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5日-19日,第77屆世界科幻大會在愛爾蘭都柏林召開,超過5800名科幻迷從60多個國家紛至沓來。
創(chuàng)立于1939年的世界科幻大會(WorldScienceFictionConvention,簡稱Worldcon)是當今世界上最受矚目、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和影響力最大的科幻文化主題活動,“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也在這一盛會上頒發(fā)。
作為中國科幻大本營,科幻世界雜志社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和世界科幻交流。1991年,科幻世界成功舉辦世界科幻協(xié)會年會,拉開了中外科幻文化交流的序幕,更扭轉(zhuǎn)了中國社會對科幻的認識;2007年,世界科幻大會第一次來到亞洲的日本,科幻世界也舉辦2007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奇幻大會,掀起了新世紀中國科幻活動的高潮。近年來,隨著中國科幻逐步走向國際化,在中國科協(xié)、四川省科協(xié)、成都市政府、成都市科協(xié)的支持下,科幻世界開始謀劃將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科幻活動——世界科幻大會引入中國,并為此在國內(nèi)外做了大量協(xié)調(diào)工作,包括發(fā)起成立四川省科幻學會、“銀河科幻聯(lián)盟”等組織機構(gòu)。在全國主要科幻機構(gòu)的支持下,在2018年美國圣何塞市舉辦的第76屆世界科幻大會上,科幻世界代表“銀河科幻聯(lián)盟”正式宣布中國成都申辦2023年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
本屆都柏林科幻大會,四川省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成都市政府、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成都傳媒集團、四川省科幻學會再次和科幻世界、微像文化等“銀河科幻聯(lián)盟”代表組成申幻小分隊,赴愛爾蘭開展成都申幻工作。中國科協(xié)科普部派出6人代表團一同參會,對本次“申幻”工作予以支持。
根據(jù)世界科幻協(xié)會的規(guī)定,在每屆世界科幻大會上,將決選出兩年后世界科幻大會的舉辦城市。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科幻大會的競選城市爭奪采用的是投票制。目前與成都市共同競爭2023年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的城市有法國尼斯和美國孟菲斯。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最終舉辦權(quán)將由第79屆(2021年)華盛頓世界科幻大會參會代表投票決出。
因此,持續(xù)不斷吸引各國科幻迷給成都投票是申幻小分隊和機甲熊貓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在本屆都柏林大會上,通過舉辦申幻沙龍、擺設申幻展臺、發(fā)表申辦演講等系列活動,申幻小分隊向全世界的科幻機構(gòu)和科幻迷充分展示了成都深厚的科幻文化底蘊、會展條件、文旅條件、交通條件、幻迷基礎等。
在都柏林當?shù)貢r間16日晚的成都申幻沙龍上,申幻小分隊和各國幻迷歡聚一堂。成都市政府副秘書長劉興軍現(xiàn)場致辭,他談到“通過舉辦科幻交流活動、出臺科幻產(chǎn)業(yè)扶持政策等舉措大力培育成都科幻產(chǎn)業(yè),致力于打造科幻產(chǎn)業(yè)功能區(qū)和國際化平臺”。與此同時,劉興軍副秘書長還誠邀各國科幻代表為成都申幻建言獻策。四川省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副主席、四川省科幻學會會長經(jīng)戈表示,對中國科幻界來說,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希望世界科幻大會能在中國舉辦。他邀請各國科幻作家、科幻迷赴蓉參加今年11月22日-24日在成都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提前來看一看中國科幻的盛況,感受中國科幻迷的熱情。同時“100年后的成都”全球科幻作品征集活動也在大會上發(fā)布。
