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維柯
小王子:“曲徑通幽”除了極具禪意和中國美學(xué)特色,無疑也是古人看待問題時常有的態(tài)度,其中所蘊含的智慧值得我們深思。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河岳英靈集》是唐代殷璠編選的專收盛唐詩的唐詩選本,是現(xiàn)存的唐詩文集中最重要的一本。殷璠在此集前言中說了他的編選標準:“如名不副實,才不合道,縱權(quán)壓梁、竇,終無取焉?!痹诖思校旁诘谝幻氖窃娙顺=?,第二位才是李白。由此可見,常建在當時文壇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常建現(xiàn)存詩歌不多,《題破山寺后禪院》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衍生出了“曲徑通幽”這一成語。詩人走到幽深的后院,發(fā)現(xiàn)唱經(jīng)禮佛的禪房就在花叢樹林深處。這樣幽靜美妙的環(huán)境,使詩人忘情地欣賞起來。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詩人仿佛領(lǐng)悟到了空門奧妙,似乎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聲響都寂滅了,只剩下悠揚而洪亮的鐘磬之音。此作歷來評價頗高,歐陽修就非常欣賞這首詩,“自以生平未能為”。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他們的人生彎彎曲曲,猶如望不到盡頭的小路。還好,那些通達之人,能明白“曲徑通幽”的深刻內(nèi)涵?!坝摹痹谇鷱街?,“美”在回轉(zhuǎn)之間。
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是一首典型的題壁詩?!邦}壁詩”中有很多是古代詩歌中的瑰寶。就載體而言,題壁詩雖然都是題在墻壁上的,但又有寺壁、石壁、郵亭壁、殿壁、樓壁之分。唐代,題壁詩驟然大增,開始形成一種風(fēng)氣。元稹《駱口驛二首》其一云:“郵亭壁上數(shù)行字,崔李題名王白詩。盡日無人共言語,不離墻下至行時?!笨梢姽俦?、驛墻壁題詩之多。宋代題壁之風(fēng)方興未艾,舉凡郵亭、驛墻、寺壁等處多所題詠。元代以后,題壁詩已遠不如唐宋之盛了。
為什么唐宋時期題壁成風(fēng)呢?第一,唐宋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臻于極盛。題壁詩之多,正是當時詩歌創(chuàng)作繁榮的體現(xiàn)之一。第二,“題壁”是唐宋時期詩人“發(fā)表”作品的途徑之一。由于當時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詩歌不能刻印出來,“題壁”就成為一種發(fā)表詩作的方式。
常建的籍貫究竟是哪里?《全唐詩》里沒有介紹,《唐才子傳》說他是長安人。而常建詩中有“家園好在尚留秦”一語,似乎他并非長安人。2006年,河北邢臺文管所征集來一塊古碑,是常建后人的墓志銘,其中追述了常建的事跡,終于破解了這個千年之謎:常建的祖籍原來是河北邢臺。
泥蛙摘自《藏在課本里的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