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之際,父母特別想去海邊走走,而我也分外惦念肥美的海鮮。幾乎沒有猶豫,我們便決定前往老少皆宜的浙江省舟山市的旅游金三角:沈家門、普陀山、朱家尖。
周末,我們一家三口從杭州坐大巴到了舟山。剛進舟山市的主城區(qū)沈家門,一陣陣混著花香的海風拂過,驅(qū)散了我們旅途的疲乏。
沈家門靠海,哪怕是大暑時,這里的風都涼爽宜人。沿著城內(nèi)匯海的河水邊漫步,走到底就能看到著名的沈家門漁港。在那里,停泊在港口的漁船整整齊齊,不難想象它們集體出海時的盛況。聽市民說,沈家門漁港入夜時分,漁燈齊放,海面宛如一片浮動的繁星。
傍晚時分,朱家門漁港邊上,夜排擋的海鮮整整齊齊地擺在籃子里,海瓜子、東星斑、皮皮蝦、對蝦、梭子蟹……應有盡有。媽媽是十足的“海鮮控”,這次算是吃得十分過癮。算下來,一餐花費306元錢。雖然不算便宜,但勝在足夠新鮮,尤其是豆腐魚,絲滑潤口!
飽餐一頓,休憩一夜后,信仰佛教的爸媽自然要前往素有海天佛國之稱的普陀山。普陀山不高,適合年紀稍大的人散散步,我對這項活動不感興趣,便獨自前往朱家尖。朱家尖有不遜于沈家門的海鮮大排檔,還有占地面積極廣的沙雕廣場。沙雕廣場的沙雕,包含了人物、動畫、卡通、建筑、神話傳說等主題,每個都獨一無二、栩栩如生。在中心演藝廣場舞臺周圍是音樂噴泉,要是逛得累了,還能去觀看歌舞表演。
我坐在沙雕藝術(shù)廣場吹著海風時,爸媽趕來與我會合。晚餐,我們自然選擇了朱家尖的筲箕灣,它是舟山群島中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原生態(tài)漁村。我們在村里吃了一頓原汁原味的漁家風味大餐后,便往烏石礫灘方向散步,當作消食。沙灘上的鵝卵石是在海浪和潮汐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在海灘上散步,聽著海浪和鵝卵石互相摩擦的聲音,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了。
由于附近有一個水上樂園,有鐵索橋、情侶橋、飛渡等娛樂項目,我們沿路聽到不少孩子們的嬉笑聲。突然,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撞在我懷里,跟在后面的父母趕緊過來抱起來他,跟我道歉。我心中一暖:海島漁場,人間煙火,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