都柏林當?shù)貢r間8月16日晚8點,申幻小分隊舉辦“支持成都2023申幻”專場沙龍。從晚7點開始,各國科幻迷就在沙龍門口大排長龍,等待入場,熱度超過了當晚其他主題沙龍。
成都市政府副秘書長劉興軍,四川省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副主席、四川省科幻學會會長經(jīng)戈在沙龍上致辭,向各國科幻迷展示成都申幻的優(yōu)勢和決心。幻迷們紛紛向申幻小分隊的成員詢問成都申幻的情況。都柏林大會主席詹姆斯·培根、大會主席顧問本·亞洛等“大咖”也來到沙龍現(xiàn)場,為成都申幻拉票助威。
“我們是誰?”“我們在哪里?”和“我們能做什么?”——終極三問的答案送給質(zhì)詢環(huán)節(jié)現(xiàn)場的幻迷。在為幾個申辦城市專門設立的質(zhì)詢環(huán)節(jié)中,申幻小分隊的兩位可愛的小姐姐向現(xiàn)場幻迷介紹了成都申幻的具體進展。
演講結(jié)束,質(zhì)詢環(huán)節(jié)主持人甚至破例,給還未到投票年限的成都申幻小分隊增加了幻迷提問環(huán)節(jié)。一瞬間,十幾張小紙片涌向演講臺。“成都的環(huán)境怎么樣?”“成都如果舉辦世界科幻大會,場館會設置在哪里?”“成都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得怎么樣?”……各國的科幻迷都對成都申幻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熱情,而我們的申幻小分隊也機智地應對了這些疑問。
本次都柏林科幻大會上,成都申幻展位位于U3展位,走進展場稍往左一望,就能看到一個兩米高的成都申幻海報。展位上擺放了申幻傳單、“100年后的成都”全球科幻作品征集啟事、申幻絲帶等等一系列展品,吸引得科幻迷們紛紛駐足。
申幻可不是單打獨斗,前來參會的各個中國科幻機構(gòu)代表和科幻作家也都主動擔任起了“申幻志愿者”,在各類座談和交流中宣傳成都“中國科幻之都”,幫成都拉票。而科幻世界和“申幻”的展位也成了中國代表團的共享展位,除原本的資料紀念品外,參會的中國科幻機構(gòu)、科幻作家也把各自宣傳品擺到展位上。
在成都展位邊上,是韓國和日本的展位。中日韓三國儼然合體成了“亞洲區(qū)”一起出道,拉開橫幅,架起展板,更有韓國小姐姐身穿傳統(tǒng)服飾,“亞洲元素”成為了都柏林科幻大會上一道亮眼的風景。“亞洲區(qū)”組合可不是隨便一說,在本次都柏林科幻大會上,中、日、韓、新加坡等亞洲科幻作家、編輯們還聚集在一起,召開會議討論召開亞洲科幻大會的事情。事實上,在今年11月22日-24日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上,就會正式舉辦第一次亞洲科幻會(Asiancon)。
被譽為“國寶”的熊貓在海外可謂風頭無二。萌即戰(zhàn)斗力,穿上機甲的熊貓可就是又萌又酷,武力值超乎想象。在都柏林大會上,機甲熊貓簡直就是成都申幻的“大殺器”,為大會定制的機甲熊貓圖像徽章、帆布袋、帽子等紀念品,果然是全場最亮。
有些靦腆的科幻迷還不好意思走近前來,熱情的志愿者小哥哥小姐姐便主動打招呼,一并送上徽章和絲帶等紀念品。收到小禮物的科幻迷紛紛表示拿人手短,我就是你的人!衷心希望成都申幻成功,這樣就有充分的理由來中國看真正的熊貓啦!
此處要特別cue一下我們機智的志愿者小伙伴。他們除了在自家申幻攤位工作外,還見縫插針地游走于會場各個展位,向大家安利中國科幻,為成都申幻拉票。在此向從倫敦、愛丁堡、柏林和愛爾蘭前來的志愿者李思雪、張達、呂廣釗、周泉、李迎輝、戴文磊、周柯宇、任帥、郭涵,還有不遠千里和我們一樣從成都飛去都柏林的胡煜彬同學,表示感謝,大家辛苦啦!
世界科幻大會每年都會在不同城市舉行,今年這場盛會的舉辦地在愛爾蘭都柏林。這是愛爾蘭第一次舉辦世界科幻大會,也是愛爾蘭有史以來舉辦過的最大的一次科幻大會。
本屆都柏林科幻大會由愛爾蘭旅游局、都柏林市議會、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學之都”項目部,和眾多愛爾蘭企業(yè)、圖書館、愛爾蘭科幻協(xié)會、都柏林科幻協(xié)會、愛爾蘭科幻大會“十月大會”等各個組織機構(gòu)支持與贊助,一共準備了八年時間。
都柏林世界科幻大會期間共舉辦了1400多場活動,其中包括作者閱讀和簽約、講座、小組討論、沙龍、藝術(shù)展和學術(shù)研討會等。其中雨果獎頒獎典禮、科幻大會愛樂音樂會和化妝舞會是最大型也最受科幻迷歡迎的活動。
