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芳
窗外是凄冷冬雨的肆意飄零,窗內(nèi)卻是裊裊書香的溫潤滋養(yǎng)。就在這冬雨肆虐的午后,我與費潔教授的《從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yǎng):給小學語文教師的101 條新建議》溫情邂逅。在這本書中,費老師從個人的專業(yè)提升談到了閱讀教學的改革,從課堂教學的技巧談到了好課的標準,從借鑒名師的成功經(jīng)驗談到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方法,字字句句都是肺腑之言,都是對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的諄諄教誨。當我開始細細品味書中的文字時,我發(fā)現(xiàn)費老師的文字讀起來是那樣有親和力,那樣有吸引力,她就像一位知心姐姐一樣,隨意地和人拉著家常,但話語又是那么中肯,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感化。
在自己的中學時代,我時常與日記為伴,寫寫自己的夢想和彷徨,打發(fā)一下時光。后來我踏上了工作崗位,時間似乎常常不夠用,寫作這件事情就被擱置了,偶爾才會想起來寫幾筆。每每看到他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揮灑自如的時候,我因自己的才疏學淺而羞愧。于是,我開始暗暗地下定決心,要看書,要寫作,要提升自己的專業(yè)修養(yǎng)。但這往往也是“三分鐘熱度”,更多的家庭瑣事成了我躊躇不前的借口。然而,當我看了費老師的這本書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太懶惰。捫心自問,我對自己的要求著實有點低,我要督促自己去寫作,向費老師學習,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努力去完成,不僅是為了榮譽而寫,更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而寫。
寫作不是喊口號,它需要扎實的基本功。每每看到雜志上洋洋灑灑的大作,總會對自己的只言片語感到慚愧。那時的我心里很清楚,這與他們博覽群書和寫作實踐是分不開的。于是,假期里我又捧起了書。在書中,我找到了自己遺落的教育情懷,讀到了名師成功背后艱辛的故事,了解了人世間那些紛繁復(fù)雜的情感。
名師的成長,不僅需要理論的支撐,更需要實踐的考證。費老師給我們提出的這101 條新建議,是希望我們讀進去,讀到心里去,讀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讀到教學行動中去。就讓我們以這本《從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yǎng):給小學語文教師的101 條新建議》為準繩,將書中的文字化為動力,將書中的文字作為依據(jù),引領(lǐng)自己,激勵自己,鞭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