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榮
一夜大雪重新創(chuàng)造了天地萬物,世界變成了一座潔白的宮殿。烏鴉是白色的,狗是白色的,烏黑的煤也變成白色的。墳墓也變成白色的,那隆起的一堆不再讓人感到蒼涼,倒是顯得美麗而別具深意,那寧靜的弧線,那微微仰起的姿勢,讓人感到土地有一種隨時站起來的欲望,不斷降臨和加厚的積雪,使它遠遠看上去像一只盤臥的鳥,它正在梳理和壯大自己白色的翅膀,它隨時會向某個神秘的方向飛去。
雪落在地上,落在石頭上,落在樹枝上,落在屋頂上,雪落在一切期待著的地方。雪在照料干燥的大地和我們干燥的生活。雪落遍了我們的視野,最后,雪落在雪上,雪仍在落,雪被它自己的白感動著、陶醉著,雪落在自己的懷里,雪躺在自己的懷里睡著了。
走在雪里,我們不再說話,雪紛揚著天上的語言,傳述著遠古的語言。天上的雪也是地上的雪,天上地上已經(jīng)沒有了界限,我們是地上的人也是天上的神。唐朝的雪至今沒有化,也永遠都不會化,最厚的積雪在詩歌里保存著。落在手心里的雪化了,這使我想起了那世世代代流逝的愛情。真想到云端去看一看,這六角形的花是怎樣被嚴寒催開的?她綻開的那一瞬是怎樣的神態(tài)?她墜落的過程是垂直的還是傾斜的?從那么陡那么高的天空走下來,她暈眩嗎?她恐懼嗎?由水變成霧,由霧開成花,這死去活來的過程,這感人的奇跡!柔弱而偉大的精靈,走過漫漫天路,又來到滾滾紅塵。落在我睫毛上的這一朵和另一朵以及許多,你們的前生是我的淚水嗎?你們找到了我的眼睛,你們想返回我的眼睛。你們化了,變成了我的淚水,仍是我的淚水。除了誕生,沒有什么曾經(jīng)死去。精衛(wèi)的海仍在為我們釀造鹽,杯子里仍是李白的酒、李白的月亮。河流一如既往地推動著古老的石頭,在任何一個石頭上都能找到和我們一樣的手紋,去年或很早以前,收藏了你身影的那泓井水,又收藏了我的身影。抬起頭來,每一朵雪都在向我空投你的消息,你在遠方曠野上塑造的那個無名無姓的雪人,正是來世的我……我不敢望雪了,我望見的都是無家可歸的純潔靈魂。我閉起眼睛,坐在雪上,靜靜地聽雪,靜靜地聽我自己。雪圍著我飄落,雪抬著我上升,我變成雪了,除了雪,再沒有別的什么,宇宙變成了一朵白雪……
唯一不需要上帝的日子,是下雪的日子。天地是一座白色的教堂,白色供奉著白色,白色禮贊著白色??梢圆恍枰日?,白色解放了所有沉淪的顏色。也不需要啟示者,白色已啟示和解答了一切,白色的語言敘述著心靈最莊嚴的感動。最高的山頂一律舉著明亮的蠟燭,我隱隱看到山頂?shù)倪h方還有更高的山頂,更高的山頂仍是雪,仍是我們攀援不盡的偉大雪峰。沒有上帝的日子,我看到了更多上帝的跡象。精神的眼睛看見的所有遠方,都是神性的遠方,它等待我們抵達,當我們抵達,才真正發(fā)現(xiàn)我們自己,于是我們再一次出發(fā)。
唯一不需要愛情的日子,是下雪的日子。有這么多白色的紗巾在向你飄,你不知道該珍藏哪一朵凌空而來的祝福。那么空靈的手勢,那么柔軟的語言,那么純真的承諾。不顧天高路遠飛來的愛,這使我想起古往今來那些水做的女兒們,全都是為了愛,從冥冥中走來又往冥冥中歸去。她們來了,把低矮的茅屋改造成樸素的天堂,冷風嗖嗖的峽谷被柔情填滿,變成寧靜的走廊。她們走了,她們運行在海上,在波浪里叫著我們的名字和村莊的名字,她們漫游在云中,在高高的天空照看著我們的生活,她們是我們的大氣層、雨水和雪。
唯一不需要寫詩的日子,是下雪的日子??罩酗h著的,地上鋪展的全是純粹的詩。樹木的筆寂然舉著,它想寫詩,卻被詩感動得不知詩為何物。于是靜靜站在雪里,站在詩里,好像在說:筆是多余的,在宇宙的純詩面前,沒有詩人,只有讀詩的人;也沒有讀詩的人,只有詩;其實也沒有詩,只有雪,只有無邊無際的寧靜、無邊無際的純真……
無論風雨雷電,還是霧雪冰霜,都是大自然的饋贈。而在這其中,雪更像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一場大雪,可以改變我們的精神生活。純潔的雪花鋪天蓋地地來了,它們用晶瑩剔透的白色覆蓋了山川河流和房屋橋梁,也覆蓋了站立不動的植物,和行在途中的人與動物。白雪具有一種魔力,它所到之處倏然端莊而柔美,所有的景物都保持肅靜,在接受白色雪花撫觸的一刻,神奇地溝通了天地和古今。我們看見了依然飄揚在大唐上空的詩意的雪花,看見了依然飄揚在傳說故事中的執(zhí)著的雪花;我們也看見了雪花的前世今生,那些流經(jīng)千年的海河、井水如今都保留著古人的記憶,也收藏著今人的身影。我們在亙古不變的純白中靜立、沉默和追索,因為一片又一片雪花的連接,我們心里始終涌動著永不孤寂的熱流。我們深深地明白,白雪中孕育著厚積薄發(fā)的力量,白雪中展開了莊嚴厚重的道路,白雪在所有的生命底板上悄然播下了神圣和詩意的種子,它用純粹的白色一路引領著我們,向著更高、更美、更暖的人生出發(fā)。
北方的初春是骯臟的,這骯臟當然源自于我們曾經(jīng)熱烈贊美過的純潔無瑕的雪。
在北方漫長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場又一場的雪,它們自天庭伸開美麗的觸角,纖柔地飄落到大地上,使整個北方沉淪于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飛雪中行進在街頭,看著枝條濡著雪絨的樹,看著教堂屋頂?shù)陌籽?,看著銀色的無限延伸著的道路,你的內(nèi)心便會洋溢著一股激情:為著那無與倫比的壯麗或者蒼涼。