本屆的雨果獎頒獎典禮于當?shù)貢r間18日晚7:30在都柏林會展中心CCD舉行。頒獎典禮由著名藝術(shù)家阿芙·理查德森和愛爾蘭作家斯科特·邁克爾主持。命名源于“科幻雜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的雨果獎,實際上是一個評選年度科幻/奇幻成就的幻想類大獎。今年獲得最佳長篇小說獎的是瑪麗·羅比尼特·柯瓦的《數(shù)星星的女人》(TheCalculatingStars),該獎由本屆大會特邀嘉賓NASA女宇航員珍妮特·艾普斯頒發(fā)?,旣悺ち_比尼特·柯瓦曾憑借《就因為丟了一枚馬掌釘》獲得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科幻世界·譯文版》曾刊登過她的此部短篇作品(2012年5期)。今年,她憑借《數(shù)星星的女人》連續(xù)摘得星云獎、軌跡獎和雨果獎,可謂實現(xiàn)了一個“大滿貫”。
2019年雨果獎獲獎名單
最佳長篇小說
瑪麗·羅比尼特·柯瓦
《數(shù)星星的女人》
最佳短中篇小說
曹維倩
IfatFirstYouDon’t
Succeed,Try,TryAgain
最佳短篇小說
AlixE.Harrow
AWitch’sGuidetoEscape:APracticalCompendiumofPortalFantasies
最佳長中篇小說
MarthaWells
ArtificialCondition
最佳相關(guān)工作獎
ArchiveofOurOwn(AO3)
最佳系列小說
BeckyChambers
Wayfarers
最佳藝術(shù)書籍獎
厄休拉·勒古恩(作者)amp;查爾斯·維斯(繪者)
《地海傳奇插圖版(暫譯)》
最佳圖畫小說
《魔姬第三卷:避難所》
最佳戲劇表演·長片
《蜘蛛俠:平行宇宙》
最佳戲劇表演·短片
《善地》
最佳編輯·短篇
加德納·多佐伊斯
最佳編輯·長篇
NavahWolfe
最佳職業(yè)藝術(shù)家
查爾斯·維斯
最佳半專業(yè)雜志
UncannyMagazine
最佳粉絲雜志
LadyBusiness
最佳粉絲播客
OurOpinionsAreCorrect
最佳粉絲作者
FozMeadows
最佳粉絲藝術(shù)家
Likhain(MiaSereno)
最佳青少年小說
TomiAdeyemi
ChildrenofBloodandBone
在都柏林科幻大會開幕儀式暨1944追授雨果獎頒獎典禮上,《小王子》打敗了“愛手藝”(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最著名的作品是后來被稱為“克蘇魯神話”的一系列小說),成功奪得最佳中篇獎!而約翰·坎貝爾則獲得了最佳短篇編輯獎,他的孫子和曾孫女兒一同上臺代領獎杯。
注:追授雨果獎(Retro-HugoAwards)從1996年開始才被納入票選中。這一獎項被世界科幻大會用于授予50、75或100年前那些符合資格、應授予獎項的作品。
本次都柏林大會最拉風的是什么?除了機甲熊貓之外,肯定是展區(qū)門口的“時光機器”DeloreanDMC-12啦!碩大無比的噴氣裝置,揚起的鷗翼門……就連導演斯皮爾伯格也無法抗拒它的魅力——在電影《頭號玩家》中這臺車被選為了男主人公的座駕。
今年是阿波羅登月五十周年,在本屆大會上也有一場題為“阿波羅五十年”的座談。座談中各個嘉賓提到了美國政府對“阿波羅計劃”的巨大投入,并提及到了24世紀登月仍然將是一個艱難的事件。在本屆大會上還展出了一套為紀念“阿波羅五十周年”而設計的郵票。郵票上有排小字,寫著“紀念阿波羅成功登月五十周年”。但直到郵票印刷發(fā)售之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原本意味“登月”的“nGealach”一詞被誤寫為了“nGaelach”,而整句話的意思則變成了“紀念阿波羅成功登陸愛爾蘭五十周年”(大霧,捂臉)。
“狡猾”的志愿者們在成都申幻的展位前偶遇了(大霧)馬丁老爺子一行,除了送上了成都2023申幻宣傳冊和小禮品,還邀請老爺子光臨我們的申幻沙龍。雖然馬丁經(jīng)紀人表示當時不能向老爺子索要簽名,奈何機智的志愿者掏出的是兩本老爺子的科幻處女作《光逝》……老爺子欣然簽名?。?/p>
本屆大會特邀嘉賓
黛安·杜安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和編劇。她的首部小說《浴火之門(TheDoorIntoFire)》(1979)曾獲得約翰·W.坎貝爾最佳新人獎提名。
史蒂夫·杰克遜
從事游戲設計工作近50年。他的游戲代表作品包括《汽車大戰(zhàn)》、《光明會》、《通用角色扮演系統(tǒng)》、《蒙奇金》和《僵尸骰子》等。
伊恩·麥克唐納德
他的短篇故事和小說探討了納米技術(shù)、后賽博朋克時代的背景以及社會和技術(shù)快速變革所帶來影響等主題,廣受好評。他的第一部小說《荒涼之路》曾獲軌跡獎、雨果獎,作品《新月》曾獲銀河光譜獎。
金杰·布坎南
