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應(yīng)行久外語實驗學(xué)校五(6)班 堯 遠
中秋節(jié)的傍晚,我和朋友們沿著蜿蜒的林蔭小道散步。夾著淡淡芳草清香的微風輕拂著我的臉,也吹來了草叢中蛐蛐的低吟。
不知什么時候,天空已經(jīng)換下藍色的外衣,換上節(jié)日的黑色禮服。一輪圓圓的月亮高懸在夜空,像是一枚寶石胸針,閃爍著淡淡的白光。媽媽們在后面悠閑地走著,有時輕聲細語,有時放聲大笑。我們幾個小孩,在前面追逐嬉戲,腳下的碎石發(fā)出窸窸窣窣的聲音,月光下小河靜靜地流著……
“我們來玩打水漂吧?”我一邊提議,一邊拿起一顆小石子扔進河里。大家都拍手贊同。我們信手從碎石路上撿來石子,你一顆我一顆地扔進河里?!皳渫?,撲通……”月光下,我們望不見那被石子激起的朵朵水花,只聽見石頭落水的聲音。那清脆的聲音,像是跳動的音符,又像是小孩輕快的步伐。我們興致勃勃的,不再滿足于一顆顆扔石子,而是捧起一大把,往河里丟。小石子有些打在花叢中,發(fā)出沉悶的“砰砰”聲,有些落在水面上,發(fā)出“啪啪”的聲音,有些則是重重地跳入水中,發(fā)出“咚咚”的聲音。這些不同的聲音有的像是悅耳的風鈴聲,有的像是鑼鼓聲,合奏在一起像是在舉行一場優(yōu)美的音樂會。鑼啊,鼓啊,還有演奏家蛐蛐都到場了,也許魚兒也會躍出水面當伴舞者吧?
中秋的月格外圓,月光灑在河面上流淌著,帶著我們的歡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