然而,春風來了。春風使積雪融化,它們在消融的過程中容顏蒼老、憔悴,仿佛一個即將撒手人寰的老婦人。雪在這時候?qū)⑺膬芍匦院翢o保留地暴露出來:它的美麗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種靜止的美、脆弱的美;當寒冷已經(jīng)成為西天的落霞,和風麗日映照它們時,它的丑陋才無奈地呈現(xiàn)——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溝因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嘩嘩地響;燕子在潮濕的空氣里銜著濕泥在檐下筑巢;雞、鴨、鵝、狗將它們游蕩小巷的爪印帶回農(nóng)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滿無數(shù)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樹龐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時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時已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鬧時不慎將嘴里含著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著那混水嗚嗚地哭,而窺視到這一幕的孩子母親卻快意地笑起來……
這是我童年時常常經(jīng)歷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個小山村,時間當然是泥濘不堪的早春時光了。
我熱愛這種渾然天成的泥濘。泥濘常常使我聯(lián)想到俄羅斯這個偉大的民族,羅蒙諾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蒲寧、普希金就是踏著泥濘一步步朝我們走來的。俄羅斯的藝術洋溢著一股高貴、博大、不屈不撓的精神氣息,不能不說與這種春日的泥濘有關。泥濘誕生了跋涉者,它給忍辱負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給苦難者以和平和勇氣。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泥濘的磨礪和鍛煉,它會使人的脊梁永遠不彎,使人在艱難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愛、博大和不可喪失,懂得祖國之于人的真正含義:當我們愛腳下的泥濘時,說明我們已經(jīng)擁抱了一種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濘已經(jīng)不像童年時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時節(jié),我走在農(nóng)貿(mào)市場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種久違的泥濘。泥濘中的廢紙、草屑、爛菜葉、魚的內(nèi)臟等等雜物若隱若現(xiàn)著,一股腐爛的氣味撲入鼻息。這感覺當然比不得在永遠有綠地環(huán)繞的西子湖畔,撐一把傘在煙雨蒙蒙中耽于幻想來得愜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種懷想。想起木輪車沉重地輾過它時所濺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艱難的背影,想起我們曾有過的苦難和屈辱,我為雙腳仍然能觸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當我們在被細雨洗刷過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當我們面對著無邊的落葉茫然不知所措時,當我們的筆面對白紙不再有激情而蒼白無力時,我們是否渴望著在泥濘中跋涉一回呢?為此,我們真應該感謝雪,它誕生了寂靜、單純、一覽無余的美,也誕生了骯臟、使人警醒、給人力量的泥濘。因此,它是舉世無雙的。
北方的冬季是純凈的,寒冷催生了一場又一場的雪,讓北方變成了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北方的初春是骯臟的,春風使積雪融化,它的丑陋、泥濘便無奈地呈現(xiàn)在街巷里、田地上。北方的雪在隆冬和初春,把它美好純凈和丑陋泥濘的兩重性展露無遺。作者喜歡冬雪的純凈容易理解,而讓人詫異的是,她竟喜歡初春融雪時的骯臟泥濘!如果說作者孩童時喜歡泥濘的大地,是因為恣意頑耍的快樂,而成年后對于泥濘的喜歡,則有著很深層的原因。作者由春日的泥濘聯(lián)想到踏著艱苦泥濘一步步走來的羅蒙諾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蒲寧、普希金,他們挺起了俄羅斯這個偉大民族的脊梁。是泥濘誕生了跋涉者,給了忍辱負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給苦難者以和平和勇氣。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泥濘的磨礪和鍛煉,它會使人的脊梁挺直,意志堅定,在艱難的跋涉中更熱愛土地的博大和深厚,更懂得祖國之于個人的真正含義。正如作者所言,“當我們愛腳下的泥濘時,說明我們已經(jīng)擁抱了一種精神”,我們應該感謝泥濘,是它,讓我們磨煉出了頑強不屈的力量和對大地深沉的熱愛!
【文題延伸】感謝泥濘;磨煉;擁抱挫折……(平子)
【文題延伸】好雪片片;大雪過后;雪的遐想……(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