曾在紐約市的王牌圖書公司擔任科幻小說編輯長達30年之久,后以主編身份退休。她曾獲得2014年雨果獎最佳編輯獎。
喬瑟琳·貝爾·博內(nèi)爾
北愛爾蘭天體物理學家,曾任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長、英國物理研究所所長。2018年獲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
比爾和瑪麗·伯恩斯
兩人相識于1970年世界科幻大會,均對科幻界作出過重要的貢獻:瑪麗以其在英國科幻大會的藝術(shù)展和其他志愿工作而聞名,比爾則創(chuàng)辦了eFanzines.com網(wǎng)站,幫助傳統(tǒng)的粉絲雜志出版人將過渡到網(wǎng)絡出版。
在本次都柏林科幻大會的1400多場活動中,中國元素也是吸引各國科幻迷的一大“利器”。中國及海外華裔科幻迷除了參加大會活動外,還組織了多場跟“中國科幻”相關(guān)的座談,如“探索中國科幻”“探索‘絲綢朋克’”“跨越語言障礙——科幻與翻譯”等。這些座談跟成都申幻沙龍一樣受到各國科幻迷的追捧,場場爆滿。
在“探索中國科幻”座談上,科幻作家王侃瑜、余卓軒、三豐、YenOoi等人討論了中國科幻發(fā)展的現(xiàn)狀。在“探索‘絲綢朋克’”的座談中,陳楸帆、慕明、金雪妮、王侃瑜以及來自韓國的尹汝敬共同為大家介紹了“絲綢朋克”這一科幻流派。“絲綢朋克”作為一個新興的科幻類型,通常被認為是由華裔美國科幻作家劉宇昆首次提出,他的《蒲公英王朝》是這一流派的代表作之一。在以“跨越語言障礙——科幻與翻譯”為主題的座談上,長期關(guān)注中國科幻的國外出版商、譯者和作家共同討論了科幻文學翻譯的現(xiàn)狀以及未來可能的發(fā)展方向。他們一致同意,中國科幻作品的不同譯本在英語世界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影響力,這有助于打破科幻獎項評選中的一些局限。
在剛結(jié)束的都柏林世界科幻大會上,德國主流媒體《法蘭克福匯報》特地采訪了中國成都的申幻情況,并用大半個版面專門介紹了以中國科幻為代表的東亞科幻文學圈。在《三體》獲得雨果獎后不到五年的時間里,“中國科幻”強勢地涌入了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科幻圈,且與同樣在近年來興起的阿拉伯科幻和“非洲未來主義”一起,動搖了科幻小說的“西方中心論”。在科幻譯者的努力下,許多中國科幻作家的名字逐漸被西方讀者所知曉,甚至培養(yǎng)出了一批較為忠實的粉絲群。
不過在這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下,我們還應保持足夠的冷靜和克制?!爸袊L”(Chinoiserie)一詞是17世紀歐洲濃厚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話語的一部分,而西方讀者甚至學術(shù)界對中國科幻抱有的濃厚興趣究竟是源自他們對中國科幻內(nèi)在價值的認可,還是將其作為參與西方世界政治和文化演變的素材,尚待考察。如今在西方科幻圈里刮起的“中國風”或許是我們?nèi)〉玫碾A段性成就,但萬不能因此洋洋得意,而應不忘初心,步步踏實地為中國科幻在世界科幻文化舞臺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會志愿者呂廣釗倫敦大學學院(UCL)比較文學專業(yè))
歐洲科幻大會(Eurocon)是第一個大洲級的科幻大會。由于今年的Eurocon和Worldcon只隔了不到一周,舉辦地也離得很近,因此連著參加的科幻迷不在少數(shù)。有意思的是,“成都申幻”的易拉寶也參加了兩次會議。
因為在世界科幻大會期間的活躍表現(xiàn),“成都申幻”在歐洲科幻大會上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它成了很多人和我聊天的破冰問題,其中最有趣的可能要數(shù)喬治·馬丁了,我的這位偶像一開口便問我:“成都的披薩好吃嗎?”
在歐洲科幻大會上,有兩場座談與中國有關(guān)。在這兩場座談中,我發(fā)現(xiàn)中文科幻所面對的問題并不是特殊的。即使文化隔閡小得多的歐洲小語種科幻作者,也同樣面對著難以讓其他國家讀者了解自己作品的困境。雖然和幾年前比起來,外國讀者對中國的了解在以指數(shù)級的速度提高,但誤解依然存在,依然需要我們這些中國參與者不斷地解釋。
比起世界科幻大會,歐洲科幻大會更像一場親密的朋友聚會,在這里科幻迷和作家、漫畫家一起唱K、喝酒、閑聊。
(大會志愿者圣狗子中國科幻迷)
①扎起:四川方言,意為“鼓勵,支持,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