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仁菊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教育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社會輸送高質量技術型人才的責任與義務,在當前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競爭日益激烈,為了能夠切實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水平,增強院校的綜合實力,則需要在專業(yè)化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當中,融入德育工作的相關內容有效開展。因此,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式的優(yōu)化改改革勢在必行,本文針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特色之路進行分析,并提出實現(xiàn)對策,以供參考。
習近平在2019年3月18日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不斷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高職院校應當秉承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工作理念,不斷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國家規(guī)定的大學生必修課程,也是提高大學生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的必要手段,而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當中,應當明確自身工作的特點和優(yōu)勢,避免與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之間的攀比,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水平。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當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
(1)對教學內容的研究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真正實現(xiàn)由課程體系向教學體系的有效轉化。
由于高職院校的教學宗旨和目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學工作開展當中,高職院校更加傾向于專業(yè)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顯然不足,進而影響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規(guī)劃和安排,專職教師在前期的集體備課當中,缺乏對教育部規(guī)劃教材的深入研究,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情分析不夠。
(2)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手段單一。
由于高職院校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程度不足,所以在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當中,一些高職院校專職教師積極性不高,依然沿襲傳統(tǒng)教學理念,以教師的講授式為主,導致教學方呆板單一,內容枯燥無味,對學生缺乏吸引力,致使思想政治課程的價值缺失,上課浪費流量問題嚴重。
(3)師資隊伍建設不合理,沒有形成合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專職教師作為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力量,其綜合素養(yǎng)直接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由于專職教師數(shù)量有限,師生比極為不合理,教學任務繁重,教學時間緊迫。
(4)對校外實踐課重視不夠,缺乏對周邊社會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
由于教育管理部門缺乏對校外實踐課程應有的重視程度,所以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精力投入均有所不足,缺乏對實踐教學工作開展的有力支持,致使學院周邊的博物館、紅色教育基地等社會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校外實踐教學和體驗式教學幾乎都是空白。
3.1 提高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規(guī)劃教材運用的靈活性,真正實現(xiàn)由教材體系向
教學體系的有效轉化。
由教育部組織統(tǒng)編的規(guī)劃教材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方向引導和指南,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方案實施以后,全國高校統(tǒng)一使用2018版教材,雖然能夠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貫徹落實,但由于高職院校具有特殊性,所以統(tǒng)編教材難免會與高職院校缺乏匹配性,一些高職院校在此背景下,如果缺乏對教材內容的深入研究,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情分析不夠,專題化教學內容偏難,偏離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需要,勢必會影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針對以上情況,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當中,應當盡可能的提高教材運用的靈活性,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yè)為主要工作目標,在改革當中針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實際需求,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備課中,提高課堂教學內容與就業(yè)的關聯(lián)性,才能提高教材的實用價值,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諸如思想政治教材當中所包含的人際交往、心理健康、職業(yè)道德、職業(yè)規(guī)劃等方面的內容,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指導作用,可以適當增加教學時數(shù),而諸如毛澤東思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要內容,作為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求重點掌握。
3.2 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當中,教學方式以講授式為主,填鴨式灌輸勢必造成課程內容枯燥乏味,教學手段呆板單一,由于課堂互動少,學生參與程度低,缺乏學習體驗,學習興趣得不到提高。所以針對于此,思政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手段,加強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思政教師應當探索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諸如啟發(fā)式、互動式、參與式、體驗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思政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利用對分易等教學軟件對學生的課前準備進行指導,線上答疑解惑,課上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表達,實時點評、引導和提升,教會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現(xiàn)實問題,避免學生出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脫節(jié)的問題。在教學手段的改革當中,對于現(xiàn)代電子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時代的契合度,進而實現(xiàn)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
3.3 整合現(xiàn)有的人才資源,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構建一支合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在高職院?,F(xiàn)有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力量緊缺的前提下,整合有限的人才資源,構建一支合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在馬克思主義學院設立名師工作室,以教學名師為核心,以專職教師為主體,形成專業(yè)理論功力扎實的教師團隊,組建培訓管理學生的輔導員團隊,選拔優(yōu)秀的學生理論社團成員,將理論教學、學生管理和學情分析三方優(yōu)勢有機結合,形成協(xié)調溝通機制。
3.4 重視校外實踐課堂,有效利用周邊的社會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校外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和認知課程內容,進而提高學生對基礎理論的掌握程度。思想政治課程的實踐教學方式,應當與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緊密結合,比如通過參觀博物館、紅色教育基地,增強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過進社區(qū)、進工廠、進部隊,幫助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認知和感知社會,增強主人翁意識,將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的實現(xiàn)有機結合起來;還可以開展志愿者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實踐空間,增強當代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模擬面試、就業(yè)市場調查和觀摩畢業(yè)生照招聘會等形式,在實踐活動當中,學生通過場景模擬,能夠切實提高對未來就業(yè)情況的認知,提高學生對市場對人才資源的實際需求。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能夠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以便于學生在未來更好的就業(yè)和生活。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中,高職院校應當具備前瞻性和大局觀,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體系,體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真正價值。
(作者單位:新疆應用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