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堂風
你眼中的東北是怎樣的?寒冷、熱情、自由、質(zhì)樸……還是趙本山、自來熟、以及滿嘴大碴子味的東北腔調(diào)?地理并不只是一張小小的地圖和別人口中的聽說,山川大地、自然萬物,你所看到的才是最真實的。這期,我們就去東北瞅一瞅。
東北平原
孕育著糧倉
如果單在地圖上看東北,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片被山挾持、被河貫穿的廣袤區(qū)域”。真真正正地行走在東北,卻多了幾分“塞上江南”的味道。
放眼望去,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縱橫交錯地包裹著東北,使其在三面環(huán)山的狹長地形中,沉積出了珍貴的平原。不同于地理上被框架了的名義,松嫩、遼河、三江平原,以其遼闊、浩瀚和富饒,豐富著這片偏北之地的底色。
土地天生就是植物的靈魂。雨熱同期的溫帶季風氣候和縱橫的河流,再加上東北人骨子里的奮斗精神,使得這里的萬頃荒原成為良田。雖然在熱量條件的限制下,這里算不得物產(chǎn)豐富,但善于開拓的東北人,依舊在這片土地上創(chuàng)造著奇跡。
東北平原被開墾成重要的糧食生產(chǎn)區(qū),飽滿而茁壯的小麥、水稻和玉米站立在土地里,看著因它們而忙碌、高興和努力生活的人們。我想,忠誠于土地的人,對幸福的定義應當很簡單,無非是在某個借著星光回家的夜晚,有愛的人在一旁熟睡,也有熱氣騰騰的食物慰藉著勞累的胃。
大興安嶺
白樺迎風挺立
只要一念起,東北便會令人想到白茫茫的雪地。但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讓這里的初春和晚秋,變幻成另一個仙境。
從松嫩平原出發(fā),再到三江平原的盡頭,一路走來,便是大小興安嶺在東北的全貌。這兩段綿延數(shù)千公里的山脈,擁有最令人震撼的春秋兩季。每當此時,這里便會淪為鮮花或楓葉的海洋,置身其中,既有層林次第沾染著的秋色以供欣賞,也有林海雪原上,寒光閃閃的冰掛、冰瀑和晶瑩透亮的雪淞上你嬉鬧。
年輕的山峰是險峻陡峭的,但在大小興安嶺,這片原始遺留下來的山脈,長期受到風力和流水等外力侵蝕,也已慢慢失去了棱角,變成起起伏伏的曲線,展現(xiàn)它柔情的一面。大小興安嶺高矮不同的山勢、坡向,形成了不同的景觀,也造就了這里豐厚的個性和人文。
要是看夠了興安落葉松和白樺,那就去長白山走一走。說不定旅行累了,想要帶點土特產(chǎn)回去,大到鹿茸、人參等珍貴的藥材,小到蘋果、梨等地方特色水果,只要你想,總不會讓你失望。屆時東北老哥會用熱情洗腦你:老弟,帶少了可不好整??!
呼倫貝爾
風吹草低見牛羊
呼倫貝爾雖然屬于內(nèi)蒙古,但從地理文化大區(qū)來說,它卻是東北地區(qū)的一部分。呼倫貝爾得名于呼倫湖和貝爾湖。它的名字很有意思,“呼倫”蒙古語意為“水獺”,“貝爾”意為“雄水獺”,這座城市,似乎與動物有著不解之緣。
草原蒼茫,青色撩人,不管是在水.里暢游,還是在草原上奔跑,動物們的存在,讓這個城市多了一絲趣味。
北島說:一個人行走的范圍,就是他的世界。地處于高原的呼倫貝爾,既有電腦桌面般的美麗草原,也有不輸挪威的森林風光。一年四季,這里有漢子和姑娘們迎著紅日張揚舞蹈、騎上駿馬奔騰的青春,也有成群養(yǎng)殖的三河牛、三河馬在草原奔跑的身影……就算在草原上迷路了,也不用害怕,畢竟到處都是好風景。
當然了,想喝到新鮮的牛奶,東北實在不失為一個好去處。除了呼倫貝爾,松嫩平原和部分林地的畜牧業(yè)也E相當成熟,馬兒是良駒,牛奶和乳制品也不可小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