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娟,張曼琳,邱明欣,梁明霞
(綿陽師范學院城鄉(xiāng)建設與規(guī)劃學院,四川綿陽 621000)
城市道路景觀是城市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道路植物能夠有效滯塵和吸收機動車排放的部分尾氣和熱氣,緩解城市空氣污染和熱島效應.隨著城市現代化迅速發(fā)展,城市道路綠地景觀的建設日益受到關注[1-2].對此,林萍等(2002)對昆明市北片區(qū)的植物物種豐富度和組成進行了分析[3].袁菊紅(2014)調查了南昌市的綠地植物景觀的植物種類、配置及多樣性,提出了城市道路改造建議[4].此外, 有研究調查了北京、杭州和長沙等城市的道路綠地的植物配置、生長和景觀效果[2,5-6].綿陽是我國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yè)生產基地,區(qū)位獨特,是四川省重要節(jié)點和交通樞紐城市,同時是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近年來綿陽城市道路建設發(fā)展迅速,但有關城市道路植物配置及景觀效果研究較少.為了評估城市道路植物綠地景觀,本文調查了綿陽市主城區(qū)11條主要道路的植物種類、多樣性、均勻度、綠視率和植物配置模式等,并針對存在的問題,為將來城市道路綠地景觀的改造和提升提出建議.
綿陽市位于東經103°45′~105°43′,北緯30°42′~33°03′.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市幅員面積20 249.45 km2,其中建成區(qū)面積113.4 km2.調查道路分別來自于綿陽的經開區(qū)、涪城區(qū)、游仙區(qū)和高新區(qū)調查所選取道路的喬、灌、草等植物種類、數量、喬木胸徑和冠幅等生長狀況,分析植物頻度、觀賞和生態(tài)習性、道路植物多樣性指數和配置模式以及景觀綠視率等.綠視率的調查是利用AutoCAD軟件對攝取的道路景觀照片中的植物部分及其面積進行分析,計算綠視率.計算公式如下:
綠視率=照片中的植物部分面積(m2)/照片的總面積(m2)×100%
如表1所示,綿陽市主城區(qū)11條道路的觀賞植物總計33科60種,其中喬木27種,灌木共26種,地被草花類7種.薔薇科、棕櫚科、??频闹参锓N類較多,其余各科則分布均勻,多為1~2種.薔薇科應用最多,大部分為觀花觀果灌木,桑科和棕櫚科則多為觀賞常綠喬木,季相變化小.
表1 綿陽主城區(qū)主要道路綠地植物名錄Tab.1 List of Plant Species in Main Urban Road Green Space in Mianyang city
續(xù)表1:
科名屬名種名學名豆科羊蹄甲屬洋紫荊Bauhinia variegata L.槐屬黃花槐Sophora xanthantha C. Y. Ma車軸草屬白車軸草Trifolium repens L.海桐科海桐花屬海桐Pittosporum tobira (Thunb.) Ait.小檗科小檗屬紫葉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var. atropurpurea Chenault十大功勞屬狹葉十大功勞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南天竹屬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槭樹科槭屬雞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茜草科梔子屬小葉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六月雪屬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 (Thunb.) Thunb.金縷梅科檵木屬紅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 Yieh衛(wèi)矛科衛(wèi)矛屬金邊黃楊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var. aurea-marginatus Hort.錦葵科木槿屬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冬青科冬青屬珊瑚冬青Ilex corallina Franch.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蘇鐵科蘇鐵屬蘇鐵Cycas revoluta Thunb.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杜鵑花Rhododendron simsii 山茱萸科桃葉珊瑚屬灑金珊瑚Aucuba japonica Thunb. var. variegate Dombr.五加科八角金盤屬八角金盤Fatsia japonica (Thunb.)Decne. et Planch鵝掌柴屬鵝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酢漿草科酢漿草屬酢漿草Oxalis corniculata L.菊科秋英屬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 萬壽菊屬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旋花科馬蹄金屬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百合科沿階草屬沿階草Ophiopogon bodinieri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
頻度分析顯示,香樟、懸鈴木、天竺桂、棕櫚和桂花為綿陽主城區(qū)優(yōu)勢樹種,其中香樟頻度為50.48%,貢獻值最高,其次是懸鈴木為9.44%.調查道路中,喬灌樹種比例大致相當.但灌木分布不均勻,某些道路僅為1~2種,而有些則多達10多種,紅花檵木、紅葉石楠、小葉女貞大面積使用,而黃花槐、月季、梔子等觀花灌木僅少數地方使用.調查道路中常綠喬木有12種,落葉喬木有15種,常綠灌木有20種;落葉灌木有6種.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比例約為1.52∶1,在喬木層中,常綠與落葉樹種比例為0.8∶1,在灌木層中,常綠和落葉植物比例為3.33∶1.從總體上來說常綠植物種類占優(yōu)勢.常綠樹種數量也遠超于落葉樹種.
