明確的過敏食物禁止食用,少食高變應原性食物(變應原與花粉相似,是一種類脂轉移蛋白,桃子、牛奶、雞蛋、魚類、豆類等具有較高的變應原性);不宜食用高糖、高脂肪和高鹽分的食物,以免誘發(fā)氣道高反應;注意補充有抗氧化功效的營養(yǎng)素,如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它們具有潤肺、保護氣管、防感冒之功效。
經(jīng)常運動能夠加強身體素質,進而控制疾病的發(fā)展,但對于哮喘患者而言,運動的安全性至關重要,要避免過度運動而導致疾病發(fā)作。建議哮喘患者選擇慢跑鍛煉,以個人耐受為標準,可從走步逐漸過度到慢跑,緩慢增加運動量。同時也可參與耐寒訓練,以使機體能夠適應寒冷刺激,可在夏季開始,應用冷水洗臉、揉搓鼻部,或嘗試用冷水擦拭身體。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堅持深呼吸訓練,具體方法:取仰臥位,雙手疊放在肚臍位置對腹部施加適當壓力,在此狀態(tài)下緩慢呼吸。也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吹口琴、吹氣球等鍛煉活動。這些方法可在氣管支氣管內產生壓力差,防止細支氣管由于失去放射牽引和胸內高壓引起的塌陷。
哮喘的治療以消炎為主,其次是解除呼吸道痙攣,患者一定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消炎方面,并不是使用抗生素,而是小劑量的激素,這是控制哮喘最有療效的藥物。常用藥物有沙美特羅替卡松氣霧劑(舒利迭)、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信必可都保)等。應長期規(guī)律應用,避免自行停用,每次使用后及時漱口和擦臉。解痙藥多用于哮喘急性發(fā)作時,需隨身攜帶,常用的有硫酸沙丁胺醇吸入用氣霧劑(萬托林)。此外,哮喘患者要避免使用非甾體抗炎藥(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以防哮喘急性發(fā)作。
情緒緊張、長期處于焦慮狀態(tài),工作壓力太大,也會誘發(fā)哮喘。因此,患者要學會調節(jié)情緒,盡量用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疾病或治療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