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今天體育課堂上老師讓跑步,我跑了倒數(shù)第一”。飯桌上聽聞如此“雷人”消息,我驚得張著嘴巴半天沒合攏。女兒無論身高、體重、腿長,都在班里數(shù)一數(shù)二,按說以她的身體素質(zhì),即使跑不了第一,也不可能跑倒數(shù)第一啊。
我回過頭看了看老公,老公也無奈地看看我??磥?,接下來得加強體育鍛煉了,總不能讓孩子學習成績上去,身體素質(zhì)反而下來了。每每在新聞中聽到有孩子在軍訓或體育課上突然暈倒,我都是心有余悸。女兒卻擺出一副不當回事的樣子:“老爸,明天早上還是你開車送我上學吧。”
我們能妥協(xié)嗎?不能!從鍛煉的益處說教到批評教育,好像并沒有讓孩子從思想上重視起來。沒辦法,我只能先退一步。早上,我和女兒同時出門:“寶寶,陪媽媽一道走路上學吧,反正我們家離學校不算遠,咱娘倆還能邊走邊聊。”見我第一次請她同走路,可能是感覺毫無壓力,女兒欣然同意。一路上女兒講她在學校里的奇聞,我講我工作中的趣事,輕輕松松走就到了學校。在我再次要求同走路時,女兒依然開心答應。就這樣,每天四趟,道路兩旁的樹葉綠了又黃,黃了又綠,我們樂此不疲。
不僅如此,周末不論去圖書館、興趣班還是去公園,只要路程不是太長,我都盡量陪著女兒步行??蓜e小看這走路,都說“走為百練之祖”,我和老公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體質(zhì)明顯加強了。以前每到季節(jié)變換,她總逃脫不了感冒的侵襲,如今的身體抵抗力顯著提升,身體健康,我和家人也省了不少心。
而就在這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女兒也愛上了運動。剛開始在體育課上,她從不會跳繩,后來漸漸能跳四五個,再到十幾個。終于,有一天,女兒興奮地告訴我:“媽媽,今天跳繩,我跳了85個!”
寒假里,女兒常常在書桌前抱怨:“我們老師真狠心,布置這么多作業(yè),我寫得手都酸了。”我心里清楚,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量并不大,只是語文作業(yè)要寫很多字??梢氪蚝没A,不是就要多看、多讀、多練嗎?女兒還是“懶”字在作祟。我當時沒表態(tài),而是等一個機會。
終于,新學期開學后的一天下午放學,女兒一臉得意地告訴我:“今天在數(shù)學課堂上,我第一個做出老師布置的題目,被老師叫上講臺,給全班同學講解呢!”我豎起大拇指,夸她真棒。女兒卻皺起了眉頭:“就是美中不足,把兩個字寫錯了?!蔽页脵C說:“這下知道任何知識都是重要的了吧?任何科目都同等對待,就不至于在機會來臨時出糗了?!迸畠罕硎举澩W源?,女兒很少在做作業(yè)時有所抱怨,反而比以前認真了,無論是組詞、造句還是寫作文,都是一絲不茍。
有段時間,女兒愛看各類漫畫書。我沒有明說好不好,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那里面的內(nèi)容貌似不太適合學生看。”見女兒不以為然,我便把一些童話故事、優(yōu)秀作文、經(jīng)典文學之類的書籍放在書架的醒目之處,我自己也時常捧著一本讀。女兒有些好奇,也跑去翻翻。時間久了,她竟然也迷上了閱讀,經(jīng)常捧著書讀得津津有味。
我們母女就如同天生的一對歡喜冤家,我從來不會強迫她去按照我的意愿做什么,有不同意見我們會一起討論。當然,我會先退一步,讓女兒盡情釋放她的情緒和內(nèi)心的想法,然后再去疏通、引導,把“要她做”變?yōu)椤八觥?。這樣下來,她自然不再抗拒管理與教育,還越來越輕松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