城市園林植物葉、花、果、形等主要觀賞特性的季相變化是景觀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7-8].觀形植物具優(yōu)美的樹形,多樣化的樹冠,可營造道路層次感和韻律感.在調查道路中,觀花植物占到了39%,觀葉植物占到了31%,觀果和觀形植物較少.觀花植物有廣玉蘭、紫薇、桂花、洋紫荊、木芙蓉、梔子、海棠、黃花槐、月季、含笑、杜鵑、波斯菊、孔雀草、馬蹄金、六月雪等.觀葉植物有懸鈴木、銀杏、紫葉李、樸樹、紅花檵木、六月雪、紫葉小檗、灑金珊瑚、雞爪槭、南天竹、八角金盤、狹葉十大功勞、金邊黃楊、紅葉石楠等.觀果植物有枇杷、欒樹、火棘、南天竹、椿樹、珊瑚冬青、苦楝、冬青等.觀形植物有加拿利海棗、棕櫚、蒲葵、棕竹、雪松等.
綿陽道路綠化樹種中,喬木多數為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較強樹種,其中不耐寒樹種僅占22%,不耐熱樹種僅占11%,不耐旱樹種僅占7%,而不耐水濕樹種占26%,這些樹種容易受到城市水澇的傷害.
經統(tǒng)計,調查樹種中具抗污染性共39種,其中柳樹、蒲葵、棕竹、棕櫚、樸樹、苦楝、紫薇、椿樹、海桐、雞爪槭、狹葉十大功勞、八角金盤、天竺桂、金邊黃楊、香樟、玉蘭、小葉女貞等對二氧化硫的抗性較強,香樟、懸鈴木、蒲葵、小葉女貞、榕樹、紫薇、樸樹、枇杷、桂花、海桐、對氯氣抗性較強,大葉女貞、香樟、海桐、棕櫚、椿樹、菩提樹、紫薇對氟化物抗性較強.海桐、棕櫚、紫薇、香樟對多種污染氣體有較強抗性.
由表2可見,調查道路中樹種平均胸徑>20 cm的有20種,占調查樹種的80%,而<20 cm的多為分車帶小喬木,或是街道邊綠化帶的觀賞樹.其中大葉女貞、黃葛樹、雪松、樸樹的平均胸徑>40 cm,多為街道孤植樹或保留的綿陽鄉(xiāng)土樹種,具有較強適應性.總體上看,綠化樹種平均胸徑規(guī)格較大,多已進入生長壯齡期.此外,樹種冠幅差異較大,紫薇、桂花、棕櫚、蒲葵和紫葉李的冠幅較小,均<4 m;黃葛樹、榕樹和白楊的冠幅均>10 m,大部分綠化樹種的冠幅在4~8 m之間,夏季遮陰效果較好.
如表3所示,各條道路多樣性指數差異較大,涪濱路多樣性指數最高,樹種最豐富,綿州大道、綿興西路、仙海大道均>1,其他道路多樣性較低.此外,涪濱路的均勻度也最高,表現出較好的景觀和生態(tài)效益.劍南路的綠化狀況最差,多樣性、均勻度指數都較低.
表3 綿陽主城區(qū)道路綠地多樣性分析Tab.3 Analysis of Diversity Index in Main Urban Road of Mianyang City
如表4所示,在所調查道路中多為喬+灌配置模式,其中創(chuàng)業(yè)大道、海棕路和長虹大道均采用了喬+灌+草的植物配置模式,其中創(chuàng)業(yè)大道的綠化配置模式最豐富,植物種類最多樣.而九州大道、劍南路和躍進路均為單層喬木配置.
綠視率是指在人的視野里綠色所占的比率,是與人們視覺和心理感受有關的指標.它從人對環(huán)境的感知方面考慮,反映公共綠化環(huán)境的質量,體現了城市綠地景觀的立體效果.在調查道路中,仙海大道的綠視率最高,為67.08%;而創(chuàng)業(yè)大道最低僅為21.77.說明仙海大道的立面綠化效果較好.
表4 綿陽主城區(qū)道路綠視率和植物配置模式分析Tab.4 Road Green Looking Ratio and Plant Designing Pattern in Mianyang City
調查顯示, 綿陽主要道路綠化樹種為33科60種,其中喬木27種,灌木26種,地被草花類7種.薔薇科、棕櫚科、??频闹参飸梅N類較多,香樟是優(yōu)勢樹種,使用頻度最高.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比例約為1.52∶1,常綠樹種數量遠多于落葉樹種.喬灌樹種比例大致相當.觀賞性方面,以觀花植物為主,其次是觀葉植物.部分樹種多來自于《綿陽綠化樹種粉類規(guī)劃》的指導名錄, 如觀花樹種:廣玉蘭、玉蘭、桂花、苦楝、欒樹、紫薇、碧桃、木芙蓉、月季等.觀葉樹種如銀杏、紫葉李、紫葉桃、欒樹、蒲葵、樸樹等.抗污染道路綠化樹種共39種,海桐、棕櫚、紫薇、香樟對多種污染氣體有較強抗性.多數喬木表現出較好適應性,平均胸徑較大,多已進入生長壯齡期.植物配置模式和景觀效果分析顯示,創(chuàng)業(yè)大道配置模式最豐富;仙海大道的綠視率最高;涪濱路植物多樣性最高,分布最均勻;而劍南路綠化效果較差,綠視率、多樣性、均勻度指數都較低.
綿陽道路實際應用的綠化樹種基本符合《綿陽綠化樹種分類規(guī)劃》的指導意見的要求,以香樟、女貞、廣玉蘭、小葉榕、黃葛樹、雪松、柳樹、大葉女貞、天竺桂等為常綠基調樹種;以懸鈴木、欒樹、苦楝、銀杏、樸樹等為落葉基調樹種.香樟作為綿陽的市樹,是多條道路的優(yōu)勢樹種和城區(qū)綠化的骨干樹木.建議加強本地鄉(xiāng)土樹種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適度引進外來樹種,增添綿陽綠化新品種.目前,綿陽許多道路配置植物單一,季相變化少,在道路綠地中應構建復層植物群落結構,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合理搭配[9-10].在植物配置中,喬木和灌木數量最佳配比為1∶4~1∶5,但綿陽某些道路距該比例還有一定差距,應該增加灌木種類和數量,豐富主要道路的綠化層次.其次,優(yōu)化道路季相,增加彩葉植物和落葉植物,并利用葉、花、果的季相變化打造富于變化和豐富多彩的道路風格.
綿陽作為一座有著深厚的歷史氣息和人文風貌的城市,應結合本地的城市特色、風貌和人文景觀,充分運用地域性植物特性營造極具綿陽特色的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營造“一街一景”和“一區(qū)一景”特色道路綠化效果.
綿陽當前城市道路綠地建設尚未達到綿陽綠化樹種分類規(guī)劃中提出的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guī)劃的要求, 因此, 應將道路綠地建設納入城市生物廊道和生態(tài)綠地網絡系統(tǒng)建設.道路植物配置應考慮植物生態(tài)習性,運用生態(tài)學原理創(chuàng)造復層混交的立體植物群落結構,充分發(fā)揮植物生態(tài)效益,保持植物群落在時空上的穩(wěn)定.增加道路綠化樹種,建立以鄉(xiāng)土樹種為主,速生和慢生樹種結合,常綠和落葉樹種結合的行道樹間隔種植形式[11-13].特別是在市中心流量較大的路段,應選擇應用抗污染、滯塵力強、減噪力強且觀賞性較好的鄉(xiāng)土植物.考慮城市澇害和干旱等氣候變化情景,選擇適生樹種.并且應考慮道路綠地植物配置模式對城市土壤的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循環(huán)的影響,構建良好的植物-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另外,協(xié)調植物和道路、建筑的關系,增加綠視率和城市垂直綠量,強化道路立面綠化效果.